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應該是起不來了
除非整個大環境有改變
這次大漲已經把上一代台灣人累積下來的油水都花光了
三四字頭拿過去的油水給六七字頭買房子成家
尤其是那批肥肥的三四字頭的軍公教
領了二十多年的油水
正好都拿來給下一代買房
那之後呢?
五後六前的已經擠不出油水給下一代了
這群世代已經二十年薪水沒什麼漲了
不要說擠出油水給下一代
連存自己的退休金都有困難
M型化社會造成
往後是想買的買不起
有錢的買房投資的意願也遠低於上一代
我認識一些六七字頭的有錢人
這批新世代開始掌控家族資產規劃
買房投資置產的意願其實都不高
當然會買好房子來自住
卻不可能像上一代那樣
只想屯房屯地
都會把資金分散投資
比如優質股票與外幣債券等等
不像上一代就只會買房買地
所以差很多
不管跌到多少,我沒買在高點也不用高興,因為我損失更好居住環境的時間價值,而買到更不可能高興,實質縮水價值讓人扼腕。
總歸來說,房價如此混亂高漲不是人民之福,不管空手或是滿手,全民都是輸家。
我討厭網上一堆空空或多多,其實我們大家都是輸輸,不管空或多,有什麼好爭執的?
背後隱藏付出社會成本,我們每個人都跑不掉,不要只短視於自己購屋成本。
絕對不要,絕對不要再讓這種居不得其所的悲劇,發生在我們的下一代,我全面支持房屋買賣資本利得,課極高稅金,就算是房產增值也應該歸於全民而不是個人,爾後房地產才能不再有機會淪為操作工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