erichuang801 wrote:
假設「囤房稅」會影響85%的自有房產者(不見得會科徵,但會影響),向85%的國民加稅或減損房產價值,不是跟跟民意唱反調嗎!?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9237
Q1. 什麼是囤房稅?怎麼計算的?
囤房稅又稱為《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屬於「住家」但非供自住的房屋,依照民眾持有戶數的不同,分級加重課稅。房產越多,稅負越重,故被稱為「囤房稅」。計算方式就是以持有的房屋現下擁有的價值,再以不同持有目的或數量,有不同課稅稅率,兩者相乘便可得出今年度該繳交的房屋稅。
房屋稅應納稅額=房屋現值(稅基)X 稅率
Q2. 台灣「囤房」的情況嚴重嗎?
內政部2020年5月的最新統計,持4戶以上房屋稅籍者僅有47萬間,佔4.52%。持有1戶佔800萬間75.67%、持有2戶者佔165萬間15.65%、持有3戶者佔44萬間4.17%。
老是拿這種話術來混淆視聽不累嗎= =
持有1戶佔800萬間75.67%,囤房稅課得到?
減損房產價值是同時發生,就算你想換更大的房子,你手上的物件降價的同時那個更大的房子降幅會比較低?
大坪數的房子只會越來越沒價值,到時候換屋的成本更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