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小發展幅度都可以預期,產業選項就那幾個城市,職場上有輪調的機率很小,買房終究逃不掉的,大家很愛說歐洲人不買房,但歐洲是大陸,你的出生地、就學、就業、成家的可變因太多,不太可能讓你在一個地方買了房綁在那個城市
算算, 我在買屋前也是租了 12 年公寓, 在內湖 + 新店, 總共繳了近 200 萬給房東.後來屋主換手, 新屋主一口氣要漲 40%, 就毅然決定買房 + 搬離, 算算從買房到現在也已經繳了近 200 萬, 但這 200 萬繳得踏實繳得心安, 就當作是為自己的退休存錢, 日後退休後把現在在市區的房子賣了, 找個花東鄉下買房落腳, 一賣一買還可以多出好幾百萬退休金.
房東房子的購買,持有成本,應該全部算進去,買房子的錢,除了房子本身,還要契稅,代書費。。。。有些天然瓦斯也要裝機費,房子裝潢至少幾十萬以上,貸款也要費用,日後每個月要利息,12年下來,利息要多少有沒有算?每年房屋稅,土地稅,還有自備款利息,不知道房東有沒有報租金所得稅?房子跌價的風險?。。。。黎黎扣扣,可能已經1500萬以上,你一直用1000萬來算,好像房東這些錢都是有人給他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