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三重重陽重劃區~現在到底要出價多少才買的到呢?

那一間根本就是鬼屋...

我喜歡的是家樂福後面那一塊...

整理的不錯,沒甚麼車跟沒麼人...

但價格很誇張...

建好也一段時間了~...

有的都賣光了...

卻還沒人住...

想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那已經不是有需求的漲價...

而是貪得無厭的漲價...




SlashLAX wrote:
翠峰面公園60坪的房...(恕刪)
cj-lover wrote:
我 2007 年看此區房價 = 19~25萬 (坪)
當時家樂福還沒開

我是不太懂為啥現在一坪要賣40萬
當時說的環狀線通車了?
小學預定地真的開始招生了?
這裡住滿了人,一屋難求?
當時垃圾滿天飛,晚上野狗到處逛的糗況都改善了
白天工程車出出入入的狀況改善了?
還是大家薪水都漲了 40%,所以房價也漲 40%

不過,若您是自住,那當然沒差
您也覺得一坪40萬合理
那就 OK 囉~
..(恕刪)

我 2007 年看此區房價 = 19~25萬 (坪)
當時家樂福還沒開-------------嗯嗯嗯,了解

我是不太懂為啥現在一坪要賣40萬-----------我也不懂
當時說的環狀線通車了?------------------沒有通,也沒定案
小學預定地真的開始招生了?--------------小學??我只知道文七中沒蓋,自然也沒招生
這裡住滿了人,一屋難求?----------------有足夠錢砸也能砸一間出來,一屋難求是對我這種沒錢的人來說的吧
當時垃圾滿天飛,晚上野狗到處逛的糗況都改善了---------沒看過,有圖有真相,麻煩po一下垃圾滿天飛
白天工程車出出入入的狀況改善了?-------------沒改善,最少還有四五個工地在蓋吧
還是大家薪水都漲了 40%,所以房價也漲 40%-------------薪水沒漲啦,但房屋價格最少是漲60%以上喔.

不過,若您是自住,那當然沒差-------差多了,三四年前買四房附車位,現在買剩兩房
您也覺得一坪40萬合理-------合理是甚麼?我只知道合意啦!(買賣雙方)
那就 OK 囉~-------怎麼可以OK呢?上述沒發生沒改善就這樣了,發生了改善了那會怎樣??

ps:便利商店,正重劃區內有四家,緊鄰重劃區也有四家,這麼多家,沒人消費怎麼都不會倒呢??

最後咱們來看看這個重劃區這幾年有甚麼變化:電塔拆了,垃圾轉運站不蓋了,變電所被退回,進安,太陽,大山,環保公園完工,溪美大排整治完畢,新建案陸續長出來,家樂福開了,消防隊遷走了,警察局進駐了,診所便利超商早餐店麵包店餐館星巴克燈飾傢俱室內設計房屋仲介連舒壓館都開張了,蘆洲線通車接駁公車繞行全區,人變多,空地變少,大概就這樣吧.

Piers Chang wrote:
那一間根本就是鬼屋...
那一間為什麼是鬼屋?

Piers Chang wrote:
房仲真的太多了~.....(恕刪)



大大說的真中肯 小的我也在三重這住了快30年....
有空就會去重劃去看一下房子 ! 是真的蓋的還不賴...
只是入住率太少....假日十至路口 真的都是房仲..
房仲越多不表示這個地方對他們的產業而言是越有商機嗎?沒有足夠的買賣交易,這麼多仲介又何必擠到一起來呢?

我倒是希望有天看不到這些仲介時,也許房價才會有機會下來吧.常出門逛逛真的越熱鬧的地方仲介就越多,越偏僻就越少,不能怪他們大小眼啦,人家也是要賺錢餬口的嘛.

入住率的高低我也不太關心,因為入住率越低是不是也代表所有權人越不缺錢,因為房子買來寧願空著也不出租(所以看不到人).還是關心關心有沒有哪一戶權狀上的所有權人有機會能改成我的名字比較重要啦.
有誰知道三信路跟集賢路交叉口的"馬德里"為何好像都沒啥住人嗎??2年多前看到熱銷9成的廣告以為應該都住滿人了,可是現在每天晚上經過似乎沒有幾戶有亮燈的??一樓靠集賢路這邊的店面好像一直拿來臨時租給廠商供特賣產品使用,這個建案感覺交通跟環境都不錯(面對公園)為什麼不受到青睞呢??
stanley5488 wrote:
還是關心關心有沒有哪一戶權狀上的所有權人有機會能改成我的名字比較重要啦.


