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為何台灣人能接受花錢買"公設"這件事??

台灣有哪個階段政府可以解決此問題的 投誰都沒用吧!! 最簡單的就是大家別買
tzechiny wrote:
大樓一樓沒有人喜歡住不知道是如何推論的? 台灣一樓始終都賣的比較貴, 可見需求不低,...(恕刪

一樓賣比較貴是因為一樓可以當店面使用,而不能當店面使用的一樓(比如說沒有臨路的),就得要有庭院圍起來,要不然還真的沒人想買(假如價格一樣的話),因為一樓有採光跟隱私的問題(半夜有人在你窗戶邊走來走去,嚇都把你嚇死了)。

所以可以做店面的一樓,除非建案是豪宅取向(強調一樓無店面),要不然建商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至於花錢買公設這件事,我也想不通為何樓主會認為公設不用錢?
樓梯、梯廳等這些公設也是要花錢蓋啊,但是因為大多不計入容積,所以造價不可能主建物一樣,所以分開標價合理,但是不用錢就不合理了。

至於一樓的公設,我前一篇就講過了,一樓的造價跟主建物是一樣的,好一點的規劃當然可以弄出好賣的一樓住家,所以仍是有少部分建案是有一樓住家的,但是大部分是規劃不出來的,不好賣的一樓,建商當然就讓所有住戶一起買單囉。

為什麼願意花錢買公設?
小弟我願意多花錢買梯間、樓梯、走道大一點、寬一點,因為用起來舒服。
至於一樓的部分,小弟是不太需要那些公設的,但是可以選擇的話,小弟寧可花錢買公設而不要有店面。
建議樓主可以google一下有關公設和建築法規的文章,為了安全考量,各縣市政府有各種規定,如必須規劃機車停車位,避難處,機電房,對於逃生梯電梯也有規定,這些都是現在蓋大樓必須規劃的,只是執照下來後建商會二次施工成ktv,健身房等,所以不要以為大家不愛公設,建商'就會'或'可以'蓋少一點公設,老房子公設少,不是當年建商比較有良心,是當年建築法規規定較少。
另外,就是有人喜歡公設多,最好還有溫泉,不然城上城為何要有游泳池,網球場,電影院?
現在的問題就是,為何要花錢買?
這些公共空間不就理應屬於各住戶的?
我想這還是跟法規和長期以來買賣習慣有關,
以前權狀30坪,一坪10萬,總價300,因為低公設,買的人沒感覺。
現在消防法規改了,又規定要有機車車位,這些空間是公設,按法令可登記至權狀中。
如果想不要這種被迫買公設的感覺,應該修法減少不合時宜的要求,或改變計價方式。

以上拙見,待高手補充。

吐司羊 wrote:
政府無能官商勾結 累...(恕刪)


但是換了人,結果還是一樣,害慘小老百姓
朝三暮四的猴子議題
標題掩護政治目的的議題

為何在選舉前後 房地產相關版面這種聲音特別多
還有固定人群刻意經營這些議題?

總不忘來上一句
別忘了手中的一票啦
換人坐坐看啦
讓xx下台啦

欲蓋彌彰

回應樓上的:
老百姓還是一樣的
但是特定人就不一樣了
從老百姓晉升為當權者囉
就是知道有人喜歡, 可以接受所以我才上來問原因, 因為這些設在大樓裡的公設, 看過好幾間, 都規劃的很不專業, 小裡小氣的, 甚至還會因為住戶不想花錢維護而停擺, 這些東西要花好幾百萬買, 為何不省下來去加入那些俱樂部的會員? 用的玩的不是更開心?? 而且就像很多大大說的, 可能同樣的一個游泳池, 在中南部一戶花十萬就可擁有使用, 在台北一戶可能要花五十萬才能用, 這計價的標準何在??

私有和公有的空間價值原本就不可能一樣, 公設也是一坪一坪的算給住戶買, 和私有室內空間一樣價格就應該有私有權吧!? 把屬於自己的那一塊畫起來, 說的痛徹心扉一點, 就好像如果你家的床被畫為公設, 讓大家都能走來走去, 應該沒有人會願意吧!? 今天只不過把床的位置換為走道, 就要被說服說那是公設, 因為別人買的都讓你走了, 所以你買的也要讓別人走, 這樣似乎說不太過去, 少了專屬專用權, 為何還要花一樣錢買??

我贊成公設合理計價收費, 但價格是否需要受規範? 不然政府又何必強制把公設分開表列標價??

cashhung wrote:
建議樓主可以goog...(恕刪)

這位大大的觀感不知從何而來!?

大部分網兄在這裡都是理性討論, 偶有偏離主題也不嚴重

況且標題及第一篇就已明示, 此討論主要集中在消費者的心態, 一般買家是不是都心甘情願的花錢買公設, 是不是或怎麼樣才能有更好的選擇?? 因為有需求才有供給, 沒人買單, 建商或政府也沒輒, 並不想批評建商或政府是不是做了些什麼........



llinsh wrote:
朝三暮四的猴子議題標...(恕刪)
但現在買透天的也有公設了…且還要付管理費,真的只能到偏遠的地方買地自己蓋了。
因為地也是超貴的,且都賣好大一片…

至於現在的新房子,公設比至少29%起跳,因為政府規定大樓得有兩個逃生梯…所以您買的新房子就算沒有任何
設施也會有高公設比哦!!

找房子時得問清楚再前往看屋,因為DM上若寫30坪一房一廳一衛+車位,實際房子坪數只剩下30坪-車位坪數-公設比=房子使用坪數,若有前或後陽台還得再扣掉附屬建物的坪數。
30坪-10坪(車位)=20坪;20坪*17%(公設比)=3.4坪……;20坪-3.4坪(公設)=16.6
16.6才是您房子使用坪數。很疑惑吧!!為什麼一個車位要10坪啊??因為還要分擔車道啊…沒有車道您的車子要如何進入地下室,要如何到達您的車位呢?

公設比11%~17%約是10年前的大樓,越年輕的大樓公設比越高……

又是一群圈圈.............

所以你們認為如果政府修法,公設必須免費不能算錢
那現在市值2000萬的房子,馬上會降價600萬賣你喔 ??!!!
johnnyw0719 wrote:
現在公設比大部份都30%上下吧...若以實坪計算把公設價格攤到實坪售價內去....大部分建案價格實坪都漲幅一樣...大家都用實坪價買賣...看不出來把公設攤到實坪售價來買賣有何差別耶?! 不如把公設標示的更清楚還來的有意義...要不要買單公設就看各人囉~~


我個人的看法是這樣
價格按實坪計算的話
就總價來說是沒差別的
但是一些混淆視聽的廣告噱頭就無所遁形了
例如一般標價可能會說 "每坪20萬起" 來營造單價便宜的假像
如果換成實坪標價就變成 "每坪30萬起"
雖然在深入檢視房屋資料後這些都沒差別
但是至少可以一開始就現過濾掉不適合自己的物件
雖然結果一樣, 過程中可以省一道工就是了

例如我有900萬, 想買有30坪實坪的房子
這樣我只要找每坪30萬的物件來研究就好
而不必找了一堆總價900萬的物件
其中卻有很多一開始就不符合我需求的物件來多浪費做功課的時間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