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各位房仲同胞們醒醒吧~~


買方市場 wrote:
註冊第一篇文!!昨...(恕刪)


我看該面對現實的是你吧
房仲...
房仲不像建商要成擔投資風險、能賺一戶就一戶沒在薄利多服務的
建商營運與否與房仲無關當然地主缺不缺錢也跟房仲無關、而你們有沒有房也跟房仲無關
一個人一生能買幾戶房呢幾塊地呢?
就算真的不賺你的錢也不會被感念而你也不相信...所以而必呢...

嘴砲注意!! wrote:
房仲不像建商要成擔投資風險、能賺一戶就一戶沒在薄利多服務的
建商營運與否與房仲無關當然地主缺不缺錢也跟房仲無關、而你們有沒有房也跟房仲無關
一個人一生能買幾戶房呢幾塊地呢?
就算真的不賺你的錢也不會被感念而你也不相信...所以而必呢...


正解!

我交手比較厲害的房仲都是,認同賣方的市場感覺跟觀念(偏多),也認同買方的市場感覺跟觀念(偏空),兩邊都絕對不能得罪。
價差一定範圍以內就帶看,然後要跟賣方說,買方出的價低於你的預期...跟買方說,賣方底價高於你的預期,然後看能不能因為物件的喜歡而成交。

傻傻的仲介才跟賣方說認為該跌價;跟買方說認為會漲價! 所以甚麼仲介都好,人精都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如果只有認同你的觀點才是好仲介,真的該醒醒了!因為他的工作只是想辦法媒合!便宜的apple,人人會賣!跟仲介具體想法根本無關!他認為多或認為空,根本不是重點!
hsubruce wrote:
昨天看報導介紹菲律賓房產,才看到租金報酬率7~10%。
真的是大家都拿自己想要的數據來用而已


我只是拿朋友實例來佐證香港房屋的流通性跟民主社會的菲律賓房屋流通性做比較,我找不到我寫了哪個數據?
租金的報酬率是用購屋價錢與租金的比率,並不代表報酬率高就是房價高
supremeusa wrote:
我也是看到最近新竹關...(恕刪)
這我不相信,一坪30十幾,又是最近?有實價登錄嗎?
Sunnycat40 wrote:
人精都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恕刪)

這應該是所有仲介該俱備的本領

benhou1@yahoo.com.tw wrote:
這我不相信,一坪30十幾,又是最近?有實價登錄嗎?

預售屋, 這案剛開賣不久, 開價很驚人, 也是聽說成交在3字頭, 但不知樓層, 要看實價登錄還要等一陣子

關埔區後發先至啊! 關埔, 關新算是新竹市東區期待很久的重劃區了, 記得我剛畢業時, 光復路周邊跟本沒多少案子可買, 公司主管不是買在後山就是買在竹東, 現在喜歡大樓沒店面純住宅, 出門到處是綠園道, 大小公園的, 往竹北去, 喜歡樓下有店面, 商業機能強的, 應該都去關埔了

買方市場 wrote:
註冊第一篇文!!昨...第一個房仲還是滿口多多經, 有竹科在不會跌之類的話術~這房仲直接打槍列為拒絕往來戶.........發現只要對買方喊漲買方就跑(恕刪)


推!!! 沒錯就是這樣
嘴砲注意!! wrote:
我看該面對現實的是...(恕刪)


仲介一直不能成交真的沒差沒壓力?

snonono wrote:
仲介一直不能成交真的沒差沒壓力?
...(恕刪)


你提到重點了能"成交"最好,但不代表高價成交.

要成交就是屋主降一點,買主加一點才好達成,但屋主一般都會先跟仲介設定一個底價,如果仲介一直找屋主囉唆應該會被白眼吧!
當然要先從買主下手.
samcentaur wrote:
要成交就是屋主降一點,買主加一點才好達成,但屋主一般都會先跟仲介設定一個底價,如果仲介一直找屋主囉唆應該會被白眼吧!
當然要先從買主下手....(恕刪)


你提到重點了, 你說的模式一直以來是房仲的標準模式.(樓上也有人說左凹買家又凹賣家, 這應該是房仲第一天上班就知道的基本常識吧...)
物競天擇, 這種模式思考的房仲 GG 一狗票.
換角度思考的房仲才能成交, 才能生存.

買家都在觀望, 投資客一夜之間全消失, 以前凹買家的時代過去了.
現在是能凹得動賣家的才有成交機會.

不然這麼說好了, 回這棟樓的空空大多是潛在買家.
然後吐槽這棟樓的又有幾個房仲.

假如你是房仲, 要知道的是買家不想聽什麼, 買家的需求又是什麼才有機會成交吧?
現在的買家幾乎只剩下自住客, 誰不喊空?

沒錯,喊多有喊多的市場, 那個市場叫做投資客市場, 以前投資客比狗還要多, 現在要比看到野貓還難.
那銷售模式到底要喊空還是喊多?

snonono wrote:
仲介一直不能成交真...(恕刪)


我相信也是有這種人衝交易量賺那1%的、可是我也相信這種人做不久
因為房地產買賣的顧客回流度相當低、作信用的沒飯吃

不要說全部或者通常啦。就以我遇到的來說...
我遇到的仲介並不在意成交量而是在意如何從中謀取最大利
賣方給出底價仲介在加價...而我遇到的仲介賺的都是這些(中間炒手)
而這種銷售手法還會在意成交量嗎..
有時候一年成交1~2件就勝過在外工作.而且賣掉一件就少掉一個客戶
常常有購屋糾紛發生、原因出在跳過仲介直接找賣方談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賣方都會配合仲介演戲、所以萬萬事情都要通過仲介傳話
不然大可買賣雙方約出來談、在直接看成交價付仲介費

而這幾年仲介也不停在變、把仲介當專職久做的不多(員工方)
很多都是自己人或者是副業...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