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

到美國才知道~台灣真的好辛苦

2001年我離開工作11年的臺灣職場(當時我已經35歲了),拿著F-1簽證去美國德州州政府所在地的奧斯汀,
正好遇到資訊業大裁員的時候,那時我姐她也被裁(寫程式的工作),她當時也是苦哈哈,問她未何不搬到加州,工作機會說不定多一點,她說─如果她要在加州(尤其是"矽谷")保有和奧斯汀差不多年薪6、7萬的薪資、中產階層的住宅和居住環境,那在加州的年薪至少要15萬,可是當時大環境已經往下走了,反而是加州從事和我姐差不多類型工作的人,賣了矽谷的房子,跑到奧斯汀我姐家附近買了一整個Block的房子,當起房東了.(真的不誇張,矽谷一棟房子所在的社區、房子大小、屋齡、學區如果要和奧斯汀的等級差不多的要7、80萬,但是當時在奧斯汀的房子只要12、3萬.2003年底,我搬到加州聖荷西,研究了一下,美國真的大到你無法用一種觀念,甚至經驗去衡量美國,因為各州各城各鎮的環境、法規有些差很多,沒住上個一兩年很難窺全貌.

我在灣區住的時候,一個高中畢業去公家職訓單位受訓結業的菜鳥木工時薪當時折合臺幣是500多,而同時臺北的木工領班日薪臺幣是3000,乍看之下好像差很多,實際上美國那邊扣掉稅、保險、食宿費用也沒多少了.當時舊金山市政府對貧戶的定義是─月薪3000美金以下叫貧戶,看倌們換算一下折合當時臺幣是多少?所以千萬千萬別只看數字,薪資對應的州、市、環境、物價水準、稅...等等,這才是更要知道的.

北京的2000人民幣的價值和雲南普洱市2000人民幣的價值難道一樣嗎?
臺北市3萬月薪和臺東縣3萬月薪相比,哪裡比較好用?

臺灣本島比都有如此落差,遑論美國!
我也來提供一下自己的經驗, 純粹分享, 讓大家多了解一點, 若有些觀點不是很正確 請包含!

在台灣已經工作8年了, 是在還不錯的IC house, 因為家庭因素去年決定辭掉台灣的工作, 到矽谷重新開始, 到這邊的一些朋友說矽谷景氣在慢慢的回昇, 但是矽谷目前已經以服務軟体業為大宗, 如FB, GOOGLE, 所以做IC相關的不像以前這麼多了. "但是" 個人的感覺 還是 "很多", 只要所學是SW, FW或是跟IOS, ANDROID相關, 工作真的是讓你挑. 後來在這邊也順利找到一家IC 小公司待了, 年薪方面大概12萬鎂, 扣稅大概是35%上下, 以我是剛到US的角度來看, 算滿意了, 或許其它大公司會更高, 但是有機會再換吧. 矽谷的消費貴, 尤其住, 其它消費就還好, 因為所得也高.

我的建議是, 若是本身所學是CS相關, 我會覺得有機會到US工作是很好的, 在US拿個MS degree想辦法留在矽谷工作, 一定可以存到一些錢, 之後看要回台灣還是留著都好, 回台灣的話在經歷上也有加分.
食的方面, 雖不像台灣便利, 但是加州華人多, 亞洲食物隨處可見, 也可以試試各國的道地食物
行的方面, 買車大概是台灣車價的50%~60%, 油價跟台灣差不多.
住的方面, 租房/買房上, 租one-bed apt, 大概1700鎂一個月, 買好/壞區的single house, 大概要50萬~100萬鎂, 所以住的方面壓力是挺大的.

