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威仁 wrote:房地產嗎......(恕刪) 買房是買個方便,不是買便宜又大碗。假如在南部有好的職業,誰願意在大都市湊熱鬧。就是因為台北機會多,大家必須住台北,又要考慮上下班交通,小孩上好學校,老婆買菜方便,父母看病急診來得及,假日附近有公園作運動休閒。中南部多少空的三合院,這房子土地夠大了吧!
samway0611 wrote:我是指,拿回頭款本金...(恕刪) 這樣講才實在嘛!本金的66%本金50萬的66%也頂多賺30萬不過你說你租的都是品質要求前20%的不過前20%的不會去租爬樓梯的公寓啦不然你以為你為什麼一直換租客?不過你高興覺得有賺錢就好
新成屋的價格就是 : 人力成本 + 材料成本 + 地價成本。那未來如果人口消失期待降價的話,便當價格和民生必需品價格也會往回走,成本估價不會落差太多。反正未來的東西只會越來越貴,在信用貨幣體系和自由經濟體制下必然會如此。而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國家,年輕人都過得很辛苦不是沒有原因的,台灣年青人多走出去了解,就會多一點未雨綢繆。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且未來少子化持續發酵,會變成越來越多的房子跟越來越少的人 少子化是事實,但"越來越少的人"是錯的台灣至今人口還是正成長,上個月行政院公布的人口數又增加了現在的狀況是房子越來越多,人口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