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2014到今年買房的人!??

以數學統計來算.至少應該說最近50年來.到現在.不管漲漲跌跌.到底賺多少了....應該多是賺翻了.....
我講2個例子:
1:我姑姑40年前從南部北上去北市士林教書.有錢就是買房.現在4間35坪房子了.我表哥都不用煩惱房子.他說感謝父母.真好.
2:我較沒錢.10年前三重長安街只買1間到現在賺一倍...
房子就像股票漲漲跌跌.但倒的機率遠遠較低.
如果都以房市最高點來酸別人.那你可能永遠就是窮小子.你小孩永遠都要為繳房租煩惱.
正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前人砍樹後人遭殃.

要努力向下 wrote:
我是2013年3月買的
當初自備款準備比較多..所以只貸了350萬
後來提早繳清貸款....省了約40萬的利息

目前是38歲....身上沒有什麼存款....但是目前也沒房貸了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再慢慢存回來吧

那負擔太大了...我月薪(不含獎金)之前約47000....今年微調變52000
月薪再加上獎金...每年拿到約100萬...
其實我覺得當初買房還是蠻影響我的生活的
還是要量力而為.......(恕刪)



你的回文 感覺對不起來
一年就算給你現在100 4年不過400
4x100-350=50
這四年 你就只有50萬可以花
一個月就只能花一萬 不用繳稅 交通或養車費 孝親
交際應酬 對了還有買哀鳳

apq wrote:
以數學統計來算.至少...(恕刪)


Don't get me wrong! 我純粹想要敞述這台北房價2014下跌的趨勢, 這未來二十年房地產絕不是最划算的投資, (如果蓋養生村例外), 去support我前一篇的概念, 延遲買房 投資理財 投資自己! 如有冒犯多多包涵。 但大大也認同這幾年是高檔不是嗎?
真要說誰愛酸, 我看到是更多 包租公包租婆 再酸 租客, 比方說我們那位來自宇宙的朋友!?是!!我看了就是很不爽!
今年一月賣了住了11年沒車位的二房,上個月買了含車位的三房
雖然自己認為房子會再緩跌,但為了給小孩一個空間夠又舒服的環境,還是買了
(政府和銀行不太會讓大跌出現,若真大跌了那大家也別開心,代表台灣經濟恐慌和失業率又會更慘了)

說真的租金和貸款差不到 3000 元,若把停車位租金算進去也差不多了。真的會犠牲生活品質?
繳久了房子就是自己的,真的繳不下去,賠售也認了。何況若通膨算進去,還是有機會越繳越輕鬆
當然未來沒人可預見,如果房市急跌,相信更多人買不起房了,因為要擔心的是工作還保不保得住了
我今年2月交屋
1700萬貸700慢慢繳~

也沒所謂後不後悔
就剛好要搬出來住就買了

2014買了一間比較小的約40坪,本來是要自己住
後來換工作賣掉才換到這間
賣掉也只小賺啦~
傲小風 wrote:
獲不獲利運氣問題,自住根本不考慮獲不獲利!!
女友去年中買了一間一摟公寓室內24坪,然後翻修還有家具花了總共650萬那邊,弄好就有人想要800萬買了!!!
但是自住根本沒差阿!!她賣了在找也不一定能購買到她喜歡的房子...(恕刪)


真不知道, 你們是不是太有錢真不計較損失的投資資金, ,還是真沒拿筆算過?有沒有想過有另一種理財方式, 可以一樣讓你們住那房子, 但又有一筆資金去滾你的被動收入?
很多人出國, 買東西, 中午用餐斤斤計較, 但對房子這種大資金買賣卻豪邁的很, 沒去算過!抓小放大, 豈不怪哉!?

himan.chen wrote:
真不知道, 你們是...(恕刪)


我認識很多有錢人

他們傻傻的

穩扎穩打收收租金買買房子

但因為擁有一堆不動產最後就變有錢了

也認識很多落魄的

他們都自以為很聰明

做這做那投資這投資那

加加減減根本沒賺

到老下場都是慘



2015買。為了小孩。當時不滿半歲。
老家是透天當然住得下。但生活習慣不同。
知道房價貴。所以只願意掏一半的資金。約200萬當頭期。總價比隔壁剛交屋的便宜150萬。屋主急售。我三天內成交。

為了家人。無須太多計較。你一輩子要結幾次婚?生幾個孩子?
脆弱Bruce wrote:
也認識很多落魄的

他們都自以為很聰明

做這做那投資這投資那

加加減減根本沒賺

到老下場都是慘...(恕刪)


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 台灣就不會有台積電跟鴻海。
當然民國80年房市崩盤跳樓的那些人, 一定也是這麼想。
投資要是量力而為, 股市房市絕對都是安全的, 只是報酬率高低, 我純粹不認為接下來20年是划算的投資, 而且又卡住資金投資的機會。延遲買房, 用第一桶金去滾下一桶!
這是樓主發的第二篇,認真的回你文
1.2016台灣買房,不是把房產當成投資標的,所以也沒打算租或獲利。2015大陸商舖,租金獲利每年8%,房價兩年約漲15%
2.會買啊!找到老婆喜歡的房子不容易!我不買,她還繼續看,亂小小
其實把房子當成車子買不就好了!你應該不會計較車子10年後的價格,把它當成消耗品就好了⋯⋯
職業:陸資集團裡的台勞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