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房屋買賣移轉數 資料來源: 內政部 統計處
西元 二手 新屋 拍賣 (單位:萬戶)
1991 29.0 17.7 日本房市泡沫破裂
1992 31.3 22.0
1993 30.0 30.8 李登輝推每坪6萬國宅,台灣房市上波價格高點,往後連五年每年跌8%左右
1994 46.4 40.0
1995 49.2 42.8
1996 50.9 32.4
1997 46.2 24.8
1998 38.6 22.8 繼續跌,緩跌。
1999 38.5 26.5 921大地震
2000 32.1 19.7 扁一任
2001 25.9 14.1 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 911事件, 美國對阿富汗蓋達組織和塔利班戰爭
2002 32.0 12.2
2003 34.9 11.4 5.8 上波房地產價格低點,法拍數開始公佈,美伊戰爭
2004 41.8 13.1 5.5 扁二任
2005 43.5 15.0 3.3
2006 45.0 17.4 2.5 近年最大量,也是美國、南韓、、、房地產高點
2007 41.9 17.2 2.6
2008 37.9 15.4 2.5 馬一任,雷曼兄弟倒閉,金融海嘯
2009 38.8 10.8 2.8 1月通過遺產、贈與稅大幅降至10%,房地產大漲
2010 40.7 9.1 2.2
2011 36.1 9.3 1.4 房價持續上揚,法拍大減,俗稱奢侈稅6月實施
2012 33.0 10.3 0.96 馬二任,實施實價登錄
建商、房仲、媒體、代銷說的都很好很好,成交量騙不了人,好冷好冷。
2013年3月比1、2月成交多一點,比2012年3月多一點,建商、房仲買的電視、報紙、雜誌、網頁、、、說得好像房地產熱得很,其實是冷的很。
奢侈稅真的是幫到建商,2012比2011年,多賣了約1萬戶新屋,二手屋卻少了約3萬戶。
但是2012和2006年比, 總成交量剩69.4%
全新屋少了7.1萬戶,只有10.3÷17.4=59%。
中古屋少了8.0萬戶,只有33.0÷45.0=73%。
難怪現在絕大多數建材都跌價。
難怪建商、代銷鋪天蓋地買媒體廣告、置入性行銷、、、
難怪說好的外資沒了,太極雙星變煞星。
從1993到1997這5年房地產爆漲,總成交量高達393.6萬戶,然後下滑,多少人高價買房,折損慘重?出生人口極速減少。2003以後,這波房地產更上去了,出生人口又減少的更快、更猛。
最近四年(2009-2012)的全新屋交屋量(第一次轉移數量),加起來竟然比1995年的42.5萬還少,也都低於上波低點2003年的11.4萬戶。2012年二手屋的成交量也比最慘的2003年低了,當然奢侈稅也有影響,但是市場交易量很低迷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代表的是現在的價位大多數人都買不起或不認同,喊再高也沒用。
您的文章前半段論點合理
但是最後段就有點漏洞(下述紅字處)
shadowjon wrote:
對於房價,很多人都認為現在不合理
應該要大跌,或折半,才是合理的
但,要怎麼樣才會產生房價大跌,或折半呢?
照邏輯來看,要國家有重大災害或事件發生,才有機會!
以過去十來年的經驗來看
房價跌最深的一次,就是SARS時期
而相信,本版大多現在有能力買房,但不買,想等合理房價的
應該都經歷過當年SARS的時期
想在這邊請問,當年SARS時,請問這些大大,有想買房嗎?
如果有,為什麼不買?
如果沒有,又是為什麼呢?
您上述紅字處這樣的語意
已經假設看這篇文章的人
當時是有能力買房的人
想問他們當時買或不買的原因
若不買
究竟是打算繼續等跌更深還是根本沒信心買房
但您忘了
有不少看這篇文章的人
當時根本只是個小孩
以我為例子
我現在是有能力買房的
我也經歷過SARS
但我當時只是一個大四的小鬼頭(大一開學第一天九二一,大四畢業前遇到SARS)
我再晚1個多小時離開某醫院就會被封鎖在裡面
小弟我那時候是個窮學生
根本連賺錢都還沒開始想
整天想著去哪玩去哪把妹
又怎會想到要不要買房地產
更不要談我會知道SARS跟房地產的連結
更甚者
現在有些更年輕的鄉民們
那時候搞不好還只是個國中生或高中生而已呢!
或許當時只知道SARS這個名詞
還不太曉得對社會造成多大的動蕩
我知道版大您寫這篇文章用心良苦
是想藉機暗諷那些整天等大跌的人都是眼高手低
就算真的大跌了也不會買或沒能力買
但是您用這樣的暗諷方式我覺得立論不夠穩固
而且根據一個早已知結果的歷史事件
以現況去推演當時會不會決定買房
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眼高手低整天喊大跌的大有人在
但房價過高也的確是個事實
民主社會本來就該有風度地尊重與容忍彼此想法的不同
您有這麼輕易就被那些眼高手低的喊大跌者激怒嗎?
ghostislandtw wrote:
板大您的文章前半段論...(恕刪)
我發文的本意其實沒你說的那麼複雜
當然,也沒有你說的什麼被那些眼高手低的喊大跌者激怒
(我的發文是哪裡給你有這樣的想法?

