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要救經濟,讓房價崩盤是必要條件


litchou wrote:
感謝這位大大理性的態...(恕刪)

這個嘛 ~~~~~
這還是有點複雜,如果是一個『有良』的建商,
『他』回饋給底層的員工 ,有機會比較多。
因為要蓋好一棟房子,再完成交易,
這中間其實有很多人在分工。
而老板要養活這些人,他才能繼續蓋房子來賣。
(雖然我認為這些老闆也只是拿賺的20% 出來分而已)。
你跟遠雄買房子,遠雄的淨利是不會全部都被趙老闆拿走的。
而且會間接影響房仲、裝潢業、家電業、水電、家具...。
你的想法很正面,很積極,
但那並不是幫助經濟好轉唯一方式。
舉一個誇張的例子:
我們用『均富卡』把郭董、王董、蔡董、趙董的財富,
平均分配給年所得在1百萬以下的窮人,
這樣雖然台灣的總財富沒增加,
但是你我能花的錢變多了,
這樣以市井小民我的觀點,
經濟應該是有變好了吧!?
獅子兄只是提醒你,救經濟不是二元化的而已,
有其它方式的。
-----------------------------------------------
不過,房價高真的壓的無殼蝸牛喘不過氣。













孤鴻海上來 wrote:
房價一般的漲跌不是政...(恕刪)

看見不知分寸者被淘汰後,世界又再度美好的故事時。
靜靜去想自己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吧。
慘絕人寰的事不會期望,但這之後若大局重獲生機時。
該發生什麼反正也阻止不了•••
但香港喔,我不清楚耶,臺灣是看的出來崩盤又怎樣了嗎?
我認真以為口袋夠深才夠格下注。
真會崩盤有何不妥?
一定是想炒作貸款過頭的才會創造凶宅呀!
那•••可以給人反省反省。
但這真的未來未必發生,都說了房地產價格還沒攻頂哩。

namco wrote:
先對手上一堆房子的人課重稅,建商手上太多空屋也課重稅,養地太久也課重稅,讓資金回到對社會比較有幫助的有生產力產業,社會才會進步

真的很同意大大的講法
任由房子這種民生必需品被炒翻天
這是對的嗎
屯鹽屯糖屯米是犯法的
未何屯房不會被抓去關
如果大大出來參選
我一定投你一票
蓋房子需要材料跟工人還要器具吧
也需要無良的政府單位蓋章(我沒說有收甚麼東西喔........)

為什麼只會認為房價漲只有建商業務賺走了

無良的政府/可怕的材料商/還有開價不手軟的土地擁有人(簡稱是地主?).....

層層都是錢
堆出來的高房價

有看過哪個白癡地主
一個土地只賣一元台幣給建商的嗎?........

想改變市場的方法很多

先把土地全收國有吧
把這10年靠土地賺錢的人全部財產沒收..........

應該會有合理的房價.....
凸天行 wrote:
我認真以為口袋夠深才夠格下注。
真會崩盤有何不妥?
一定是想炒作貸款過頭的才會創造凶宅呀!


你現在買不起房
房價崩盤 也只是讓你失業而已
不會讓你買得起

從香港 日本 美國的房價崩盤結果就知道了

~~~~~~~~~
房價當然可以跌
但是

房價崩盤怎麼可能救經濟? 只是一堆人跳樓而已
我覺得 經濟跟房地產是相生的,從美國的金融風暴(雷曼兄弟,房地美)及歐洲最近經濟崩壞+房地產腰斬;都是一起伴隨發生;房地產崩壞意味的就是經濟崩壞
litchou wrote:
感謝這位大大理性的態...(恕刪)


本國產品和進口產品,
單就消費來看,買本國的產品對國內經濟的確是比較好,

但是要如何讓人們去買本國產品?
撇除關稅因素,在市場的競爭下,
比的就是價格和品質,
所以開放市場競爭,讓本國產品去思考進步,
才能提升本國產品的競爭力,增加消費,
間接增加國內經濟。

Izac wrote:
台北市的人均GDP約...(恕刪)

民國一百年家庭每戶可支配所得,台北市一二九.九萬元、新北市八十九.四萬元
是哪個天才亂舉例子
好歹也查一下資料
一個人五萬美金已經高過平均家戶所得了
還一戶二十萬美金

Izac wrote:
台北市的人均GDP約五萬美金...(恕刪)



大大 你的所得 有到 人均所得嗎?
tnaflyer wrote:
一個4口家庭大概須要...(恕刪)


又一個只有台北市才能住人的論點 ...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