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自住沒差嗎?根本就是投資客的謊言!

有差沒差都是預期心理罷了

比如買車,所有人都知道賣了一定會跌價,但每年還是幾十萬台的新車銷售

因為你要用到所以跌價沒差,但是買的當下你會比到最便宜的單下手

這時你會考慮到自身能力的問題,只能買60萬的國產車時你就不會去買300萬的進口車

但如果有一天車子也越來越值錢,買60萬可以賣80萬,就有的人會想我應該買300萬的車以後可以賣400萬

做一些超過自身能力的事,如果房子也像其他產品一樣可以源源不絕生產,就不會有炒房問題,

結論是政府的政策有很大的問題,如果提高房地產投資的成本,降低獲利的利潤,延長回本的時間,

市場就不會有一堆婆婆媽媽每年買賣好幾間房子,收入比一些高階經理人還高

政府最可惡的是房子是民生必需品但他卻不用民生必需品的角度來控管

肥了有錢人,苦了老百姓


arno1022 wrote:
是買來自住、還是當作...(恕刪)
論點有問題,房價會漲還是會跌,
不是投資客可以準確預知的吧!
怎麼說投資客知道會漲所以要大家別買自己偷偷掃貨?

如果知道會漲,即使是自住也應該咬牙買起來!
但很多人沒有,為什麼?因為覺得房價很高一直漲不合理。

如果房價負擔的起 不對生活造成壓力 也可以有好品質,
但正是跌價的時候,你敢買嗎?
是不是心理想著:等跌到最低點的時候再進場?

自住的定義就是你"需要"房子,
所以不管現在房價如何變化,因為你"需要"所以要買!
即使漲價了賣掉你還是要再買一間來住。

如果還是猶豫東猶豫西,沒有迫切需要,
那就繼續租或是繼續住老家吧!




ddsdds wrote:
這種無聊的白痴問題也...(恕刪)


這論點非常有趣!多花五百萬提早享受住房??

伍佰萬我去租個信義區豪宅才叫享受 或乾脆拿來住五星飯店

煮飯打掃都免了,還有人鋪床 開公司的話,有發票還能抵稅咧......


相對的多花那伍佰如果是買個中山區爬樓梯40年破公寓,享受到哪裡??

享受到的是我有一間房的....感覺!好吧!你的感覺比較值錢。

貸款沒繳完前,你還能多享受負債一千萬的....感覺,

一來一往間,爽到哪裡??


鄉民真的很容易被網路歪理操弄。




arno1022 wrote:
是買來自住、還是當作...(恕刪)


確實自住無差
我買的房子
現在比當初買的時候漲了300多萬
但又如何呢?
我的房子漲
其他也跟著漲
難道我就有辦法賣掉去買別的房子嗎?
那我只是自住
當然漲或跌哪裡有差
漲我也無法賣掉換新房子
跌的話更不可能賣
那是不是自住沒差
這跟投資客有啥關係???

且真好笑
你說都是投資客的話術
那請問你一下
就算是話術
只在於你相不相信
結果你確隨著某篇文章起舞
那到底是什麼?
你自己的想法又是什麼
但看起來你的想法就是牆頭草
哪邊說的大聲你就相信誰
一點主見都沒有
那些所謂的房市專家學者講啥你就相信啥
那還真沒人幫得了你
果然是個爛地方

bike speed wrote:
這論點非常有趣!多花...(恕刪)


那你的想法也很有趣
5百萬花在那些
是能讓你爽多久
真以為你是超級有錢人嘛?

如果你就只有儲蓄500萬
你還會這樣花嘛!
不會嘛!
對不對
所以你的回文根本是網路廢文
人家至少還知道拿那五百萬去做投資
你呢?
花完了什麼都沒了
果然是個爛地方

小卡0725 wrote:
有差沒差都是預期心理...(恕刪)


少什麼都牽扯到政府
這在哪一國都一樣
真以為共產國家就會不一樣嗎?
或是那些幕斯林國家
都是有錢人有錢
一般人就普普
與其說這些
還不如多想想怎賺錢
或是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情吧!
不要在那邊又沒能力
然後還想著要做跟有錢人一樣的事情
果然是個爛地方
自住沒差+1
我當初7年前買了房子610萬
現在我住的鄰近地區1000萬還找不到我這種大坪數又自己地下室當車位的房子
即使我現在賣了1200萬
帳面上我賺了600萬
問題是我可能買不到相同的居住品質
同樣的道理
假使現在房價跌,我自己的房子必然也下跌
當然更不可能賣也沒有必要賣
因為賣了我住哪?
自住沒差
是指已經買房了之後
房價的漲跌對自住來說
只要原本的房價
在自己負擔的能力範圍內
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這裏有個盲點是
版大指的
買了之後跌了幾成
那若是晚買的人
不是可以少負擔一點
少繳一點貸款

但是房價的漲跌
誰知道呢
每年都說是高點
每年都說要回幾成
房價的基本盤還是一直在
如此年復一年
就算今天買的跌三成價
會不會只是幾年前的水準而已
如此一來
這幾年等待所造成的成本
是不是也該考慮進去呢

而且
事實上
買房本來就是看個人的能力
去選擇相對合適的地點
而外圍的房價即便是到今天
都還是很親民的
除非
你的喊空不過是想成為另一個投資客
想擠進所謂的蛋黃區去做另一番的炒作
如此你不也將成為另一個推升房價的幫手
如此你以為會跌的房價
在你的幫助下怎麼還有下跌的空間呢

所以
買房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現在喊多、喊空的
在我看來
都是以投資客的角度
而不是以自住的角度在看待房市
難怪房價可以居高不下
所以若大家多是以自住的心態來看待房市
房市會比較合理而健全
那麼屆時房價的漲跌
對自住來說真的沒什麼差別啊

stfk wrote:
什麼叫不動產 別老是...(恕刪)



完全贊同你想法。
有房者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也是辛苦錢賺來的

買房時多少要承擔風險,如房價波動,利息變動.....等風險
單看結果論,現有房者賺多少多少.....不是很客觀

沒人逼你不准買房
市場機制就是這樣,有漲有跌
貴的買不起,就買便宜的
台北住不起就買基隆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決對公平的
沒認清現狀,就永遠鑽牛角尖者,那你就永遠無限迴圈囉
不論"動產"或是"不動產",都是你財產的一部份,僅是流通的方便性而已.
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因為個種原因,都是有可能換房子的...(家庭成員,工作或是個種原因)
所以買房的時候,當然是要考慮未來性的.
即使傳給自己的子孫時,也是以價值來衡量的,所以自住一樣是有差的.
尤其購買地段不是佳時,更是差距非常多的.

像目前的林口,淡水,三峽(台北大學),點燈率那麼差,就表示供過於求.這些些都將會是套牢區(除了部份將開通的捷運站),但是總結人口數是處在衰退階段,你的房子將來要誰來買?利率再進行調整(造成投資客釋出),您們覺得有沒有差?差別祇是差在時間軸的落點罷了.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