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自犬 wrote:央行看的是整體經濟面,不會只考慮房價問題,這個彭淮南也對記者說過,現階段一旦大幅升息將會對GDP四大要素全部重傷,到時苦的是全部百姓,失業率大增,所得縮水,房價就算下挫,但經濟環境萎縮,大家錢很難賺,想買房的人屆時也無能為力了!...(恕刪) 房價高不能全怪央行,有一部分是執政者造成的, 不管藍的綠的為了當選..都在那推優惠政策房貸.讓人人買得起房, 但是房價也越來越高!
killy_chu wrote:銀行錢多表示大家把錢...(恕刪) 人的風險屬性不同,你這樣說只針對存款的人,並未考慮貸款的人,通常會貸款投資及消費的人,風險些承受度較高也較積極,當這些人都不借款的時候,銀行的錢只進不出,濫頭寸就太多了.消費與投資是GDP其中二大要素,當這二項都掛了,你認為經濟還會多好?
老自犬 wrote:人的風險屬性不同,你這樣說只針對存款的人,並未考慮貸款的人,通常會貸款投資及消費的人,風險些承受度較高也較積極,當這些人都不借款的時候,銀行的錢只進不出,濫頭寸就太多了.消費與投資是GDP其中二大要素,當這二項都掛了,你認為經濟還會多好?(恕刪) 你投資,別人也投資..獲利率降低不就是現在的共通現象?你借貸買房,別人也借貸買房,房價就這樣堆高上去!消費與投資是都掛了呀,過去五年經濟沒好過..不是嗎?
killy_chu wrote:房價高不能全怪央行,...(恕刪) 央行就算執政者總算和你有一點交集,從93年房地產走多頭開始至今8年,確實和台灣過去三次多頭情況大不相同,這問題我從95年就在思考,為何這波房地產會走多頭?沒通膨啊,經濟很差,國民所得也沒增加.過去三次多頭皆通膨引起,二次停滯性通膨,一次經濟過熱的通膨,而且99年以前只有大台北在漲(以往全台灣漲).而這波多頭為何走這麼久(以往只有二三年)想了很久,大概歸納幾個原因1.長期低利率環境,房子就算買買貴但房租仍足以支付房貸利息2.過去30年經濟發展所累積的財富(銀行存款達30兆),無處可去,且99年以前只漲大台北,表示財富大都在北部人手上3.海外台商資金回流(2008後尤甚),台商都是風險承受度較高,投資積極的人01有很多鄉民或自認是房地產的專家學者一直以需求沒這多,空屋率高看衰房市,但我想請問台灣四次房地產多頭,有那一次是因需求過高造成的?為什麼以實際住的需求去判斷房價是否上漲?林北有錢買個四五間房子不行嗎?所以錢才是主因,包括低利率向銀行借的錢.張教授未考慮低利率及民間累積的財富與海外匯回資金,所以那套房價所得比去判斷房價走勢一直失靈不準至於未來房價,個人認為還要走高二三年,尤其台中高雄都會區漲幅會大於台北,台北可能會再漲一些但動能不會太強了.台灣利率部份,如果國際經濟或金融無大幅變動,會逐年上漲,除非國民所得大幅提升,人民實質所得大幅增加否則房屋貸款利率漲至4~5%房價就到頂反轉,不過你也別期望會急速下跌,房價一向都是緩跌,要看到明顯跌幅,也要一二年甚至三年後,且下跌幅度有限,跌個二三成就會落底以上純為個人多年經驗判斷,僅供參考,無意筆戰!
老自犬 wrote:如果利率高那現在經濟更糟糕!房價近幾年雖越漲越高,但交易的活絡確實也帶動經濟的發展,建商蓋房子又賣的掉,你知道可以養活多少人?(恕刪) 房地產的確是活絡內需的辦法之一,只是許多房產空頭不能接受這種說法!
KuanCheng wrote:我當然有投資股票但是...(恕刪) 美國市場確實是個投資天堂, 選擇多, 機會多, 不管是要青菜還是蘿蔔, 都有得賣,不斷的會有新產業新公司上市, 所以成長性的公司當然多,不過我個人倒是比較偏好那些已經具有幾十年以上的歷史, 目前已經是成熟型的企業,因為這些反而是台灣市場比較沒得選擇的.至於台灣市場那些所謂高殖利率股, 其實有一些真的是平時比較低調, 不受青睞, 但其實蠻穩健經營的中小型企業,我覺得是很值得投資的. 只是投資人就是這樣, 每次報紙拿出來提的, 大家才一窩蜂, 一除完息, 沒題材了, 就又沈寂大半年. 台股可以算是典型的題材概念股導向的市場.
killy_chu wrote:我覺得是雞同鴨講!...(恕刪) 那一段本來就不是在跟你講的, 結果你跑來說我們雞同鴨講, 你還真是不甘寂寞,基本上, 你無非就是主張, 現在是房市泡沫末期, 而央行長期維持低率是主要元兇,然後央行很有可能採取猛然升息讓房市泡沫爆掉, 好了, 我們都知道了,不過你怎麼期望是你的自由, 別拿你期望的數據當成現實誤導了別人就好.老自犬大似乎有興趣陪你聊, 你們繼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