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被加稅K到了

實價課稅不用5%啦
課1%就好 3000萬的房子~一年繳30萬
看幾個受的了
樓主覺得契稅貴 怎不覺得建商賣太貴
建商賣便宜點 就少繳一點
看樣子新房準備要降價了
最好連帶二手也一起降
很多人好像搞不清楚 房屋過戶(含交易 贈與 繼承)的契稅 是交易稅 跟實際的房價無關

只要辦理過戶 就算是房子是不用錢的 還是要用房屋公告現值的6%來收取契稅

主要原因是房屋公告現值突然間在103年7月調整了 而且一次就調好幾倍 號稱2.1倍

當然以前1坪就3-4萬 現在一口氣調到10萬左右 接近實際價值了 但這個調幅也太大了

一棟3千坪的新大樓以前的房屋現值可能不到一億 契稅6百萬 現在可能要3億以上 契稅高達2千萬

而且不管這棟大樓蓋在那裏 蓋在福地旁或是蓋在信義計畫區的房屋 兩者的房屋現值都差不多

這幾個月台北市政府的契稅收入 如果是來自於新成屋或是預售案的稅收 應該會暴增好多倍才對

再重複一次 這次房屋現值的調整影響到房屋相關的稅負 其實跟房子的實際價值無關

103年7月以後拿到使用執照的房子 應會很快會變成房屋交易裡的票房毒藥 問津者寡

明明就長得差不多 只不過晚個幾個月才拿到使用執照 日後的交易或是持有的稅負

不管是契稅或是房屋稅都會是103年7月前拿到使用執照的好幾倍

Dent wrote:
下個月要交屋的兩房...(恕刪)

下個月交屋,你根本海賺了
交點小錢謝謝政府讓你房子漲價也是應該


但是我個人是不讚同增稅這事
winner winner chicken dinner
房屋現值5百多萬,哈哈,實際成交值是遠高於這個吧!
最近家裏賣了房,客了10幾萬的稅,成交價5百多,快40年的老屋,稅單上土地跟房屋現值卻沒多少。幸好可以辦自用,不然要約2倍的稅金。
Dent wrote:
下個月要交屋的兩房一般住宅,含一個平面車位,
契稅居然要314085,雖然繳得起,但是這種一般
平民百姓住的房子高舉打房大旗胡亂加稅,實在
令人不爽,如果把房子賣了有獲利,課重稅那是
無可厚非,但是自住找一大堆名目加稅實在是令人
無言,就算買得起台北市,收入也已經被課過稅了,
用自己賺來的錢買自用住宅還必須備懲罰,感覺
這樣的稅制真的不合理,那以後台北市等於在做
階級淨化的動作就對了,買得起也讓你住不起,這就
是鄉民高喊的提高持有稅居住正義嗎?


我也覺得契稅收6%有點太高了,
要打房應增加持有成本而不是交易成本,
交易稅高只會阻礙交易,讓大家買賣更困難,對打房並沒有啥效果。
增加持有稅才能避免大家把房地產當投資商品。

不論是否獲利,單純交易就要抽這麼高的稅實在不合理也不正義。

個人覺得比較理想的方式是完全取消交易稅,
並實價課徵持有稅和增值稅。

現在交易稅這麼高,可以說是政府提高持有稅的副作用。
這種課稅方式,最爽的是律師,尚未交屋的人找律師想辦法從合約的漏洞退掉房子。這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事情,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早就說過了:

打房是假的,加稅才是真的!

反正有錢人就是該多繳稅!

打從實價登錄開始

政府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一步步找各種機會加稅。


臺灣已經是一個講求"福利"的國度了

大家開口閉口都是福利、優退....

課稅加重一些是必然且必須的現象

只是希望政府把錢用在刀口上,莫再輕易揮霍!
無房者不知道在高興什麼!
在打房的旗號,行加稅之實。
自住客也深受其害。
無房者要買房,一樣深受其害。沒什麼好高興的。一副事不關己。
wayne36183512 wrote:
我早就說過了:

打房是假的,加稅才是真的!

反正有錢人就是該多繳稅!

打從實價登錄開始

政府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一步步找各種機會加稅。


liojau wrote:
無房者不知道在高興什麼!
在打房的旗號,行加稅之實。
自住客也深受其害。
無房者要買房,一樣深受其害。沒什麼好高興的。一副事不關己。

加稅增加政府收入,不見得是壞事,
只是該加的是持有稅,而不是交易稅。

若不加稅放任房市泡沫,才是真的全民受害。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