對我個人而言, 父母是唯一考量的點, 一年頂多回台灣一次吧, 人到了中年, 比較會想了, 想多陪陪父母, 在台灣一星期才打電話回家1~2次, 但是來美國後, 倒是天天打了, 這種隔著太平洋的距離 實在是不太好受, 有時候太鑽牛角尖 還是挺難過的.

kevinwu6778 wrote:
例如好區會把壞區吃掉,怎麼我這邊反而是好區往外移了。


什麼時候好區會把壞區吃掉? 一向是劣幣驅逐良幣...

cola500cc wrote:

台灣房子真的買不下去 台灣平均月薪 700美金 3房1廳小小的公寓卻要20萬美金 我必須不吃不喝21年才買得起

我知道美國移民過去很辛苦 但是辛苦的也很值得 因為你們看的見目標 (不曉得在美國做一個餐廳服務生 是不
是5年就有房了呢)


你說的要21年不吃不喝才買的起的應該是雙北的房子,其他地方應該不用.. 就像你表弟,他的薪水拿到美國一些高消費城市也不會像現在輕鬆買房.. 美國餐廳服務生,如果在高消費城市大概一輩子只能租房子,甚至租金都很難付的出,但是到了窮鄉僻壤,5年可能可以吧..

還是回到老問題,美國太大了,比台灣還多元多樣,千萬不要犯了瞎子摸象的錯誤
cola500cc wrote:
另外請教一下美國的大哥大姐
若小孩出生在美國 有辦法一起移民過去嗎


可以,但是應該要等小孩滿18歲才能"開始"申請.. 如果我沒記錯..
kaoru4f wrote:
她當時也是苦哈哈,問她未何不搬到加州,工作機會說不定多一點,她說─如果她要在加州(尤其是"矽谷")保有和奧斯汀差不多年薪6、7萬的薪資、中產階層的住宅和居住環境,那在加州的年薪至少要15萬,


我一個朋友跟你剛好相反,2001,2002左右他靠公司關係開始在美國工作,也拿到身分,在矽谷看房子怎麼看就是無法下手,那時候房子絕對漲的比薪水快. 後來有個機會調到Austin,他就去了,不到幾個月就買房子,照片看來在矽谷絕對是百萬起跳. 我問他是不是爛區,他把小學API分數報給我聽,還有他街坊鄰居的車(除了一堆雙B還有保時捷法拉利),我就相信那不是爛區了. 不過Austin的房產稅挺高的...

youngmth wrote:
什麼時候好區會把壞區...(恕刪)


發文時已經說了
是BOSTON
還滿靠近Prudential center
每個區域/城市都不一樣
我同事那時一個人買2間
買不到10萬賣得時候每間賣超過40萬
還不到10年
她買時區域隔一條街就差10萬8千里
現在又向外擴充好條街出去
才會感覺到到了壞區


我同事是德州佬
他說基本上(...不是所有德州)
德州一買房就開始跌價...
德州什麼都大....這句話很多人都應該聽過(英文直翻)
德州實在太大而且可以蓋房屋的地比加州多沒辦法像加州一樣
房價一直漲不跌...
(指加州那幾個華人聚集地跟大城)
德州有多大自己看地圖吧






mkhsu wrote:
美國2011年大學畢業平均起薪是4.1萬,主修CS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約6萬 (以上是CNN的數據)


那應該是少數幸運兒吧!? 我從來不相信,也沒有見過普通大學畢業可以領那麼高。
最近幾年都沒有看到有經濟復甦的感覺, 自從2008年後, 我覺得大學畢業生工作是越來越難找了。
一大堆大學畢業可是只能在購物中心當員工,這種工作高中畢業就可以了。
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可住在家裡,也不想獨立出去。
這在1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只能說美國越來越不好混了, 高薪的工作是越來越少了。
好位置都被人家佔走了, 年輕人對未來已經很不樂觀了。
如果你沒有什麼可以讓人眼睛一亮的專才。
那大家來拼爹吧。


youngmth wrote:
什麼時候好區會把壞區吃掉? 一向是劣幣驅逐良幣.


有, 我這裡有幾個區本來就是蠻差勁的,可是好區已經蓋光光了,只好往周邊發展,房價越來越高,每年的稅金也節節高漲,所以有錢人一直搬進去,窮人就只好一直往外推。
youngmth wrote:
可以,但是應該要等小孩滿18歲才能"開始"申請.. 如果我沒記錯..


