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已處理

我說說我的經歷,我之前也是不想買房子,過高的管理費、過高的房貸,今年3月底的一個外出吃早餐開始看房子,很意外地開始看,三個月後買透天,中間學到很多東西給你參考。

局勢分析:
剛開始我也沒有設定買透天,我住在竹北(工作在新竹),我老婆工作在竹北,所以理所當然去看竹北的房子,我們也不喜歡高公設比,但依據目前的法規與獎勵容積,新成屋公設比不會低於30%,所以去看約10年左右的房子,新加坡式建築(公社比較低),老屋有老屋的問題,很多時候10年的房子已經看出當初是否有偷工減料問題,裝修必須要花一筆錢。一般大樓過高的管理費繳的很痛,一年約3萬(或以上),室內坪數很低(平均23坪、1000左右成交新成屋),最後落腳在新成屋透天。

自我計算分析:
購屋之前,要先衡量家庭收入,算出自己可以承受的貸款金額且不會改變自己的生活。幾經思量,可以推算出可以購買的價格,進而鎖定某些價格區間的房子:1. 大樓約多少錢可以買 2. 透天可以買多少錢,大樓有較高的管理費,所以房價估算必須低於透天,其實買透天與大樓長遠來看,價格實際差不多,因為這關係到家庭收入,家庭收入是一個定數。在這方面,購買透天,我所可以動用的資金約550。(這部分有數學成分,剛好我的專業也是數學背景)

決策想法:
「釐清這些因素跟家人討論才可以找到平衡點,才可以更快買到適合自己的房子」,買不起的可以去看,看這些房子是為了方便日後規劃裝潢自己房子,買得起來要去談談看,談不下來不要執著。我也是談了好幾間,談不下來沒關係,每一間談的過程都會學習到一些知識,每談一間經驗多累績一些,不要買自己扛不起的房子,要“確確實實”守住自己的「價格」,談不下來就換間,給每一個房仲機會。價格要低,自己找建商談。收集資訊很重要,不懂的問房仲,他們會教你。一個問題可以問很多房仲,答案或許會不一樣,但正確答案就藏在他們的回答中。

建商多以案養案,找對時機(比如最後幾間...等等)或是廣告戶都會有比較好價格。

一定要出價,有出有機會,價格算法很多網站都有教。很多人說這些算法買不到房子,我只能說這是你出價次數不夠多。很多時候被打槍,但你只是要買一間不是嗎?成功一次就買到了。

建議:
買房子至少需要保留80-150的裝潢與家具,如果依250的存款,你可以動用的頭期低於180萬,以兩成估算(不含稅、代書費等等),只能購買700-900萬房子,老實說有點拼。

建議看一些價格在700萬左右的中古屋,或許另一半壓力會比較少。不然直上透天前,要考量生活品質,一開始會噴很多錢。

PS: 買房子的錢,我是自己出,但用我老婆的公教貸款。買什麼樣房子也是老婆遷就我。我老婆一開始喜歡大樓(離公司近),但最後用一間更衣室說服她,我自己留一間電影院

自己看的流程

新加坡式建築大樓:(價格合宜、三房、室內約28-30坪)
優點:一般這種大樓都不高,戶數少、低公設比(20%以下)、管理費低、可能有垃圾集中區
缺點:地震結構問題,沒有地下室比較不耐震。

一般大樓:(大多數人的選擇、高單價低總價居多、約900-1100、三房、室內約22-25坪居多)
優點:不用自己倒垃圾、環境有人整理、網購有人代收、不用爬樓梯
缺點:管理費高、人員出入比較複雜、附近通常比較塞車

透天(較低單價但較高總價、四房、室內45坪起)
優點:大坪數就是爽(2個人住65坪、有電影院、書房)、低公設比(0-7%)、戶數少、上下樓沒鄰居、低管理費(或無管理費)
缺點:要自己到垃圾、沒人收網購、爬樓梯(會瘦)、高總價


我最後跟建商買透天,沒有透過房仲、代銷,價格低於市價約1成。新成屋要自己找設計師、水電等等
二手透天都屌打全新大樓…

光那公設比跟管理費
買房子可不是買1000萬的房子,扣除250萬自備款,再跟銀行貸款750萬,以後只要繳房貸就結束這麼簡單喔

請問你有認真的做過買房子相關的功課嗎?評估過貸款後兩人每個月能負擔的金額是多少?

