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在日本一間2000萬的房子,一年的持有稅要繳33萬


linyuchieh wrote:
提高持有成本是對的,但一定要有配套措施,比如生活基本需求、社會公益需求等.....都要有一定的減免或免稅,不然只會逼使窮人造反。

rain12329 wrote:
若全部房東都反映成本 後 台北市 廣大租屋族 能不租嗎?

蘿蔔頭 wrote:
自住的人也是持有啊,日本該不會也要課這些自住人民的稅吧,

以台灣的空屋率來說,
抽空屋稅就能有效抑止房價泡沫了。

且抽空屋稅不但不增加一般人負擔,甚至還可能出現"負租金"。

rain12329 wrote:
如果是用買賣價來算持有稅,我會把房子打2折賣給我親友,用老婆名義再買回,繼續收租 所以沒用

實價課稅一定是用地區價格,不會只用單一交易價。
很多人認為空屋很難界定,
但其實有很簡單的作法。

只要實價課徵持有稅後再按照人頭退稅就等於抽空屋稅了。

台灣住宅總市值約100兆左右,
若課2%持有稅,每年會有2兆稅收,
以空屋率2成來說,共要退稅1.6兆,
每人可以退7萬,
相當於每人有350萬的房產可以免稅。
TEXAN wrote:
北德州沒這麼高啦,不過大概也都在2.4%~2.9%中間(Combined Property Tax Rates)...

根據我跟我在加州的親戚比較的結果,加州人比較辛苦的點是貸款(房價高的結果),德州人辛苦的點是Property Tax跟Utility(如果你的房子又大又有大院子,你一個月水電瓦斯的開銷有可能是加州同大小房子的三、四倍以上....)
不過加州人可以拿所得稅出來說嘴....XD...(恕刪)


+1

所以德州的房價不高是有原因的
不然都被政府賺走了
印象中德州我都以3%的property tax來看的

不過加州的房價則被26炒高了
LA好區 1M的買不到很好的房子
北加州更不用說

我老婆姊夫買在北加州Saratoga
不怎麼樣的房子就是1.5M
還是在金融海嘯期間買的
Property tax
2.25萬而已啦~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jack老大 wrote:
去日本玩的時候,都把...(恕刪)


日幣700買到的拉麵台灣大約要賣150以上
台灣有很多日本平民食物都賣得特貴
像那個文字燒 日幣一千 台灣居然都是台幣兩三百在賣
看看內容物 其實賣得比日本還要貴
不過我也認為250萬日幣差不多就是22k的水準
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台灣有6 70可以吃很飽的便當
日本幾乎找不到這樣廉價又能天天吃的東西

hahaaha wrote:
在日本一間2000萬...(恕刪)

萬能的馬政府 完畢
ray0808_pilot wrote:
資料來源:住友不動產...(恕刪)
而且正職上班族年薪大概日幣400萬,所以持有稅34萬比起來也還好啦...
日本一份調查報告指出,去年度日本公司正式職員的平均年薪為442萬日元
如果按比例來說,叫我繳年收入的0.8%可以換來東京的公共建設生活品質,我甘願啦.


34/400 = 0.085 (8.5%)
34/442 = 0.077 (7.7%)
樓上糾正的是,這樣看來房屋的持有稅的確比台灣高很多.不過另外一位網友還有補充:
不动产固定资产税住宅用地的减免政策:住宅用地200平方米以下的部分,称为“小规模住宅用地”,按课税标准额度的六分之一计算。
建筑物的减免政策:新建的建筑物到120平方米为止的部分,一般住宅的前三年,三层以上的耐火或者准耐火住宅的前5年,固定资产税减半。

都市计画税住宅用地的减免政策:住宅用地200平方米以下的部分,称为“小规模住宅用地”,按课税标准额度的三分之一计算。

所以實際繳稅額應該還要打折扣,並沒有那麼高才是.

下面举一个一般情况的例子来计算一下,看看日本人一年缴纳多少房产税。
比如:一家人刚买了一套新建的别墅,土地面积是165,建筑面积是100,其中,土地的评价额为1800万,建筑物的评价额为1200万。计算方法如下:

固定资产税为=土地部分+建筑物部分

= 1800 × 1/6 × 1.4% + 1200 × 1.4% × 1/2

= 12.6万

都市计画税=土地部分+建筑物部分

= 1800 × 1/3 × 0.3% + 1200 × 0.3%

= 5.4万

年度缴纳税额=固定资产税+都市计画税= 18万日元
就算是lover最後還是會over就算要fuck起初也要有fu就算是believe中間還是有個lie
這樣只對政府有利吧?該不會是要補救健保漏洞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