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層樓的低矮建築來說
耐用性:預估約有50年以上。 我覺得住到40年就算回本,而且整修簡易。
強度: 複合建材以鋼骨為主,可以想像成貨櫃屋----貨櫃就是鋼做的箱子,強度當然是沒話講
加上鋼骨本身抗剪力,淺層地震甚至比RC安全係數更高。 欸都 而且就算位移了 請吊車拖拉一下就好了.....
颱風: 颱風的情形如上,因為本身是低矮建築,只要在屋頂板還有四周有做出幾個分流的斜坡,
基本上颱風來就無視.....其實不做也沒差就是。
耐熱: 現在有很多優秀的耐熱塗料和裝修材,基本上不用擔心。
隔音: 現在也依樣有很多優秀的隔音材,不會有啥RC隔音就是好,同樣厚度的牆面純SS構裝還更可以做出隔音特化。
你要反射板也可以直接加在裡面。
模組化的好處就是簡單、便宜,特別適合小家庭使用..... 管線各方面的維修都很簡易,壞哪修哪,成本低。
裝潢也很方便~~ 弄個工業風很讚。
我的夢想也是有一個這樣的三個大貨櫃組起來的小屋XD 其中一個要用防水弄個室內大浴缸~~~~~~哈哈。
至於為什麼不流行呢?
1:政策偏向,對水泥利多。 事實上不管是一班建物,或是超高層建物,採用純鋼構組裝都是最省的
是因為台灣長期對水泥的傾斜使得RC SRC成本可以跟鋼構打。 也才造成現在這種亂象....
事實上SS的建築工法在效率、重量、耐用、環保上都遠勝RC SRC 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
2:老人觀感不佳。 因為老人長期對於這種組裝屋的觀念停留在田邊的工具間,加上台灣又有一種很奇怪的想法就是
要灌水泥才會勇........
而台灣世界前幾名的房價高度導致有能力購買的人基本上都是老人,所以你弄一個年輕人取向的東西出來,當然沒有老人
想買單了。
我就有像這樣的想法
先工作存第1桶金100萬
像我本身住台南
我可以先在郊區買塊地
像是新化左鎮或是一些偏遠一點又不會離市區太遠的地
買完地我可以先放著
存到第二筆錢我可以再來蓋房子
就像樓主所說的蓋簡單的平房
在郊區其實100萬買到的地不算難也不算小了
我的觀念是我不急著結婚
我可以把錢先拿來買地蓋房子
給另一半的保障絕對比起那一張結婚證書來的好太多了
至少先擁有房子,在台灣隨便找工作也絕對不會餓死
所以我對於一些20出頭歲就急著想結婚的想法很不解
這時間說真的都還很愛玩
急著結婚又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先存錢擁有個房子再來結婚負擔絕對小很多
想我上述所講的300萬在市區頂多有一間老公寓
我個人對公寓非常討厭
一方面要繳管理費、公共電費等等一堆費用
另一方面地屬於大家的,改建還要大家同意
像樓主講的這樣我倒覺得很好
地以上也是自己的,說不定未來地還會漲價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