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ku wrote:你說的這些都只是計...(恕刪) 迷糊仗又來了大家都已經清楚雨遮成本都算進總價但不能登記了 你還在那邊鬼打牆還要求登記雨遮 不然怕建商沒登記卻把雨遮成本灌進總價?你乾脆連鋼筋水泥做成幾立方公尺也登記好了。沒登記我怎麼知道建商算我鋼筋水泥多少錢?
休閒用 wrote:日本有豆腐塊大樓,...(恕刪) 大大可能要先去看一下現在低公設比25%~28%的房子, 比較清楚建商可能會怎麼蓋至於大大說得"依虛坪制下利益要求最大化(法規值)", 商人將本求利是現實, 有沒有透明資訊給買家去評估才是重點很多人都說現在登記制度(政府沒甚麼虛坪制這種東西)建商可以上下其手大賺利益, 但公設比是公開的, 權狀面積是透明資訊下, 有人有建商還能上下其手, 混水摸魚, 欺騙買家的案例嗎?不管制度怎麼改, 建商一定是"制度下,利益要求最大化", 消費者要的應該是透明資訊可以評估, 而不是要把不想要的資訊遮住, 如果大多數的買家都只追求室內面積, 建商為了賺錢也會跟著追求, 自然這樣建案就會多, 但現在低公設比通常只是選項, 卻不是必要, 也不是市場主流, 畢竟買個電梯大樓還要追垃圾車, 沒人想這麼做, 建議大大多去看看真正低公設比的房子, 會接受的還真的不多我當然清楚你們真正的訴求是, 我只要買室內面積, 其他通通都要有, 而且政府要立法要建商要免費提供, 這才是很多人要的, 但你們相信台灣建商會這麼佛心嗎?? 不透明就會有鬼, 不登記下就不透明, 那建商能怎麼搞?? 只能等看看囉!我不贊成這種只改變登記制度的鴕鳥做法, 要就全面性的要求建案必須有一些基本生活建設, 比如環保室, 綠化園地, 等等對生活品質有提升的設備都應該要有, 就像政府要求要有停車場一樣, 這些都要和消防法規要求的一起列入討論並修法, 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dallasoriginal wrote:大家都已經清楚雨遮成本都算進總價但不能登記了 你還在那邊鬼打牆...(恕刪) 是你鬼打牆, 目前雨遮是要登記但不計價, 不是計價不登記我只看面積, 如果要無限上綱, 你要不要乾脆都不登記, 就只登記一間房子?? 這種討論有意義嗎?
dallasoriginal wrote:大家都知道登記但不計價 你不是說dallasoriginal wrote:大家都已經清楚雨遮成本都算進總價但不能登記了 這樣反覆, 能怎麼討論??另外總價是別人說的, 我根本不管總價會怎樣, 只討論我對政府打算改變登記制度看法的部分, 你現在扯總價是要轉移討論話題嗎??
ryanku wrote:你不是說這樣反覆,...(恕刪) 所謂不計價是公設雨遮不能以每坪單價來賣給買家 只有室內面積可以登記大家都懂你是有事嗎? 說詞反覆的是你一下說公設沒登記總價也不會少 一下說妳不管總價多少
看看反對的是那些人,就知道踩到那些人的痛處了啦以前都可以混水摸魚賺大錢為什麼現在換我要賺了就不行了?也許以後建商沒得灌水了,又會變成以前那種四四方方的公寓但想要吸引人來買的建商,或是想要賣比較好價錢的建商自然就會想辦法了,你去替他們想那麼多幹嘛?又有人說,這樣實施下去以後,你就看以後建商怎麼偷工減料你以為那種會偷工減料的建商現在可以灌一堆雨遮來賺錢就不會偷工減料了嗎?現在草繩可以賣錢,所以我螃蟹就不會偷斤減兩以後草繩不能跟螃蟹一起秤重賣了,所以我螃蟹一定要偷只能說你想太多了,會偷工減料的建商現在一定是草繩能多粗就多粗,螃蟹斤兩一樣偷啦會偷的就是會偷啦,而且能混水摸魚就只會偷更多啦總之,要就趕快實施啦,別又髮夾彎、大怒神了
說詞反覆的是你, 你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是 "一下登記不計價, 一下又計價不登記"我樓上就貼證據了, 你也能反覆?? dallasoriginal wrote:一下說公設沒登記總價也不會少...(恕刪) 那是別人說的, 我哪時候說這句話?? 還是又想玩迷糊仗的抹黑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