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chou wrote:
感謝這位大大理性的態...(恕刪)
這個嘛 ~~~~~
這還是有點複雜,如果是一個『有良』的建商,
『他』回饋給底層的員工 ,有機會比較多。
因為要蓋好一棟房子,再完成交易,
這中間其實有很多人在分工。
而老板要養活這些人,他才能繼續蓋房子來賣。
(雖然我認為這些老闆也只是拿賺的20% 出來分而已)。
你跟遠雄買房子,遠雄的淨利是不會全部都被趙老闆拿走的。
而且會間接影響房仲、裝潢業、家電業、水電、家具...。
你的想法很正面,很積極,
但那並不是幫助經濟好轉唯一方式。
舉一個誇張的例子:
我們用『均富卡』把郭董、王董、蔡董、趙董的財富,
平均分配給年所得在1百萬以下的窮人,
這樣雖然台灣的總財富沒增加,
但是你我能花的錢變多了,
這樣以市井小民我的觀點,
經濟應該是有變好了吧!?
獅子兄只是提醒你,救經濟不是二元化的而已,
有其它方式的。
-----------------------------------------------
不過,房價高真的壓的無殼蝸牛喘不過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