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在停車場上面的樹怎麼辦

看看人行道跟間隔島的花草,
只有剛種上去會澆幾次水,
後來都讓他們自生自滅,
沒多久又花錢種新的,
樹還可以把根往下伸至少有地下水,
再這種情況位改善前,實在不贊成。
看到灑水車(沖灰塵的)的次數都比澆花的多了
1.十幾年前開始透過容積獎勵,住宅和百貨公司增加停車位,希望解決交通問題,但是,住宅因為獎勵越蓋越高,台北市建案都是以豪宅做賣點(PS:蓋豪宅建商賺更多,一般住宅賺比較少...........一點而已),既然是豪宅案,就要有一定的管理品質,包含住戶也都不希望出入的人太過複雜,越單純越好,所以獎勵的車位基本上都是不開放的,建商有些更離譜,利用容積獎勵蓋豪宅,更要求住戶將多餘的車位買下來,一戶配給6個車位以上,光車位就快要兩千萬,使得房價高的離譜!(PS:炒房有一部份就是這樣炒起來的)
2.再來是百貨公司利用容積獎勵蓋的更高更大,車位以小時計算,獎勵來的車位,每小時100-120元(東區 信義區),不要說是服務于民,對一般民眾來說根本是很大的負擔,造成平常百貨公司底下的車位根本沒啥車子,只有百貨週年慶可能車會多一點,請問,這樣是服務民眾還是服務百貨?過大的百貨耗電量驚人,這樣對環境似乎也沒什麼幫助,東區和信義區的百貨,品牌重複在各大百貨出現,過條馬路或走一小段路,同樣的牌子就不斷出現,這樣對環境和民眾有什麼意義?還是對商人比較有益?另外停車位過多,似乎不是一種鼓勵大家乘坐大中交通工具的方式....................
3.再來談談環境問題,即使是PU跑道的操場,底下依然有雨水滲透的能力,可以調節微氣候達到降溫的效果,如果底下都改停車場,雨水沒有滲透的能力及地方,都市環境會更惡劣,雨水快速經由水泥地下排水道排出,這是造成現在台灣乾旱(水留不住,無法儲存)及水災(雨水快速集中排放,排水口瞬間水量過大)的原因之一!
PS:小弟我建築系畢業,目前在半工半讀,準備建築師考試,這些資料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新的想法,並且在這集思廣益,來想想,有沒有讓環境更好的方法?要商人少賺很難......老百姓生活更難.........Orz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