實在很懶的回答樓主的問題,因為他根本就只看他想要看的,一堆人苦口婆心在這邊勸,他卻仍作著他的美國大夢...虧他還是個碩士咧,真的那麼想要來美國又不肯找資料,他的問題網路上就有答案了。

答案就在移民局網站。

第一段寫的既清楚又明白,美國公民在未滿21歲之前,只能申請自己的配偶及小孩,年滿21歲之後,才能申請父母及兄弟姊姊。樓主說他是碩士學歷,所以畢業的時候已經24歲,當完兵25歲,假設他已經工作一年,那麼現在是26歲,現在趕快跟女朋友結婚(如果他有女朋友的話)生小孩,一年後小孩蹦出來的時候他27歲,他要等到48歲的時候,他的小孩才能申請他的綠卡,然後再等個半年,所以他在49歲的時候才能以綠卡的身份到美國。問題是,49歲到美國來幹嘛?領失業救助嗎?而且這21年中,還得保證美國的保守派(也就是共和黨)不會惡整移民法,萬一國會把移民法規變嚴,他的美國夢更是遙遙無期。

現階段要移民來美國最快就是參加綠卡抽籤或是來美國留學(要唸那種正式的學歷而不是遊學),然後畢業後找到工作留下來。但就算如此,美國國會前陣子正在吵HR-3012法案,H1持有者、有興趣申請綠卡的人以及現在正在申請綠卡的人去研究看看那玩意兒是什麼東西,看到之後八成會冷汗直流。雖然這個法案在大選前通過的機會不大,但在美國一堆大公司(Apple, Google, Microsoft)的推波助瀾下,總統大選後要過的機會還不太小,到時候要移民美國更是難上加難。

樓主,奉勸你一句話,與其在這邊看你自己想看的東西看的爽歪歪,不如趕快想辦法來美國,盡量充實自己之後在這邊設法找到工作,然後申請綠卡,像你現在在這裡浪費時間亂打嘴炮,只會被人煽巴掌,離你的美國夢更是愈來愈遠。
公民申請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不需等排期
苗欣律師主答
September 05, 2010 06:00 AM | 34060 次 | 1 1 評論 | 11 11 推薦 | 電郵給朋友 | 打印
讀者馬先生問:

我是75歲,我老伴72歲。我們的兒子今年46歲,已經取得美國公民身分,請問:他給父母辦綠卡需要多長時間?需要什麼特殊要求或手續嗎?辦了綠卡之後,可以取得哪些優惠待遇?尤其想瞭解一下在醫療保健方面會有什麼優惠嗎?拿到綠卡後,我們需要多長時間申請公民?成為公民之後又有哪些優惠待遇呢?

苗欣律師答:

美國公民可以為父母、配偶、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提出移民申請,其中針對父母、配偶以及未滿21歲的未婚子女不必等待排期,21歲以上或已婚的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則依類別而有不同的排期。

公民為父母提出移民申請必須向美國移民局遞交親屬移民申請(I-130)。如果受益人在美國境內,而且是合法入境,即便有逾期居留的情況,也能夠同時遞交調整身分申請(I-485),完成打指模以及通過面談之後便可以取得綠卡。如果受益人不在美國,移民局批准後便會將案件轉送到國家簽證中心(NVC),然後NVC會寄發通知給受益人要求繳費並遞交材料,最後NVC會將案件轉送到受益人所在地美國使領館安排面談(在中國則為廣州領事館)。通過面談後,受益人便可以取得移民簽證,然後必須在六個月內入境美國。入境後,移民局便會直接寄發綠卡給受益人。

一般而言,對於排期到達之後或不需要等待排期的案件,如果申請人在美國境內,申請調整身分一般需要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如果申請人在境外,申請移民簽證大約需六個月到九個月的時間。取得綠卡成為美國永久居民之後,可以自由的進出美國,不必再申請簽證,而且可以合法的在美國工作,同時也可以享有聯邦社會福利,例如緊急醫療救護、短期非現金的緊急救濟、傳染病的免疫和測試、社會安全法案規定下的特定的撫養和收養補助、高等教育和公共健康服務法案規定的學生補助、初高等教育下所享有的項目、工作培訓、糧食券、貧困醫療援助、社會薪資補助、貧困家庭臨時援助等等。針對醫療保健方面的優惠詳細內容,請諮詢社會福利方面的專業人士。

公民的父母取得美國永久居留權後滿五年,便可以申請入籍成為美國公民。成為公民之後最大的區別就是可以有參政權,可以參加公職選舉成為候選人或是投票。另外,有些政府部門的工作也要求必須是美國公民才能夠擔任。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公民申請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不需等排期
  • 18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