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在下有個恢復房價的好建議~~~~~~~~

22029978 wrote:
回不去了~你這些方案...(恕刪)

五萬哪夠啊?
跟周邊鄰國比,以台灣的不動產價格水準,國民平均所得至少要達到15萬啊!
前提還必須是貧富差距不能太大。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樓主~樓主~你去那兒啊,,,

已經蓋到第七樓了~~~~

每一篇都很正義憫然~~~好熱血喔~~~好有內容 不分軒輊~~~

樓主~樓主~~~您太強了,,,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以下開放討論~~~~您一聲令下 百家爭鳴 熱血憤數 ~~~好精采~


感覺 別摟 看不到的勝況~~~

凡人無忌台北 wrote:
投資客沒有辛苦工作
倒不必這樣說
要有一筆資金投資
要有作功課投資
這也都是辛苦啊
只是有人勞心有人勞力
這樣的差別
當您有兩千萬當投資客時
或許您就能體會了
投資可也不是不勞而獲喔


市場本來就是有贏有輸
既然把房子當成一種金融商品
當然就會有價格的高低
投資客沒有辛苦工作倒...(恕刪)


這又是另一個 討論的重點...

房地產適不適合拿來當成一種金融商品 來投資..
就像 水 電 瓦斯 能不能當成一種金融商品來炒作..一樣

房地產的炒作 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有多少...可以參考日本炒房的下場..

一般車子 珠寶 不管怎麼炒作,就算結果再壞 也不致於影嚮整個社會的經濟

而房地產不同 , 房地產泡沫 破裂時 是整個社會來承受 苦果..

就算還泡沫還沒破 炒作房地產的結果 對經濟的危害 也相當的重了...

企業取得土地的困難, 商家店面租金的增加 等等都會影響經濟...

更別提買得起房的人,要背沈重的房貸 如何還有多餘的錢來消費 ..

當你有二千萬來投資時..

投資創新的企業 跟 投資房地產 二者對經濟的影響應該是完全不同的 ...








lauyuchen wrote:

回想起10幾年前~家...(恕刪)


1.房屋貸款成數 降至5成~6成 (銀行賺利息~投資客賺價差~由最後買方買單~也就是我們這些呆子捧著錢給

銀行這些漂亮妹妹 以及這些投資客花用)

2.民間靜止所以營建 改由政府 公家單位來新建所有建築(穩定房屋價格~靜止財團暴利)


3.房屋價格 可以隨公告地價 以及建築成本作調整 (我相信 新莊副都新 那塊地 政府自己來蓋的話 每坪只

要20萬)

4.建築工人變成 公務員 (薪水可以提高 有保障 比被那些財團炸壓好太多了)

那些該死的吸血建商 本來就不該存在 吸的都是我們血汗錢

如果我是總統 我一定立馬改革 住的問題解決 少負擔一半以上的房價 多出來拿到生活所需 那更能

消費成長

每個家庭 把每月省下1.5萬的房貸 拿來消費 全台一個月可增加1千億 資金流動 那GDP 還用在那保3

保2

綜合以上 錢都被 銀行以及建商收進口袋
=======================================================================

