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台灣社會變了(文多)

t3629655 wrote:
用小額捐款參選總統的候選人,人民不選
-----------
就怕是更慘,美國市場沒了,歐洲市場沒了,大陸市場也沒了。

如果台灣沒有幾拾年來只拼政治不拼經濟,台灣應不至變成今日

早年的經濟基礎被政客和台灣老百姓的拼政治給拼掉了。

台灣錢淹腳目,現在終於實現肚子扁扁也要投給阿扁的願望了。



你這番純憑個人主觀認定、毫無任何根據與事實支撐的言論,才叫"政治語言"吧


民進黨執政之初,在經過2000網路泡沫、2002-2003的SARS風暴對台灣經濟造成重創之影響後
積極於2002年初以台澎金馬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再加上藉由當年中規劃的亞太經貿中心計劃
不僅使台灣從2003年起,擺脫了經濟成長率趨緩的問題,也讓當時台灣的產品外銷成長率開始逐年攀升
(且該實際產值的提升,因八成以上均是集中實現於國內,也增加提高了那幾年的就業機會及薪資水準)

比起目前超過50%以上之產品是靠對岸代工生產,台灣僅能做帳面的銷貨認列以呈現所謂的"外銷成長"
請問到底是哪個政府的產業及外貿政策方向,才真正造就了台灣今日的經濟困境與低產業自主性?


另外也別忘了,12年前的民進黨政府在執政8年過程中,由於從來未獲立法院的任何奧援與支持
導致許多民生相關法案與重大政策預算之審核,幾乎都受限於國民黨多數表決優勢,而無法有效被實施

再比對目前國民黨政府所具備之完全執政優勢,所有的政策自主性與決策權集中於一身
(等同除可完全控制全國的資源分配外,也充分掌控行政決策、預算審查及法制規範相關之所有權力)
到頭來呢,人民看到了甚麼?經濟發展的每況愈下?重大政策的朝令夕改?資源分配的極度不均?


上面這些不論你喜歡與否或能不能接受,都是已發生或正在發生、無可改變的事實
建議請別再以個人的偏見或偏頗的臆測,發表這種不具意義、只顯對立的文章!
不用講什麼"國家"政策了
過些年若混不下去.......
回歸祖國的日子就近了
sebastian' 9000萬 wrote:
資本主義社會不意外...(恕刪)



台灣如果跟美國一樣是採真正的資本主義就算了 至少稅賦還很高(資本利得稅)



問題是 台灣其實骨子裡是偏向資產階級的變態資本主義制度,外表卻披了一層社會福利的皮

導致下列狀況:

1.資本利得稅課徵幾乎是零頭(跟實際價值相比)
2.稅賦主要是由勞工階級承擔
3.勞工階級越來越窮,卻要繳稅負擔國家建設跟社會福利:
上要養不繳稅的有錢人,下要養那些低收入戶,偏偏自己又越來越窮,薪資倒退回14年前,房價卻因為自己繳稅提供建設的關係,被有錢人炒到高不可攀



上述1~3的情況持續了十幾年下來,現在的台灣老百姓還能活著,真的是奇蹟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我今年31歲
15歲時在皮件工廠打工 都是一些學歷低的工人 大家工作都很努力
只為三餐溫飽
19歲在日本料理店打工 都是學生及高職畢業的人 大家工作都很努力
雖然月薪只有18000
25歲投入電子產業 我一直很認真工作
但總有人會說你那麼認真幹嘛 錢又不會比較多
還是說錢都被老闆賺走了 你還傻傻的那麼努力
總是有許許多多的原因擺爛偷懶 錢分少了靠妖絕對第一個叫
也許他們常常吸收許多各大網站的資訊 知道許多內幕
非常有遠見的知道在這間公司做到死也不會富有
所以非常有志氣的把大部份時間用在玩手機遊戲上
我不知道這樣的人有多少 我遇過的一大把

所以...大家工作打混摸魚不思進取就好嗎?
難道每個人都去作老闆嗎?

