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 比較有錢的就比較不會吃檳榔?不會家暴?不會串門子?不會做壞事?不會吸毒?
這是哪門子的言論
你花比較多錢買到房子 也只是代表你的錢比較多 不是代表你可以以為你是高高在上
去貶低其他人
下面是引用這篇發文者的文章
我覺得各位可以用別的角度來思考事情~
你如果花了昂貴,且又要繳20~30以上的房貸~~
可別人用低成本,就可當你的鄰居,
有些人就會開始擔憂了,
房價?不是~~~
而是文化、素質、水平~~可能不能畫上均衡的問題~~
好一點的,有個喜歡吐檳榔汁的鄰居、
吵一點的,在你家隔壁開個托兒所、
毒一點的,時不時飄來一陣陣怪味道的、
狠一點的,家暴、
煩一點的,天天上你家串門子,你又不知道對方底細,反被別人了解底細、
惡一點的,上過新聞的、
複雜一點的,吸毒的~~
當用著比你低太多的成本,就能使用公設、共存環境的鄰居,
實在是有種說不出的風險= = ......
s8620288 wrote:
我覺得各位可以用別...(恕刪)
住台北市 有很多很多不方便吧 光停車你就昏倒了 上班時間機車也不好停 天天做捷運嗎? 有菜市場可以逛逛嗎?
物價也高新北 隨然不會差太多 然後又是一推很老很老的房子
不過好處是上班因該比較近 然後法規比較嚴格
社會住宅的居民素質到底怎樣,誰也說不上來...不然討論一下大方向。"突然"被定為社會住宅,對社區是偏正面還是負面的? 我個人覺得是偏負面的。很多贊成的人會說買房有賺有賠,痛罵投資客,已經承認是負面的了,但誰幫真正自住的人想過了? 還是大家一面倒要無辜的自住客為了社會好 "吞下去吧!!",還是自以為是的認為那邊的自住客 "沒差"。建議無辜住戶可以可以告建商或政府,銷售前並未做完整資訊揭露。政府帶頭想幹嘛就幹嘛,我不贊成這樣粗魯的手段。就像為什麼大家不想終身租房子? 因為房東想幹嘛就幹嘛阿,一點保障都沒有!!
同意 "突然" 被定為社會住宅的人,也說一下您住的住宅案件變成社會住宅時,你會很同意吧,並且把案名公布一下,讓政府參考,如果空屋率很高,搞不好政府會考慮以"公告價"買入,然後改為社會住宅出租,省得自己蓋,你願意嗎? 建議市長如果真的要這麼冷血的衝,把自己房子賣了,誠實繳出得利後的稅,然後社會住宅的建案買一戶,以身作則,實行上會更有說服力。
被定為社會住宅到底有沒有很衰先不管。談談別的.....
社會住宅會讓進入這 "昂貴" 城市的門檻降低,年輕人本來卻步台北的高消費而留在家鄉打拼,現在都可以放心往台北衝,至少可以拼六年試看看,這對就業情況慘不忍睹的南部青年真是一大誘因。好吧,六年過去了,工作穩定了,可能也有家室了,然後呢? 一家大小回家鄉重新開始? 還是另尋租屋繼續拼? 還是就地買房? 不管怎樣,有很大部分會繼續留在台北,慢慢形成潛在買方。另外,幾個案件被歸為只租不賣,市場供給端少了很多,但後續吸引很多需求端來,這樣大台北房價不升也難,反而讓南北發展不均更嚴重。
另外,為什麼45歲以上不能租阿?? 早期在台北打拼還買不起房的多的是,而且大部分都有家室了,給個6年喘口氣不行嗎? 為什麼要圖利某一年齡層的人?真是想不通。
joy0328 wrote:
某些人的回文真是令...(恕刪)
原住戶就沒有水準低的人?租屋的人一定就是水準不高?所以水準跟收入劃上等號?(很不幸一堆FB的朋友這樣認為),那請問住南部收入沒比北部高吧?所以南部的人都沒水準?請問陳樹菊跟10元便當阿媽收入也都不高吧?
基本上政府不是沒有想過這些住戶的問題.所以有明定一套非常嚴格的入租標準你們知道嗎?不是說你入租後就天下無敵...
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不管買屋或租屋的人其中都難免會有"敗類",因此反對只是藉口.尤其是對投資客來講...
真要沒有爭議,當初就不該買"聯開宅"就沒事了不是嗎?不過難保你住其它地區就不會遇上沒水準的人..不是嗎?
只有投資客會擔心房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