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風險承擔的能力如何??
我就舉我自己的案例來跟你說一下好了
我之前跟我老婆二個人加起來年收大約是一百五
單月的薪水總合是十萬上下,五年前我們買了一千萬
的房子,我們拿三百五當頭期,另貸六百五,分二十年期
一個月是三萬五千塊(利率分二塊,一個是青年成家二百萬,約一點八
另一個四百五約是1.9x),買房後的裝修與家電/家俱,那就都是現金支出約一百五
所以當時可以說身上的錢都花在房子上,只留下每個月的薪水來支撐!
後來生了一個小孩,開銷增加,存錢的速度再下修,再後來又離婚…現在每個月都繳的很辛苦
我舉我的例子,其實是想說明,不可預期的風險太多,把全部的資源都押在一間房子上,以目前的時間點來看實在不算是太好的選擇。
eddie.parachutist wrote:
樓主,我不知道你幾歲?
對於風險承擔的能力如何??
我就舉我自己的案例來跟你說一下好了
我之前跟我老婆二個人加起來年收大約是一百五
單月的薪水總合是十萬上下,五年前我們買了一千萬
的房子,我們拿三百五當頭期,另貸六百五,分二十年期
一個月是三萬五千塊(利率分二塊,一個是青年成家二百萬,約一點八
另一個四百五約是1.9x),買房後的裝修與家電/家俱,那就都是現金支出約一百五
所以當時可以說身上的錢都花在房子上,只留下每個月的薪水來支撐!
後來生了一個小孩,開銷增加,存錢的速度再下修,再後來又離婚…現在每個月都繳的很辛苦
我舉我的例子,其實是想說明,不可預期的風險太多,把全部的資源都押在一間房子上,以目前的時間點來看實在不算是太好的選擇。
如果人生要考慮這麼多風險
那乾脆什麼事都別做了
有風險有收穫
我是覺得不管頭期如何
月收8萬保守算14個月,112萬年收貸900萬不算超過
畢竟收入還會往上(應該,如果沒有是該檢討自己,而不是檢討該不該買房)
只是有兩點建議注意
1.
30年實在有點長
建議可換成20年,而且是本金平均攤還,而不要本息平均攤還
年輕時努力一點撐一下多繳一點
利息也少一點
2.
時間點不佳,現在房價雖多空拉鋸,長期沒人口紅利,加上個2016,個人是看跌啦
一年跌勢就有可能是20年利息喔
如果不急,再等等吧
真想買,也還是要換成20年,而且是本金平均攤還
不過價格要往下修正一點
夫妻月收入8萬 銀行方面大概貸個800萬給你 你就該偷笑了
還是建議你買價格低的房子 或者自備款多一點
銀行不一定會你想貸多少就給你多少 收入才是關鍵
再者 寬限期三年後 你的本金攤還就縮短成27年
第四年開始要還的錢比30年攤還的每期還多
可以的話當然一開始就先還本金
人生有太多意外因素要考慮進去
房貸壽險一定要保 保額及保費多寡 再自行考慮
萬一發生意外 至少家人還有一點點保障(已經看過太多案例了)
買房子是好事 但先衡量自己的狀況
銀行也不是慈善事業 一個辦房貸的銀行員建議
giobling wrote:
如果人生要考慮這麼多風險
那乾脆什麼事都別做了
有風險有收穫
我是覺得不管頭期如何
月收8萬保守算14個月,112萬年收貸900萬不算超過
畢竟收入還會往上(應該,如果沒有是該檢討自己,而不是檢討該不該買房)...(恕刪)
老頭的看法和你大不同!
人生的確有很多事不應該做!
其中包含了不自量力, 打腫臉充胖子這件事.
收入會往上是因人而異, 也有可能下修, 未來的物價只會漲不會跌,
很快的所謂的加薪就會被吃掉, 甚至倒賠.
人的際遇很難說, 有可能樓主現在的狀況是一輩子最佳的時候.
不能延伸到未來, 甚至看更好. 也不用檢討啦! 機會有來就有,
沒來就沒有, 空有十八般武藝, 有時也無用武之地.
聽不懂嗎? 我不意外, 還太年輕了, "相信未來", 那是勵志鼓勵用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