每個人都出國賺錢嗎?
能力好/英文好的有幾個?

每次停紅綠燈 每次停在白線後
遵守交通規則的人有幾個?

台灣的歐吉桑歐巴桑
插起隊來會比大陸人弱嗎?

抽完煙煙蒂要丟垃圾桶
還會被奇怪的眼神看著 說丟地上(車外)就好了

吃完東西喝完飲料 垃圾拿在手上好像會爆炸一樣
找垃圾桶是不明知的行為 必須就近丟在地上 / 腳踏車籃子 / 機車 / 水溝裏

總是不遺餘力整天 review 各種大大小小的事 並怨聲載道的人
理性檢討自己的有幾個? 思考solution的有幾個?

國家是由很多元素組成的 我覺得最大的元素是人民
我相信台灣有許多優秀人才及守法的傻公民
但就我看來 那些有先見之明工作不需認真/不會呆呆的遵守爛法規爛法條的人不在少數
由這些社會小節大膽的推算未來的話
那真的是一片黑暗..
就像樓上的人說的 鬼島上住的是什麼?


sunfish001 wrote:
百年前孫文說要平均地...(恕刪)


說的好!

台灣的民主根本被濫用過頭了,變成資本家炒作的天堂,
全民物價的穩定,全民生活的安定 都化作屁.......
14700K 4070 / Redmi Note 14 5G

AlfieKuo wrote:
你這番純憑個人主觀認...(恕刪)


亞太營運中心這計畫是從李登輝時代就開始策畫了吧,而且計畫是失敗的吧.
其實從李登輝時代開始,每一個政府都是無能短視的,差別在於李登輝時代
大陸尚未崛起,所以被他躲過,而民進黨執政時代大陸快速崛起,又跟李登輝
時代一樣不想跟大陸建立關係,台灣整個國際競爭力被大陸搶走的時段應該就是
在李登輝後期一直到民進黨執政這段期間.
如果當初民進黨執政不爛的話,馬英九怎會有那麼大的光環?一樣的,馬政府目前的
無能肯定也會成為下一屆總統的光環.

ggman948 wrote:
亞太營運中心這計畫是...(恕刪)


他一直要大家戒急用忍啊
結果企業家不鳥他,忍不住投敵了
不是只有你在付出貢獻
大部分的人也是朝九晚五辛勤工作(包含台北人在內)
社會有360行每種行業都有存在的價值
不是只有製造業才有價值(且台北也很多製造業)
每種行業都有敗類就像每個世代都有敗類
但不宜一竿子打翻一條船
世界本來就不完美就像我们自己不完美一樣
所以不必要過度期待
但壞蛋終究也有東窗事發的一日
你也不必那麼悲觀
現在的日子比之從前好多了
老實說
沒有4、5十歲的人付出貢獻
你们3十幾的人也沒現在的好日子過
你說4、5十歲的人把資源消耗殆盡
3十幾的人很辛苦
純屬胡說八道
上一代所有的一切,不都是優先投注在下一代身上嗎?
且台灣本來就無甚資源
比較有的是人力資源而已
想我在民國75年起也是做低階工作多年(吊車工雜工加油工等)當時薪資一萬出頭,照樣娶妻生子,現今也有房產。(76、77年台北房價也如前二年一般飆漲)
數日前有則報導,做作業員的歐巴桑存款500萬,這事在我们這一代所在多有,為什麼年輕一代不能,如果你不能,就別怪東怪西
繁華的都市房價都貴
前不久新聞香港市中心一個車位要台弊1800萬
買房也沒有如你所想那麼困難
我一個做收費員的朋友+司機老公又生養1子
也在五股買房
買房量力而為先買小買偏過些年再換屋
ETC如何履約自有國公局操心
自有政風部門以及監察立法會監督
你以為公務員是笨蛋嗎
或者你以為公務員聯合舞弊嗎
這世上不是只有你清高和聰明
社會的薪資水準本來就會有差異
想要拿高薪就要更努力
這樣才會促使社會進步
基於競爭的關係,可替代性愈高的工作,薪資水準就愈低(掃地大家都會所以薪低);反之則薪資水準就愈高。
每個世代都有高階的工作,也都有低階的工作
這個社會有22K的工作也有40、50、60K以上的工作
全憑個人的才能
就像我當初專科學校混畢業後學無所長
只好做雜工領最低薪一樣怨不得別人
又台灣物價便宜所以實質所得相對就高
同階層的人台灣要比英、日、德、韓等國日子好過
又如果只領22K就應節儉度日(不能沒事看電影吃大餐買iphone)
或者兼差
年資久了薪水也會調職位也會昇
如果娶妻兩人合力自會出頭
現在人人都是大學生
現在的大學生就如同我们那時候的高中生
有什麼稀奇
我们那時候高中生只有35%考上大學
所以要比現在和以前的大學生薪資水準
現在的大學生其人數應該擷取前35%的薪資水準來比才妥適

