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含公設40坪房子每坪灌個8萬塊,可以灌個320萬獲利入袋.但若只用實坪計價,每坪要漲個13萬才能達成320萬獲利目標.這會有相當難度.
每坪20萬漲到28萬(計入公設),和每20萬漲到33萬(只計實坪).都可以達成相同獲利目標,但是後者我想一般買家是不會買單的.但前者卻可能吸引頭腦不怎麼清楚的人強進.
簡言之,公設計價是為了稀釋實坪大幅漲價的障眼手法.效果就是有利於炒作每坪單價.雖然總價可能不變,但是帶給人的價格預期心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以往建商每坪調漲個3萬,對有心購買者可能牙一咬就買單了.但若改成實坪計價,建商一次要每坪漲個5萬才能達同樣獲益,但對買家而言,就會多了分猶豫.差別就是在這裡.
umtlalala wrote:
p.s.大大你完全就是符合我前面幾篇所說的,一聽到不滿意的言論就開始搞族群鬥爭。
就算有人覺得房價太便宜,你就要指著他說:你是投資客嗎?
這樣對嗎?劃一條線,叫這邊的去攻擊那邊的。
也不是
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沒人要做
合理的來說
賣高價對你沒好處
除非你有利益
低房價讓你也可以買到便宜的房子
你卻不支持
這...不合邏輯吧
如果你有勇氣說你自己是建商
或是有幾間房在手上
那也OK
我相信鄉民是會了解你的處境
再說明我的心態
我自己是不喜歡買房來作為投資
因為住是生活必須
自己有能力把房價炒高
只是把自己的美好人生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我坦言說
許多老一輩的人
把房價炒高了
把自己的退休人生轉嫁給年輕人
於是年輕人辛苦了
或許你覺得這樣沒甚麼不對
但當大環境都不好的時候
自己也很難置身事外
又或是說
貧窮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
狗急是會跳牆的
Simple Is Not Easy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