1)買房是必要的?
2)買房後可能犧牲的生活品質都了解了?
3)新成屋/二手屋的貸款成數?
不要以為你想貸800萬,銀行就會按你所想的放貸
4)是否需要裝潢?預算費用大約?
5)是否預留家具/家電購買費用?
6)代書/過戶相關費用?
7)購買二手屋仲介費用?
8)是否事先請銀行對貸款者進行過可貸款金額評估?
事前進行評估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買房的水平在哪裡
9)買透天/大樓的優缺點
我是指管理費、公共電費、鄰居素質等,不是狹隘的打掃很累這種


感覺老公的想法比較完善
有能力買透天,把錢拿去繳貸款更好
繳管理費確實很浪費錢
你卻只想著透天打掃很累??

錢滾錢也是對的想法
只是前提是懂投資
你卻只想著以前賠錢就不想再投資了??
買房也是投資的一種,你不好好做功課一樣會賠錢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之前的文章發問的內容是什麼
我是針對這篇的發文
感覺你只準備買房
文章裡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的問題
然後把買房的細節問題都留給老公或是網友
希望大家能給你解決方案


想知道買房子你除了出一張嘴之外還出了什麼其他有建設性的?



Bird1002 wrote:
各位大大好~<br...(恕刪)
請問你們現在是租房還是住婆家?
房子是真的有必要買還是要換屋?
兩夫妻的月收入有多少?預計可以扛每月多少金額的房貸?

說真的甚麼資訊都沒有就要人家建議給你
覺得你還是乖乖聽老公的建議就好
有能力買透天就買透天吧,至少有自己的土地,不用擔心樓上晚上不睡覺,出入比大樓單純
看起來不是你先生不願意買房
而是不想買大樓的拖延戰術吧
透天vs大樓的問題也戰到一個爛掉了
上面一堆人講什麼透天要追垃圾車等包裹
一直就不是透天跟大樓的主要差別
你愛繳管理費有人幫倒垃圾幫收信一直都有社區型透天
打掃問題現在掃地機器人也沒剛出時那麼貴了
我覺得最常聽到莫過於張飛打岳飛的比較法
拿現在的新大樓在跟30~40年前的老透天在比
你拿現在的新透天跟30~40年前的老公寓比
老公寓也沒比較好阿
大樓集合式住宅跟透天厝各有優缺點啦,買房子算是人生的大事,還是夫妻雙方都有共識,才不會心裡有疙瘩。

大樓雖然要繳管理費,可是透天厝的維護維修費有時候也很驚人。
你跟你老公加起來月收7萬元,嚴格說起來只能負擔約25000的貸款
你要再計算一下你們的每月平均支出,現在是否有小孩!如果沒有未來小孩出生也是一筆開銷
這樣的金額如果分20年可以貸款到500萬,加你們的頭款大概可以買到750萬的房,留下50萬當家電裝潢費用
就剩700的買屋預算
不是不能買,如果你已經都計算好了那當然就提案跟你老公討論
台灣房地產的歷史走勢

很難連續20年上漲

2020人口達到顛峰2021人口會走下坡

社會住宅居住正義成為社會主要議題

空房一但被課重稅目前台灣房子夠住3100萬人口

香港人700萬都跑來台灣還有房子住....當然一年移民量很難超過5萬

商業空房更多

年輕人有選票對政治人物將形成壓力自然會對既得利益者開刀

今天金融機構配合政策把房貸利率下降到1.44~1.5%

消費者貪利 他貪本總價, 實際上更貴了!

建商開價2000 也許你跟建商買可以貸款到1600~1400約80~70%

你用買後 2000的房子你只能跟銀行貸款到900~1100低於50%很常見

你的關係會比銀行跟建商好?!

這種價差套利 嘿嘿嘿!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需要就快買,便利的地方一定不會跌價。我也住龍潭,我知道這幾年地價翻倍了。最近又說要蓋輕軌。龍潭的位置能到台北也能到新竹工作,人口也不斷增加,沒有八德平鎮哪麼壅擠。預算雖然有些緊,但現在不買將來真的會後悔。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