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今年2020是台灣百年以來,第一次人口負成長……

造成的結果是

都市的房價依然貴的要死 依然持續看漲

郊區的房價開始崩盤 開始狂跌
PO兩個影像檔,大家自己參考看看,
也不須預設立場啦,
人家如果講得有道理我們就吸收,
畢竟人家有圖表有數據,總比空口說白話的嘴砲好吧。


對了,
如果有人要反駁,
也請你拿出數據來打臉那兩位專家吧,
不要用一堆似是而非且邏輯漏洞百出的文字來催眠你自己了。






誠心向上天祈求~只要罔顧是非幫民進黨護航、昧著良知、造謠抹黑以及因我說實話而檢舉我者,全都暴斃猝死。
簡單來估算台灣人口

台灣現在平均壽命80歲,男性平均77.X歲,女性平均83. Y歲,平均每五年增加一年壽命。

台灣人口出生高峯時一年約40萬,後來慢慢降低,進入本世紀,平均每年約不到20萬,近年來甚至不到18萬,估計今年挑戰16萬。

目前:平均以每年30萬× 80= 2400萬

未來降到:每年25萬×80=2000萬

如果最嚴格的數據估算

20萬×85=1700萬。

其實,台灣政府也看到這問題了,所以前幾年已修改國籍法,降低外國人入籍台灣的門坎,以彌補台灣新生兒出生的不足,但增加有限。

至於未來台灣人口會怎麼移動?

六都地位相同,但台北房價最高,未來應該也仍是,所以人口會走向平均分配。
(這幾年已有這個趨勢)

而因台灣地區面積並不大,各縣市距離也不遠,除非是非常偏鄉,各鄉鎮街上,生活也仍是十分便利,廢村情況,不會像日本這麼嚴重。

(日本國土,南北距離長達四千公里)
登卡普 wrote:
這是一個家庭構成的理論,而且是讓買不起的魯蛇,捶心肝 + 爆血管的理論。
笑死人的理論!
小孩不會長大?
只有家庭人數減少,家庭總數不會減少?
chiashin wrote:
笑死人的理論!小孩不(恕刪)


未來,豪宅自然一定是仍然貴到爆,新房子也必然還是貴,但數量多出來的中古屋,絕對不可能維持現在的好價格。

有人說台灣土地有限,不會增加。

但可知道,台灣的房價高,並非是土地太小,而是過去建地太少,但至今每年不斷規劃釋出的建地,及新建的房子是持續在增加的。

以桃園市而言,它的面積是台北市的四倍半,人口卻比台北市還少,現在升格為直轄市了,預算多了,權力也加大了,規劃興建的捷運好幾條,聽說有近二十個重劃區,你看它未來會不會吸走雙北的人口?

所以如何解決台灣高房價問題?

其實,答案如同如何解決大學窄門一樣:一面普設大學、一面減少出生人口。

台灣 現在正往這個方向走:

現在每個高中生都有大學可念,只怕學生自己不想升學。

未來人人都有自己的房子住,只怕人民不願買。
aderek wrote:
今年2020是台灣百(恕刪)

廢話,都少子化了那些人還在搞同志跟政治反中,

很快的剩下2千萬人邁入中老年化
屏東人口已經連續 19 年大量衰退。

但房價還是年年漲。


天龍國鄉民 wrote:
屏東人口已經連續 19(恕刪)


建商蓋股東買
還用高價買貴

母房子買還買極高價...

可控的交易人

自然能推高房價

也就是低稅率,低持有成本,低息下的槓桿套利法

套利後可以再次投資....

一段時間後再交易一次

當然必須更高價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登卡普 wrote:
首先要知道一個家的基本成員是父母跟小孩,因此需要一間房子來居住,所以目前一般家庭
的成員為4 ~ 5人,當少子化來襲後,全台灣由2300萬減少一半剩1200萬,家庭成員的組合
理所當然會變成2 ~ 3人,問題來了少子化之後,請問你會跑去跟鄰居一起住一間嗎?如果你
會跟鄰居一起住一間,那麼房子才會有感的被空出來,如果你不會去跟鄰居一起住,還是一
樣各住各的,那麼少子化對於房子的需求,就不會有影響!明白?!
PS:新屋持續的蓋是因為之前的房子不斷的老,這只是正常的汰舊換新而已


你同樣的話說了那麼多次,請問房子的需求跟"要不要跟鄰居"住,有什麼邏輯上的關係? 你現在跟鄰居住嗎?

以個人的家族為例,兩戶台北的房子,一戶新竹,三代只有六個人,住兩處,一處出租。少子化的意義就在於"祖、父、子"這三代中,"子"只有一個人,就算我們不再買房子,我兒子未來也不需要買房子了,這三處通通會被兒子繼承。
我們不玩房地產,所以房子算少的了,我們認識以房為業,房子一大堆的包租公婆可多了,這些房子以後要每間都有人...大概手腳要分開住...

現在許多大學學區的學生套房,都已經在大改了,把房間變大,間數變少,房租調高...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