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公設要算進售價不公不義?

很多事情,不是不合理,而是沒有人敢辦
實價登錄從無到有
房屋交易需檢附無違建證明
各種新政策讓房地產交易市場更健全

公設不可能不計價
但是分開計價是遲早的事情
20年前的公設可以賣跟現在一樣價錢嗎?
“總價論“明明就是屁
那個只是混水摸魚而已
老公設價錢怎麼可能比室內使用坪數貴

kahnmao wrote:
你不覺的你這種隨便指人對號入座的行為很差勁嗎
我不反對現在是未反對而反對的社會
不然某普某蔡就不會當選
人民開始對經濟環境不滿產生反饋
但規定在那 事實也在那
就不需要混淆模糊焦點
房子我也買不起
當我買的起的時候 我也只是看房子喜不喜歡 總價接不接受
不會無腦+白目到想要住這又嫌太貴 又怪政府制度爛
那真的是莫名其妙
獨那一份 你說多少就是多少 這就是商場
不買拉倒而已 一天到晚幻想有人可以出來制衡要求價格?
這樣就不是民主了
不要當選擇性民主的台灣人
很丟臉
有任何規定不公 不平之處 請洽議員 立委
論壇嘴砲沒意義 發牢騷而已
)

別人只是猜測這上面有很多房仲,這是別人的言論自由,請問跟對號入座有什麼關係?因為沒人說做房仲不好
目前大家對高房價反感, 出來討論房價和覺得不合理的地方,這更是民主的價值和言論的自由.因為
別人提相反意見就去說別人無腦白目, 呵呵 不懂什麼叫尊重與討論和言論自由才真的是符合!
你接受目前市場機制是你的事,不代表別人要和你一樣需要接受他, 因為有腦有智慧才會思考
另外我和你不一樣 我並沒有買不起房,大家都可以討論,因為這是自由, 這才叫民主
huhupig wrote:
我有在跟你說公設嗎?? 我沒有啊, 我從頭到尾都在說你的爛比喻啊, 你是在跳針什麼? 你就承認你跟本不懂硬碟怎麼算容量就好了啊, 凹來凹去, 難怪你會在那邊公設不公平, 不爽你可以不買啊, 你可以自己蓋啊, 你可以買透天啊, 靠 這麼多選擇你是在悲憤什麼? 不然你可以率先把自己家賣出不算公設搏版面啊, 阿你也不會願意啊, 公設取消一個大樓建案一戶就會一坪從50萬變成20萬嗎?.(恕刪)


不好意思,我完全無法理解你一直跳針的中文,....
就像你看不懂我的文.我會加強改進.
買香蕉也是不公不義呀

為什麼買香蕉一定要連香蕉皮一起買
不能只買香蕉肉就好了嗎?

法律為什麼不能規定, 買香蕉秤重的時候, 要先扣掉香蕉皮的重量
政府為甚麼要縱容水果行這樣亂搞呢?

kuangyihuang wrote:
買香蕉也是不公不義呀...(恕刪)


這位大大別氣

可以考慮買香蕉乾

但奇怪的是

只要剝完皮的現切水果

特別貴
huangyaopai #61 wrote:
老弟,40坪(含30%公設)的房子賣4000萬元,每坪是100萬元。如果公設不計,只用實坪28坪計價,你猜總價會是多少?
將降!還是4000萬元,每坪用142.8萬賣,懂了吧!

IIIIIIIIIIIIIII #68 wrote:
懂!徹底明白,瞭解!

"徹底" 明白、瞭解?

與其打著「權狀(虛坪)40坪,每坪100萬」的說法
當然是「實坪28坪,每坪142.8萬」的說法會比較呈現出事實!

又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有一樣的公設比
若附近有別的房子:公設0,實坪30坪,每坪120萬元,總價3600萬元
小老百姓在比較時,可能會這樣排序:
(A)每坪100萬、總共40坪,總價4000萬
(B)每坪120萬、總共30坪,總價3600萬
(C)每坪142.8萬、總共28坪,總價4000萬

實際上A跟C根本就是一樣的東西,只不過C採實坪計價、A採虛坪計價。
但是A的說法看起來很漂亮:坪數多、每坪單價低,有競爭力
而C的說法則看起來不好看:坪數少、每坪單價高,消費者不喜

另外在談都更的時候
老房子通常是實坪、新建案會有不少虛坪
當計價是用虛坪來表示的時候
建商可以較容易壓低老房子的價格
就像上面舉例的 A vs B
建商會說新房子一坪才100萬、老房子不值一坪100萬
但建商不會說老房子因是實坪,高於一坪100萬也合裡
於是可以低估老房子的土地價值
然後地主(老房子所有人)和建商談判時,就比較吃虧

若改變了計價方式之後,建商的思維可能也被迫改變:
因公設的錢要攤到實坪去,所以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
公設比盡可能降低,以免實坪單價看起來太高。
這樣的改變對小老百姓有利,對建商不利!
我怎麼覺得公設是無辜的?

一個案子,照法規限制下切完的梯廳/樓梯/地下室/管委會空間/設備空間

這是權狀裡面共有的面積,俗稱的公設,灌不了什麼水,水灌多了消費者又不是感覺不出來?

但是不給消費者水喝又嫌你陽春沒質感

至於專有面積,真正沒良心的是雨遮作到滿的那種規畫

不過話說回來,免計容積的部分不拿來用,建商吃素嗎?


蝦米爸爸 wrote:
若改變了計價方式之後,建商的思維可能也被迫改變:
因公設的錢要攤到實坪去,所以在符合法規的前提下
公設比盡可能降低,以免實坪單價看起來太高。

archchu wrote:
一個案子,照法規限制下切完的梯廳/樓梯/地下室/管委會空間/設備空間
這是權狀裡面共有的面積,俗稱的公設,灌不了什麼水,水灌多了消費者又不是感覺不出來?
但是不給消費者水喝又嫌你陽春沒質感

法規通常有"範圍限制"
所以也就有了"水多水少"的空間
至於水給的多、建案有質感,那就可以把實坪賣貴一點
水給的少、太陽春了,那就把實坪賣便宜一點
讓市場去決定哪一種類型的建案比較受歡迎

現在的問題就是
反正虛坪計價,所以建商儘量加大公設
如果每坪單價不變,就可以多賣一些總價
如果總價不變,那每坪單價就可以看來便宜
bb- wrote:
.....(恕刪)

呵呵~~
反正就只是計價方式的改變
套一句贊成虛坪的人最常用的理由:實坪漲價、總價不變
所以哪需要考慮這麼多
bb- wrote:
這麼佛心,期待看到你把自己房子便宜賣給年青人的開箱文


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轉賣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