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會影響混擬土強度! 加水同時邊攪拌混凝土時影響強度較大
不攪拌他很難混進去
雨天板模要灌漿的話需要更特別留意! 板模內水多的話擠壓的力越大不留神板模就可能撐開
一根柱子如果技術可以的話最好一次灌好強度比較好!
好幾年前有參與南二高嘉義段營建工程.....
聽中華工程工程師說只要高架橋的橋柱只要灌到一半超過規定時間中斷灌漿整枝橋柱砍掉重練!
外面的營造業如果技術可以也是會這樣一次灌好
板模組好後如果遇到下雨! 只要路況OK也是可以灌漿的
如果下雨不叫料通常是路況不允許基於車輛人員安全考量下才收工
我當過混擬土預拌員下雨天的話
在預伴的時候加入的水的比例是跟大熱天的加的水是不一樣的
jim77 wrote:
怎麼好像很多人把工地...(恕刪)
非常贊同您的意見

就是很多人有這種積非成是的觀念,
難怪台灣的營建素質一直無法提升,
這些所謂的工地現場"前輩"們,
不是說工地待得久就表示你們的觀念是正確的!
為什麼"理論"無法實踐於"實戰"?
不是不能,而是不為而已.
起碼,敝人在尹先生的工地2年裡,
從來也未曾看過包商跟工程師敢這樣搞,
(我相信,很多紀律嚴謹的營造廠也是如此)
拜託,不要再用那種言論誤導人了,
認真用心要求的建商還是有的.
灌漿排程不事先看氣象報告,怪誰?
事先不作防護措施,怪誰?
不嚴格監督灌漿作業流程,怪誰?
...只能怪你偷懶不用心罷了!
會把"灌漿加水"合理化,
...很抱歉,你的水準就只能蓋三流的產品!

阿儷 wrote:
我覺得在管尾取料算剛好,照理本來就應該這樣做,
承包商把您"冠上機掰X"的綽號,只是證明承包商白癡
搞不清楚狀況。
因為混凝土運輸/供料甚至到現場澆置管尾搗實等等,
本來就已經發包出去,承包商現場工程師本來就應該
依約要求管尾取料製作試體/氯離子含量試驗/坍度...
,不行就是退料,承包商要是鄉愿,這樣只是搞不清楚自己及公司的
立場。
承包商發包出去給協力廠商:預拌廠還有澆置公司的工作本來就要要求,
要是協力廠商沒進到施作的義務,根本不用監造講,現場
工程師就要下去釘協力廠商,甚至月底計價就是要依約扣款,
如果承商工程師沒有要求,反而跟下面的現場工人瞎攪和,那就真的是
搞不清楚狀況了。
(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其實並不是所有營造廠或工程人員都那麼沒良心,當然阿不攏拱的也是很多,遇到了真是搖頭啊!
管尾取樣ok啊!為何怕業主管尾取樣?業主管尾取樣就是機車、刁難?觀念要改一下了。
現場澆置作業本來要注意的事項就很多了,什麼都不管灌下去就好了,那就真的對不起自己身為工程人員該有的專業於良心了。
澆置前注意天氣預報,本就該注意。壓送車加水部份,真的沒辦法避免嗎?要不要執行而已。冷卻水箱加滿後水源關掉,派人在壓送車上收單順便看駕駛有沒有偷加水(車尾有開關)。管尾的工程人員也不是站在那站好看的,看管尾打出來的料也可以判斷、拉管尾的師傅跟司機會有加水的術語,這些都可以注意。坍度、粒徑、預拌車出車頻率、這些都是澆置現場工程人員該去注意及控制的地方。工班不聽偷加水、震動不確實,那就停車暫停澆置啊!請工程人員拿出你該有的專業與良心及控制現場的能力。
blog.yam.com/cvdon19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