的確是這樣
如果要再談入住率,就會有雄雄一大群的臭酸民,再度湧上來,那就沒完沒了(又在空轉)

入住率1年多前就討論很酒了,那時這區塊還有多間2字頭,偶叫大家趕快來買
到最後還被是酸民發冷水,還有雙方在入住率PK很酒
以前是酸,現在又加一個臭(莫法度景氣太歹)

其實對於想要買房的人,幫助不大(量沒有很大,青呷了不夠)
如果在,建材/格局/環境/方位等等之類,多加著墨還會有點參考價值(對於想買房的人)

說真的超過3000萬,會有幾個人買的起,
級數差太多買不起,你還要再看,這叫做浪費時間

還有馬德里一樓的店面,租金滿貴的,地主錢太多了,不願隨便租,地主還有滿多的房子
就像偶以前住蘆洲偶的樓下就住了兩個地主
每人都擁有分到10間以上的房子,偶們這個地主還滿熱心的,閒閒沒事做常常管東管西的,所以總幹事常走人,


其實那裏的環境挺好的~ 這是我當時的觀察
(前前後後也花了幾個月去看房,只是最後買在一橋之隔的士林)

價格合理些,我相信過幾年重陽橋重劃區一定很不錯

說句實話,雖然現在這裡價格已經不太合理
但還是比啥新莊實際多了

我是覺得看房子不要太在意價格合不合理,因為這不是單方面可以控制的,就像前面有人說的,只有合意價、沒有合理價,你覺得不合理就不要買,去買你覺得合理的地方,覺得沒有一個地方合理的(這是目前很多網友的看法),那就都不要買就好了。

不過呢,要學習判斷市場訊息,因為會關注的人就是想要買房子的人,總有一天還是要買的。

stanley5488 wrote:
那就 OK 囉~-------怎麼可以OK呢?上述沒發生沒改善就這樣了,發生了改善了那會怎樣??
S大講的很中肯,我2010年簽下重劃區房子時就是這樣跟我家人說的,因為他們總是說再看看再等等,就是因為沒有捷運、就是因為很多工地在動工、就是因為人行道支離破碎、就是因為只有一間家樂福而已、就是因為生活機能不佳、就是因為士北科還要好幾年才完工、就是因為士林的兒童育樂中心還沒完工...才會是這個價格,現在不買,難道是要等利多都實現後再來買嗎?還會是這個價格嗎?

很多人太在乎買的房子會不會漲了,我比較保守,我在乎的是抗不抗跌。
重劃區的新房子4、50萬我也覺得差不多了,要再漲有限,但是還是可以買來住,重點是抗不抗跌,現在買40萬,10幾年後等那些利多都實現了,還是40萬,等於是住10幾年免錢的。

三重重劃區最大的優勢就是緊靠著台北市,一千多萬對首購年輕人來說買不起,但是對台北市的換屋族來說,不過是"一塊蛋糕"而已,至少士林北投的都是潛在買主(我自己就是北投的,新買的社區也有幾戶是士林、天母、北投來的),不是說他們都會來買,而是用首購的薪水來評估房價的合理性是有盲點的。而且隨著老公寓都更越不易,這種潛在買盤就會越多,而且你以為重劃區還有多少地可蓋嗎?去算算看仲介總共有多少戶在賣,我前一篇也提到,南崁隨便一個小型社區就是200戶,而大山公園周圍也大概就這個戶數而已,更不用說有拿出來賣的。

三重重劃區很大的,不是每個區塊都值40萬,但是有些區塊是40萬買不到的。
合理的房價是比較出來的,而非計算出來的,我的社區鄰居有公司的總經理、財務長、有退休的公務員、有台北市的里長、有中小企業的企業主等等,他們或許房地產的眼光比網路上這些毛頭小子還差,不過好歹人家年紀也不小、見過的世面也不少,對居住環境總還有些要求,會選擇這裡落腳(大概就是人生的最後一間房子了),總是有所評估比較的吧?

有人知道為什麼五華街上家樂福旁的羅浮花園皇家特區(門牌跟停車入口在五華街,大門在集智街)

每坪單價跟周遭比起來會比較便宜呢?

漢翔蓋的

謝謝喔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