媒體還有名嘴一天到晚說台灣經濟不好
接著網友還有一般市民跟著說
是真的嗎?真有那麼糟嗎?你看
菜市場、夜市人頭鑽動!(台灣經濟不好)
武嶺賞楓、合歡山看雪、墾丁元旦假期訂房訂不到!(台灣經濟不好)
半夜2、3點,羊肉爐、薑母鴨生意鼎盛,85度C坐無虛席!(台灣經濟不好)
便利超商到處都是!(台灣經濟不好)
單車環島、機車環島天天有!(台灣經濟不好)
中餐、西餐、茶餐廳吃不停!(台灣經濟不好)
公園裡跳舞運動!(台灣經濟不好)
計程車趴趴走!(台灣經濟不好)
………..
所以
媒體還有名嘴的言論豈能相信。
這樣做也罵,那樣做也罵,不管怎麼做它都是要罵;
謾罵用來搏取收視率,賺他们的黑心錢。
轉帖一篇文章
有能力的就出國吧~~

國科會科技組組長汪庭安表示,美國若通過碩士、博士高科技人才直接拿綠卡法案,將衝擊全球人力巿場。(記者王慶偉/攝影)
「全球的人才巿場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國科會科技組組長汪庭安20日表示,美國國會計畫通過外籍高科技碩士、博士直接拿綠卡的法案,若是通過,將對全球的科技人才巿場造成衝擊和影響,值得台灣和世界各國關注。
汪庭安指出,讓碩士、博士在美國讀完學業後就拿綠卡,短期之內將有利於在美國就讀的留學生,勢必影響一些正在美國留學的大陸及台灣留學生,考慮是否留在美國。「一些在學校念得很好的學生,會被高科技公司先聘請去。」

長期來說,也會吸引全世界的優秀人才來美國進修後,留在美國,「不論短期還是長期,這法案都是個有效的作法。」

「這是高招,」汪庭安指出,高科技人才是「用腳投票」,那邊有適合的環境、待遇、有最大的發揮,就會往那裡去。

「科技人才會考量不同的因素,」汪庭安指出,以矽谷來說,這裡有創新、創業的可能,有一流的公司和人才、最新的技術,也有很好的待遇,是高科技人才的首選之地。

「菁英人才聚集,會創造出更多的工作機會,」汪庭安表示,傳統產業有「慣性」,就是人才會待在長大熟悉的地方;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不但有跨國公司,且交通便利、資訊發達、人才流通更方便,「這都使得人才巿場更加激烈化」。

汪庭安表示,美國這項法案值得台灣參考。「台灣在培育人才、留住人才上也在努力」,但礙於台灣法律不允許外籍人士在台就業,以防止搶走台灣本地人的工作機會;或訂下過高的門檻,讓科技公司需要花更多的錢來留住人才,「這些留住人才的力度不夠,需要調整」。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汪庭安指出,這是個「取捨」的問題,因為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優先順序來制定政策,「若美國制定這個留任人才的政策,將會影響全球的高科技人才巿場。」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碩博士直接拿綠卡恐衝擊全球
生活愜意就好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