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shi66 wrote:這個狀聲詞還真是少見,eddie大就別跟他一般見識了。您的文我都有跟,他版再聊...(恕刪) 嗯~ 其實是因為這位仁兄每次 "噗噗", 我實在忍不住聯想到英文的 "poo-poo", 所以看一次笑一次說~ ^^"又屁又噗的, 希望他腸胃無恙 XD
板上某些自我感覺良好長期看空的"專家"始終如一的認為只要"量縮.價一定跌"造成量縮的原因有很多後續發展的可能性也很多單純以量就論斷價一定跌這是否算是邏輯上的繆誤"妄下斷言"就成交量而言官方網站能找到實際統計數據但那些"專家"真的有花時間去找過嗎?其實還有很多較少人討論的數據包括全台"有他項權利"的房屋棟數.面積儲蓄率.GDP.外匯存底.郵政儲金餘額.物價指數.流動性負債等等等這些官方數據真的有人去看過了解過嗎??我非該方面專業看過以上官方數據未能找出其與房地產之間直接關係也期盼著真的有專業人士能找出何種數據能直接反應及影響房市如果沒有的話那擲地有聲.一味看空看漲不就是所謂的"嘴砲"嗎?惦惦阿看.時間會證明一切怕到時雞嘴真的會變鴨嘴以上無針對性 勿對號入座
樓主在說的是名人賞這個案子吧。以自已的case來說,我淡水人,我也剛買在新市鎮某案。預計年底交屋,應該過1年才會入住(可能更久)。因為裝潢完還要存點錢結婚才要入住阿。家具等新婚再買,比較有feel。這1年還是先住淡水老家。
想一想冷靜思考一下造房子本質究竟是要提供給人們做何用途回歸本質才能看清目的與結果如果現在多數的台灣人的心態已經把房子當作是投資來看那麼,當人口出現負成長時空屋誰來住?買空賣空終究泡沫會一場空過去幾十年來買屋抗通膨的思惟需要做改變了它可能成為十數年後最大的負債台灣要想讓房地產能繼續做抗通膨的資產唯一的辦法是開放海外移民(不是阿貓阿狗類)讓人口紅利繼續成長而不是靠出生率提高來不及了但是政府的效率何其慢其他國家也不會坐在原地空等待台灣現在還能看到甚麼發展前景能吸引全球專業人士呢想一想外資為什麼要退出台灣的金融業它隱約的在透露了些甚麼如果還能找回台灣奇蹟那我們何其幸也否則那就是歷史名詞了而你我也將陷入其中不可避免除了少數有能力者能遠離衰退中的故鄉
黑色小老虎 wrote:是哪一家外資退出台灣...(恕刪) 不是要打筆仗引用股票投資的邏輯當投資了滿手的股票裡,要賣出股價上漲的還是下跌的同樣的邏輯一間國際級的企業或是集團在過去十數年裡投資了全球各地金融市場攻城掠地之後不巧踢到了一塊大鐵板損失慘重這時先脫手的是看好獲利現金流的資產還是不再看好的資產更遑論賠錢貨若不是台灣金融市場(包含長短期利差、產業)風險與獲利比率過高,外資是不會輕易退出金融市場(為了搞垮希臘(歐元),高盛可以隱忍十年布局)相信大家都聽過 下駟對上駟 這個故事孫臏,戰國時代齊國人。在田忌家中當賓客,備受禮遇。當時,齊威王在空閒的時候,常常和宗族的諸公子賽馬賭錢為樂,田忌每次都賭輸。有一天,孫臏看田忌三匹馬的馬力和齊威王的三匹馬相差不多,但卻都輸了。他就告訴田忌,他有必贏的辦法,於是他們相約隔日再賽一場,並以千金做為賭注。第二天,孫臏告訴田忌:『三匹馬有上中下之別,以您的下駟對王的上駟,以您的上駟對王的中駟,以您的中駟對王的下駟,你雖有一敗,但必有二勝』。田忌果然一敗兩勝,得到千金的賭注。以華爾街為首的外資操作全球金融市場的原理,就是這一個簡單的道理最強 與 最弱之間的轉換當台幣貶值到有投資價值的時候,用美元大量的買進,漸漸的推升了台幣幣值到了相對的高點換回美元不但換回更多美元還不計算資金留存在台灣這些年炒作的資本利得如果說台幣升值能帶動台灣的產業競爭力更上一層樓台幣還不是升值到相對高點外資等於是買了一手正在賺錢的好股票FED又沒說要回收QE,滿手現金的外資正愁著沒處投資,資金何必急著撤出台灣???不是該更要大力增資嗎!回首看看過去20年台幣匯率從24、25貶到35,那時正是台灣電子產業最強盛的時期,造就出電子新貴這個名詞,過了十年又從35升值到現在28了,電子新貴變成了電子挖貴,我們的感受是什麼?借用艾利克斯版大著作 美元陷阱 裡的一段敘述亞洲國家輸出大量的資源與商品,盲目追求出口與經常帳順差的迷思,卻沒有換回貨幣的升值與購買力的提升,而是換來一大堆的紙,人民的經濟壓力卻是越來越沉重,這些亞洲國家為了經濟成長而壓抑匯率的模式,不自覺得掉入了「美元的陷阱」。--------------------------至於外資退出台灣金融市場,有興趣者可以自行google一下外資保險業以及部分外商金融機構縮減部門
""台灣要想讓房地產能繼續做抗通膨的資產唯一的辦法是開放海外移民(不是阿貓阿狗類)讓人口紅利繼續成長而不是靠出生率提高來不及了但是政府的效率何其慢其他國家也不會坐在原地空等待台灣現在還能看到甚麼發展前景能吸引全球專業人士呢想一想""講一堆沒道理的台灣目前可以吸引就是低階外籍人士進台灣進行製造業越南菲律賓印尼泰國最大宗,台灣目前還是以出口為導向賺外匯內需為輔請問你以台灣低薪化目前怎樣可以吸引德國日本美國香港高階人士??台灣需要改的還是稅制公義和工業技職教育而不是強調高階人口移民高階都去新加坡了,阿撒不路進來再多也不會進步""如果說台幣升值能帶動台灣的產業競爭力更上一層樓台幣還不是升值到相對高點外資等於是買了一手正在賺錢的好股票FED又沒說要回收QE,滿手現金的外資正愁著沒處投資,資金何必急著撤出台灣???不是該更要大力增資嗎!""台灣產業需要有競爭力帶來的台幣升值才有意義和良性發展所以上上的版主可能搞錯了台幣升值帶動台灣競爭力更上一層樓??莫名其妙三星能夠如此大賺外匯第一季的淨利44億美元狠壓台灣科技產業主要為政府扶植大財團這條路走的正確但未必適合台灣台灣產業沒有競爭力+台灣股市本來就以外資為大宗外資錢進來也不過炒一下不會久留賺到利差就勞跑了如果台灣產業競爭力比韓國強的話外資轉出的機率才可能變低感覺寫這兩段板主看很多書可是連自己寫什麼都不知所云版上很多寫對房市看空的都是有數據和事實證據而不是虎爛的一切自己判斷
yuch8663 wrote:不是要打筆仗引用股票投資的邏輯當投資了滿手的股票裡,要賣出股價上漲的還是下跌的同樣的邏輯一間國際級 有時候要賣漲 有時候要賣跌 不一定的還有你下面說很多就是沒提到 到底是哪一家外資阿???而且聽起來你說得外資是熱錢投機並非真得在台灣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