你說根據一個早已知結果的歷史事件
以現況去推演當時會不會決定買房
其實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我只能說,你錯了,大錯特錯
發這文,並非是要以已知結果的歷史事件,去推演當時會不會決定買房
而是要提出一個事實,一堆人所謂的等房價"大跌"再來買房,
是一個很荒謬的想法
請注意,我說的是"大跌",而不是緩跌!
房價高或低,不在我的討論範圍,我想討論的是,大跌真的會進場嗎?
提Sars,只是因為那是最接近的一次大跌
再往前,應該是中美斷交,那...可能你要說,你還沒出生吧
不過,不管你是還沒出生,還是你是大學生在把妹玩手機
請問,房價會因為上述因素,就停下來等你嗎?
既然不會,那你舉你當時買不起,有何意義?
這不就是和現在一樣,一堆人一樣說自己買不起
離題了,我想說的是,房價會大跌,一定是有嚴重的天災人禍
在那樣的狀況下,會進場買房,那才是腦袋有問題的
以日本為例,為什麼日本人在泡沫經濟後不買房?
很多本版的人提出一堆數據,日本的房價相對台灣來說,便宜多了
但日本人寧可租房也不買房
因為他們碰到一次就怕了,就不買了
所以,就算現在房價相對便宜,但日本人還是寧願用租的
這樣的心態,才是我要說的,一但遇到重大事件導致房價大跌崩盤
那...真的會下手去買房嗎?
別忘了,跌價時,人的心理會認為,明天會更低,後天會更低...

ckjhs wrote:
假設現在核電廠爆炸北部房價大跌
應該沒人敢買
股票上萬點,大家都買,我也會跟著買
...(恕刪)
這2句話,反應出一般"正常人",只會追高,只會殺低
碰到北部核爆,大家是逃離北部?還是會因為房價崩到只剩1折而買進?
碰到金融危機,連吃飯的錢,生活的錢都沒了,還會因房價低來買房?
這種自欺欺人的論點,還真的是...

一些小朋友在本版的回應,要嘛就是牛頭不對馬嘴
要嘛說不過,就抹黑栽贓,不然就說是仲介,說房屋賣不好?
還真的是讓人大開眼界,腦補得還真是厲害
好啦,回歸正題
說Sars,好像很多人都很敏感
那改一下好了,就以上述網友的例子
說核電廠發生像福島的狀況(爆炸太誇張),北部房價大跌
請問大家有想要進場嗎?
至於為什麼要舉這種天災人禍的例子
這是因為,個人認為,只有那樣的情況,房價才可能一夕之間腰斬,甚至跌到1折
不然,請問你認為有什麼情況房價能直接對半砍?
另外,若幾年間,跌個10%~30%,那叫緩跌
開這個版,一開始就是只針對本版常常有網友提到
明年就會對折,4折,馬上可以看到崩盤
所以才開版討論,真的崩盤,會買嗎?
對於緩跌會不會買,該不該買,就不在本版討論
還是老話一句,要討論這些,還請另外開版討論,相信應該也會很夯

shadowjon wrote:
想在這邊請問,當年SARS時,請問這些大大,有想買房嗎?
如果有,為什麼不買?
如果沒有,又是為什麼呢?
有啊!
SARS期間我想買店面,因為不貴,結果就買了。
然後呢?然後沒有了。
店面我要用,漲多少錢都只是紙上富貴。
我只知道房價一直上漲,有需要的人就無法下手,交易量就會下跌。
不是每個人都想炒房。
shadowjon wrote:
舉Sars,是因為這種重大災害,才會發生房價崩跌或對折
你騙人,七零年代房價崩落,就沒有天災。
房價起起落落是自然現象,原因都是事後強加上去的。
買不起的、沒需要的,怎麼說也不會買房。
有需要的也會找個好價錢才出手。
只有想炒作的才會拼命拉高價格。
這就是市場機制。
ghostislandtw wrote:
板大您的文章前半段論...(恕刪)
不用思考也知道這是一篇月經文或是洗腦文
家人剛好在這幾個關鍵時期,做了別人認為傻子才會有的行為
1999年921後在一片恐慌中廉價購入,之後上漲脫手一堆人搶著要來抬轎
2003年SARS事件大家嚇的半死,又好巧不巧殺豬價連買兩戶,沒多久上漲居然又有人跑來搶著抬轎
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後加碼連買幾棟,結論呢可想而知!
現在生活歉意的很,管別人怎麼說,現金總是放銀行隨時等的恐慌後找便宜貨
什麼現金放銀行誰會這麼白吃,物價成長率這麼高虧大了喔
對阿我們一家族都是快樂的白吃,物價成長率干我什麼事?
Q3大媽事件也收獲不少,現在生活歉意都幾歲了居然我還跑回學校當個快樂大學生
不信嘛?
還是需要po學生證出來證明
抱歉你沒有要求我的權利
況且我沒義務配合
對了忘記補充,之前剛走出不幸的婚姻後
跑去大學讀書,調養身心
在感受到年輕活力後,不小心跟著同學談起那清純的戀愛
近期家裡又要再辦喜事了
我女兒對我撒嬌說,新媽媽好年輕又漂亮耶

不可思議?
不用懷疑你從眼中看到的內容
這一切都是真的!!!
相信我的方法,保證不會吃虧
書本上說的八二理論
全部都正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