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三年16萬棟繼承專家:房市面臨基本盤崩壞

Jack2020 wrote:
一堆新聞看壞房市,但是建商確一直蓋一直蓋,難道那些建商全傻了嗎??

這裡賺的新水絕大部分比寫這些文章的記者還高不少

會去看新聞投資我就不知道是誰的問題

建商持續蓋房子有背後的原因
一來要維持金流
二來要養員工
最大的問題是低利讓建商存貨成本不高
講好聽是惜售
撐著跟買方比誰氣長
Jack2020 wrote:
一堆新聞看壞房市,...(恕刪)

我不要當魯蛇 wrote:
等繼承....
假如我30買房
平均壽命算75好了
我一間我老婆一間
等我兒子女兒各繼承一間45年危樓?
光整修就好幾百了......
45年大樓整修完能住2-30年?
更別說很多建築法規是地震後才改的
至少我會想便宜租人
寧願自己貼點買新屋 不會去大整修了


要知道繼承數據是實際上有繼承轉移的
潛藏隱性繼承更多
我媽有兩棟房子
目前都還是掛她的名字
然而一間我弟在住
一間她自己住
而我明年也會搬回去跟她同住
搬回去住並不是我買不起房
而是母親老了自己一個人住做子女的不可能放心
所以我跟我弟都是隱性繼承

至於老房子
45年後你要租給誰
45年後台灣人口有沒有目前的一半都很拚了

少子化 wrote:
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恕刪)


希望房價回歸正常化 蛋黃區不要太貴 蛋白區就是要便宜 蛋殼區超便宜~

mask0704 wrote:
你能不能繼承都有問...(恕刪)


沒特別立遺囑 同居人可以繼承 你確定? 我個人是沒看到有法條有這條 一般都是照親人的繼承順序來繼承的

toocck wrote:
那就倒楣銀行.一樣全民買單.建商都是向銀行借錢買地蓋房子.股票更是一般民眾失血.會怎樣只有老闆知道.要賺錢大漲都是老闆先買.跑路也是老闆先跑.所以房價跌對社會是重傷害.倒楣的還是一般民眾.你以為空手都沒差嗎?
錯.空手的人也更買不起房.除非你很會賺錢.新建屋如果一坪1000元.請問鋼鐵.水泥.人工怎麼算?你的基本薪可能只剩5000你信不信?
在歷史上.跌的時期就是每次的金融危機.哪一次不是用國安基金?那一次不是一堆人跳樓的?哪一次不是谷底重來?哪一次不是國家要被滅了沒滅成才到谷底的.哪一次不是怕新台幣都沒用了怕中共統一去了.房價才大跌的.


反正到時候央行就大量印鈔造成通膨就好了
美國2008年就是這樣玩的
但台灣有能力這樣玩嗎?

炒房就像吸毒一樣
吸了會飄飄然很爽
想戒就會生不如死
空手一樣會出事
所以要配些外幣或國外資產做保險
至於新屋不會掉到一坪1000
因為有成本問題
但中古屋我可就不敢保證了
國外還有免費贈送的呢

如果用股市的觀點來看的話
你所謂歷史上的大跌都是外在因素
但基本面(人口增長)是不變的
可是未來的走跌將是因為少子化與老年化的關係
那可是基本面供需造成的

看看鴻海的股價
基本面下滑就是一直往下走
還有機會再回到之前200、300的位置嗎
繼承的都是老房子,通常也都在鄉下,
基本就只是繼承來的空屋,要倒不倒的空屋!
根本不會有住,因為我也繼承過!
mask0704 wrote:
同居人就是事實婚姻....(恕刪)

你可以去下載民法繼承編,會有很明確繼承順序,應繼分及特留分

jeel54321 wrote:
現代人壽命越來越長...(恕刪)


我也這麼認同,像我外婆都活到87歲,我舅想等繼承都等不到,

就算等到了,房子都40-45年屋齡了,他自己也沒幾年可活,

留給孩子,誰要住50年以上的老房子阿??都危樓了,

還不是要買新的,根本沒有比較好!!
這篇說的是真的!
前幾年我阿公往生,因為阿公有5個女兒,沒有生兒子,手上三間房屋平均分給5個女兒(包含我媽),每人各1/5持分,同年11月年底我媽往生,除了阿公手上那3間房子的1/5持分,我與弟弟對分得到1/10持分外




再加上繼承自住的房屋

這樣我就繼承了三間房屋各1/10,還有自住的那間

當時在長輩生前就計算過各種轉移方式,以繼承最划算!

我一直都住在板橋新埔,其實這些地段的房屋在阿公與我媽購入的時候價格是非常低的,板橋陽明街24P當時在1997年購入價是436w,即便到了捷運通車後都過幾年了,也不至於飆太高,而板橋新埔站的新巨蛋破土價25w/p也都看得到摸得到

當然後來這裡的價格被炒到天價
如果有繼承到自家房屋,那根本就不會考慮換屋,老屋裝潢一下就好了,不然放著等都更

不是像樓上說的繼承只會得到沒人要的破舊荒廢屋,還不如買新的比較好!
士林區破舊透天厝還是大安區50年破舊公寓可能一堆人搶著要,而且賣價可能還是天價!
大台北精華地段物件也會有人繼承,只是不是你
這些建物本身年紀都很大並不值錢,值錢的是物件所在的地段土地

當然很多建商也在談都更,不過給的行情蠻芭樂的賺太大,把樓下店鋪全趕到樓上,店鋪全拿,那樓下修車店餐飲店…屋主就不會同意都更,而且都更還沒拿到房子,屋主就得繳一大筆90萬以上土增稅給政府,都更速度緩慢

隨著人口老化,長輩往生、少子化,肯定未來有許多人是一人繼承多屋,房子已經那麼多了,建商還一直蓋,地段大都是重劃區,地段生活機能都沒有這些老屋的地段好,而自住客只要繼承到原本居住的房屋,短期不需要買房背貸款負債2..30年,甚至不再需要買房,愈多人不用買房也有房子,買屋自住基本盤會越來越少!

建商卻還有利息、建設開銷等支出,買家、建商看誰撐的久?長久來看建商會撐不住
投資客套套撐不住只能認賠賣掉,建商撐不住的時候大概就破產擺爛給銀行收爛頭寸吧!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