請問怎麼才能做到少負擔一半的房價?另外怎麼樣在房價跌到一半後,還能消費成長?
你完全以一個沒有房子的沒貸款的角度看事情

另外建築成本怎麼計算,你試著分析一下
大家都覺得是水泥,鋼筋漲,所以房子貴,真正貴的是土地
如果你能在大家想要的地點生出土地來
才能解決

在台中營造施工費到每坪十萬,基本上用料都是豪宅了
一般大約在7~8萬
以大樓來說
透天會多出2~3成的費用
以上均不把土地算在內

把工人變成公務員是不可行的,這樣就管不了了
而且他不是一種一直有需求的行業
再者在工地裡平均薪資大約在4萬上下
各工種不一樣,會造繳好做的的家搶
不好做的沒人做





房價一定會跌的
但前提是大型指標公司要倒閉
例如台積電 鴻海
應該也撐不久就會被三星幹掉
現在這社會已經病態了~問題點就在於~

房價上升幅度>>>>基本薪資上升幅度

*10年前我的起跑點在於我只要待的住工廠 我可以輕鬆領3萬多 假日多加一點可以到4萬

我爸爸10年前以工作15年 他只要配合公司加班 一個月可以領6~7萬

但是 當時住的公寓 一坪只要10萬 大樓不到20萬

買房似乎離我不會太遙遠 以房價頭期款來說 公寓準備70幾萬 大樓準備100萬

我只要窩在家裡賺個3~4年~平常還可以跟朋友唱K 吃遍各餐廳 就可以存到頭款

買公寓 以利息10%來說 一個月本利攤還 只要付15000

那時候為何房價房價穩定?

原因就在"高利率"

我敢說只要回復到高利率 在少數人感炒作狀況下 絕對會降到合理的價格

但是 以現在的情況 要提高利率 已經是不可能 畢竟全世界的熱錢會湧入台灣 造成通膨

股市政盪


*現在年輕人如果肯待工廠 月薪一個月可領到3萬多塊4萬

 但是 大家有看到盲點嗎?

 物價通膨了多少? 

 跟以前比 等於薪水縮減快一倍

 加上每月固定開銷 使得存錢變少

 舉例 一個人月薪3萬5 一個月可存1萬8

    當月薪只有2萬2時 一個月只能存5千

    那麼達成 頭期款目標需要幾年 答案差了將近4倍

    一個月只要花3~4年 跟花11~12年

    這就是這一新生代的代價

 這也說明 現代人晚婚 生育人口價降 消費能力降低 來影響 景氣蕭條最後 再回過頭影響薪水

 在一次惡性循環

 很多人看事情 只看眼前 有看到背後的含意嗎  光一個薪資所得 可以帶來這麼多問題

 所以有人覺得 我過的好就好 其它賺不到錢是因為他能力沒我強  我不苦就好

 這樣只說明 你只是膚淺的厲害 而不是真正厲害

 

確實大家把錢花在房貸上的比例好像很高
之前有個網友也在問相關問題
他月入11萬..房貸就近6萬!
如果房價沒這麼高,他只要負擔一半就好-3萬
等於每個月多出3萬可以用於消費
可說天天都去吃王品都有剩啦
或許臺灣經濟會好一點吧
~~安室奈美惠魂~~

毛毛小熊掌 wrote:
確實大家把錢花在房貸上的比例好像很高
之前有個網友也在問相關問題
他月入11萬..房貸就近6萬!
如果房價沒這麼高,他只要負擔一半就好-3萬
等於每個月多出3萬可以用於消費
可說天天都去吃王品都有剩啦
或許臺灣經濟會好一點吧

如果房價沒這麼高負擔只需一半3萬
那當然是立馬再買一間啦還吃什麼王品

毛毛小熊掌 wrote:
如果房價沒這麼高,他只要負擔一半就好-3萬
等於每個月多出3萬可以用於消費
可說天天都去吃王品都有剩啦

王品再好吃,吃完後只會變成大便。
天天吃,可能要準備花大錢上醫院。
付貸款當高收益儲蓄不好嗎?
將來退休,靠它吃喝玩樂不好嗎?
(吃還是節制一點,可以常出國旅遊,多棒的退休生活?)

有人說一生積蓄都在住的房子,房子還要住又不能賣,死後還不是留給後代,很不值得。
死腦筋的人就是想不透!退休時房貸早就還完了,你可以再貸款當自己的退休花用,房貸給兒女去付。
(要貸多少當然也要看小孩的能力而定,不要太狠)

什麼?沒小孩是要誰去付房貸?
那就更棒了,現在已開始有以房養老的保險了。保險公司以你房屋價值和你的年紀會估算每個月可以付你多少生活費,活多久領多久。歸天後房子歸保險公司的。以現在房產的價值,通常足夠你過很優渥的退休生活喔。
人如果都一直活在過去如何如何的
那未來真的沒啥麼好期待的!!
當台灣一直充斥嘴泡文化的民情裡
真的未來就人才耗盡 只剩奴才 !?

到時連對岸都視台灣為燙手山芋?雞肋?
歡喜做、甘願受,各人造業各人擔~~!!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