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高是因為持有成本太低
導致熱錢都跑來房地產玩無本生意
加上銀行也幫了一把
讓資本不夠的人也可以藉由借貸買房當投資
經濟學有個十倍法則
銀行可藉由放款操作讓帳面資本比實際資本多十倍
同理資本不夠的人也可以藉由借貸放大自己的購買能力
當大家都買得起之後房價就開始上漲
價格炒高後建商和銀行這些資本家都笑呵呵
跟著買房的呆頭鵝一開始也在笑那些沒有買或買不起的
後來發現房子賣不出去套牢中就笑不出來了
如果房價跌了有很多貸款買房的就會賠錢背債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人出來哀爸叫母說政府不能讓房價跌不然很多人會餓死
政府迫於壓力不敢讓這個局馬上爆掉
所以只能撐著房價讓他不掉
或著在不傷害多數人的利益下以各種金融手段調控房價
台灣目前就卡在這個高不成低不就的階段
但以長期來看台灣房價下降絕對是趨勢
因為人們對房子的購買力是被建商及銀行操作出來的
其實根本沒那麼多需求
現在的狀態是房價高空屋率又高
短期內除非發生大地震等天災否則實際供給絕對大於實際需求很多
依經濟學理論房價必然會降
當房價下降時很多人會還不出貸款而破產
然後銀行開始收不到帳而影響金融秩序
這就是所謂的泡沫化
歷史上最近一次的實際案例是美國次級貸款風暴
當時美國政府採取的方式是狂印美鈔
因為美元是強勢貨幣所以可以勉強維持市場上的現金流
當然次貸風暴會搞到金融秩序差點崩潰
還有個原因是因為美國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管制不足
這東西台灣倒是從來沒開放過
所以當年我們並沒有受到多大衝擊的感受
長期來看當初炒價格的建商和銀行必然是需要被課責的對象
但次貸風暴後美國政府卻選擇保護這些銀行讓他們能夠繼續營運
從美國的例子可以讓我們看到
每個政府都寧願金融秩序保持穩定所以不會讓他們損失太多
建商和銀行就是吃定政府一定不會下重手才敢放任泡沫繼續增大
雖然我認為照這樣再玩下去有一天建商和銀行會害死自己
當政府的力量開始介入又會有人跳出來說政府不要干預經濟秩序
但破壞經濟秩序的人是誰我想已經很清楚了
政府能做的從來只有收拾殘局
當殘局大到連政府的力量都無法收拾大家就可以準備後事了
---
看這篇新聞的內文
我想李教授應該多少知道市場的運作方式
他只是以他慣用的戲謔消遣方式來描述同一件事情
但對某些有難言之隱的族群來說
這樣的消遣或許正好切中了他們的痛處而被視為是帶有敵意的批鬥
我只能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帶風向的同時請多充實自己的論述內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