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有人知道公設為什麼要買家買單嗎?

國外怎處理公設這件事
用實際使用坪數來看,北台灣的房價應該有全球前十名貴的實力了
那也可以試試看會不會變更貴,一坪變5百萬,搞不好賣得更好咧

三等公民 wrote:
怎麼會有人天真的以為公設不計價,房子就會比較便宜...(恕刪)
實坪計價對於賣家非常不利.
例如,含公設40坪房子每坪灌個8萬塊,可以灌個320萬獲利入袋.但若只用實坪計價,每坪要漲個13萬才能達成320萬獲利目標.這會有相當難度.
每坪20萬漲到28萬(計入公設),和每20萬漲到33萬(只計實坪).都可以達成相同獲利目標,但是後者我想一般買家是不會買單的.但前者卻可能吸引頭腦不怎麼清楚的人強進.
簡言之,公設計價是為了稀釋實坪大幅漲價的障眼手法.效果就是有利於炒作每坪單價.雖然總價可能不變,但是帶給人的價格預期心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以往建商每坪調漲個3萬,對有心購買者可能牙一咬就買單了.但若改成實坪計價,建商一次要每坪漲個5萬才能達同樣獲益,但對買家而言,就會多了分猶豫.差別就是在這裡.
三等公民 wrote:
怎麼會有人天真的以為公設不計價,房子就會比較便宜

錢在你手上
拒買就好了
Simple Is Not Easy
不太懂這有啥好討論的? 其實講來講去不過是價錢的問題,同一個地區差不多等級的房子 A不算公設賣1200萬 B 算公設賣1000萬 地坪及其它條件都一樣 難到你會很高興的說終於有建商良心發現不算公設買A嗎.. 講白一點一切都是供需問題而已
看空看多房市或股票 不過是自己的判斷或選擇沒有對或錯,重點是真的機會來了 有沒有辦法把握而已,老是拘泥在不是重點的細節上真的有意義嗎
亮哥+ wrote:實坪計價對於賣家非常不利.
例如,含公設


大哥,那你就買40坪實坪的,不就一樣是一坪8萬就上去了嗎?


我也真的想不通,為何公設要住戶買單,而且買的又是實坪單價的價個

怎不是公設嗎?為何不是單一坪數價格由住戶均分負擔??


真不懂,難道家人買車全家人一起用,每個人都要出全車價的錢嗎??

挖賽,難怪法拉利滿街跑...





政府就是明目張膽的說謊,有些事情本來就是這麼簡單

但為了貪圖暴利就開始把簡單的事規則的很複雜

而想從中撈油的,更是加油添醋,講得頭頭是道

可憐的社會,積非成是,最後變成淺規則,共識反應


我支持賺錢取之有道,不合理的應該要端正




^^"



umtlalala wrote:
p.s.大大你完全就是符合我前面幾篇所說的,一聽到不滿意的言論就開始搞族群鬥爭。
就算有人覺得房價太便宜,你就要指著他說:你是投資客嗎?
這樣對嗎?劃一條線,叫這邊的去攻擊那邊的。

也不是
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沒人要做
合理的來說
賣高價對你沒好處
除非你有利益
低房價讓你也可以買到便宜的房子
你卻不支持
這...不合邏輯吧

如果你有勇氣說你自己是建商
或是有幾間房在手上
那也OK
我相信鄉民是會了解你的處境

再說明我的心態
我自己是不喜歡買房來作為投資
因為住是生活必須
自己有能力把房價炒高
只是把自己的美好人生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
我坦言說
許多老一輩的人
把房價炒高了
把自己的退休人生轉嫁給年輕人
於是年輕人辛苦了
或許你覺得這樣沒甚麼不對
但當大環境都不好的時候
自己也很難置身事外
又或是說
貧窮會造成很多社會問題
狗急是會跳牆的
Simple Is Not Easy
nszaa wrote:
大哥,那你就買40坪...(恕刪)


你應該沒看懂我說的吧?
含公設40坪,表示實坪只有約26坪,
如果採用實坪計價,26*13=338萬,約等於40*8=320
也就是每坪單價要調13萬才能達到相同獲利目標.

每坪漲8萬可能還會有買家考慮
每坪漲13萬應該是多半不會考慮了.
所以公設計價有利於漲價心理的稀釋效果,有利單價炒作.
我只到的是 以實坪 計價的話
現在 一坪的單價 會更貴 價格更難看

假如: A物件: 25坪 *25%(公設) = 20(坪)
1坪=40萬 總價=25(坪)*40 =1000萬
B物件: 20(實坪) *50(一坪單價) = 1000萬

這樣子 就跟 有些商品 為什麼 尾數都是9 而不是0 一樣
一個同樣的商品 一個 賣 39 一個賣40 哪個會賣得好呢?

而且 虛坪 還要算來算去 實坪 丈量一下 幾坪 都跑不掉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