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張金鶚轟:央行為建商、投資客和有錢人解套,將資金再趕回房市

張金鶚明顯是純理論派
單純為了打房而打房的死空派

他根本不會去關心現在台灣面臨的問題
景氣突然變差,未來至少有半年到一年的經濟不景氣
嚴重程度縮然不會和前幾年一樣嚴重
但也有經融危機程度的風險

如果不趁早拉一下房地產
台灣房地產到時候很可能會崩
如果真的崩了,引發的後續問題會更嚴重
拉抬房價的gdp是短期的,結果整個國家竟要靠這種產業來救。當初學德國而不要學美國制度,現在台灣的產業實力一定更強大。不能炒房,雖然國民所得會成長比較慢,但所有資金應該都會往產業去發展。


maxboss wrote:
張金鶚明顯是純理論...(恕刪)
政府連代表台灣的HTC, 股災都救不了了 哪有能力去救房市

maxboss wrote:
張金鶚明顯是純理論派
單純為了打房而打房的死空派
...(恕刪)</blockquote
不對!張金鶚是一邊喊空一邊掃貨的多頭
張金鶚教授擁3屋 合理時機出手 生活不打折
前略.......

「不是不能買,而是沒必要在不合理的時機買房,反而影響生活品質。」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以10多年前依生涯所需,依序購買的3間房子為例,澄清買屋以自住為優先,而非投資獲利。他在1987年學成歸國,與妻子曾短暫於台北市臨沂街租屋,到政大任教後,1988年在鄰近校區的文山區秀明路以總價200萬元買了間屋齡15年的公寓居住。
圖為張金鶚買的第1屋,曾出租約10年,還遇「奧客」耗費心神,驗證包租公並不好當。雜誌《Money錢》提供
預售可選樓層 付款彈性

張金鶚在第1屋居住7年期間,原本在國外的父母返台同住,日漸有感空間不足,1993年選購了1間臨河岸的預售屋,2年後成屋便遷入。張金鶚當初以每坪26~27萬元買下35坪的房型,相較同區的房價並沒有特別便宜;他主張「好產品優於好價格」,也表示預售屋可選擇樓層,依個人需求變動格局,付款也比較彈性。
由於對第2屋的居住環境相當滿意,張金鶚夫妻倆喜愛社區正臨河堤的景觀視野,和就近可散步的休閒機能。1999年他在同社區多買1戶供父母居住,方便就近照顧。張金鶚所買的3間房子,出發點皆為自用,持有迄今尚未轉售。

....後略

所以除了自住一間其他兩間在養蚊子??還是實現居住正義以低於市場行情租給無房族??
一再證明彭就是炒房總裁
高房價與貧富不均的兇手!
不要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張是兩手策略最好示範,他的作為與言行是完全相反的,要人不要買,自己卻買了又租人,這叫人怎樣信服,跟版上有些人,總是唱衰房價要人不要進場,實際上是自己買,所以買房是要評估自身的實力的,沒有那本錢與屁股,就不要吃瀉藥,也不要聽信他人所說,沒有人會為你的未來負責。
政府看的是未來~學者看的是個人
這個正港反指標的

先前說台北市房價會下跌

結果說完北市房價漲翻天

這次說政府擁房

我看反指標功力會發功

房市危險了~
其實打不打房都不重要,最主要是基本面的問題,目前來看向下趨勢已成,

至於央行的動作,我個人認為是選前,讓建商有機會能多賣一些就多賣一些,但是實質影響力不大 !




央行管制走向鬆綁後
等了幾天看各路人馬反應
三位總統候選人沒反對
藍綠立委沒人跳出來反對
地方縣市議員沒人跳出來反對
桃園市長沒反對
新北市長沒反對
柯P沒跳出來反對
太陽花時代力量沒人反對
做球房地合一的巢運頭頭沒跳出來反對
限管區鬆綁的居民沒綁白布條反對
重點是你爸爸媽媽有房子的也沒反對
全台灣只有張大學者與其信仰者反對
由此判斷這些人是極少數只是過去被媒體放大
可見管制走向鬆綁大部份自有房產者是歡迎的
能獲得大部份人歡迎才能得分票才能穩穩入櫃

張大學者跟網路鄉民沒有要參選
嘴巴上說的通通一百分
網路上似乎實力堅強人多勢眾,買賣房產的道德標準高到噴向外太空
歡迎張大學者代表其鄉民出來參選喊打房
看看離開象牙塔的學者關掉網路的鄉民,出來面對真槍實彈的社會喊打房能有幾分的實力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