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

建商不想等了!永春都更案創首例...跳過拒遷戶!!


john6517 wrote:
文林苑的建商是不是無良建商.. 也不是那一個人說了算.. 01版又不是法庭.. 還要舉證詰問.....

但是.. 社會大多數人的印象或觀感才是重點.. 打個比方.. 朔化劑爆發的那幾天.. 一堆人罵死那些大廠商了(就不點名了).. OOXX!! 真是無良廠商.. 賺這麼多.. 為了COST DOWN.. 不顧百姓建康..

如果能作問卷調查(做了肯定被告的).. 問1000個人(第三者).. 他們會不會覺得文林苑建商是無良廠商? 這才是重點....

如果.. 我這樣解釋.. 你都不能同意.. 那我們就各自表述吧!!


指稱別人"無良"不知是否屬於言論自由??

無樂不做天行者 wrote:
指稱別人"無良"不知是否屬於言論自由??


我指責誰無良??

如果有人指責某特定對象.. 達到扭曲事實.. 並使其聲譽受損.. 可採法律行動(我不是學法律的.. 有偏頗請見諒).. 網路上告來告去的案例不在少數.....

但.. 我舉朔化劑的例子.. 你有看到某大廠商去告網友嗎?? 因為那是事實啊!!

就像大多數人說.. 文林苑建商還沒攪定就開賣.. 雖不是違法.. 但很多人也有意見啊!!! 難不成.. 連這個都不能說???

hsua wrote:
開版的E大提出了一堆...(恕刪)


坦白說, 有意義嗎?
是他要來證明他的清白, 因為我們的懷疑就是有道理的...
建商的問題, 去google一下就有了..

除非我打算司法定罪, 否則也不必我去煩惱...

----------------------------------------------------------------------------
因為都更受害者及社會運動人士努力, 政府及相關單位已經開始重視都更不合理地方..
進行某種程度改進, 甚至消極不再執行慘無人道的多數決.. 這是一大勝利..
不過在都更法尚未真正完備前, 大家還是要努力監督政府, 與貪婪無恥的建商派
(包含建商, 炒地家, 精華區居民..)
對抗到底...
-------------------------------------------------------------------------

hsua wrote:
1.既然無法知道合不...(恕刪)


因為確實有此一說, 而且合理懷疑..

你總不會說監察院跟市府都更小組的懷疑也有問題吧?

-----------------------------------------------------------------

都市更新條例的血滴子是《權利變換法》


為什麼住戶在建商都更分配的情形下會氣到炸呢?憤而抵抗不參加都更。
簡單的說,住戶是以《都更條例》之下《權利變換法》來計算分配。概略的公式如下;

都更後的總售價--都更建造總成本 = 住戶分得屋價

它的設計是以金錢為計算單位,然後再以金錢換算住戶可以得到的房屋坪數。很簡單吧?為什麼會讓住戶氣炸呢?
因為建商非常懂其中的「眉角」,因此第一呢將都更後的總售價縮水,怎麼縮呢?
《權利變換法》的總售價是,最終申請核准的總房屋面積,乘上每坪的單價,那麼不是很明確嗎?
錯!《權利變換法》都更新屋的每坪的單價「只能」由建商找的三家估價公司決定,
那不是很合乎中國「貨比三家不吃虧」嗎?錯!因為估價師只有建商能夠找,價格只有他們能定,
而且該法規定估價是由建商花錢請來的,而且通常估價的單價都會照建商的「意思」嚴重偏低,因此都更後的總售價變成很低。
住戶沒有異議的空間,一切合法,這是第一步。

第二再將都更建造總成本灌水,怎麼灌呢?在《權利變換法》規定政府必須保留建商財團至少12%風險利潤的情況下,
訂定一個每坪房屋的建造標準價格,如台北市「都市更新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內有關費用提列標準」
「臺北市地價調查用建築改良物標準單價表」「臺北市都市更新審議案(重建區段)建築物工程造價基準核計原則」
這些是誰參與訂定的呢?建商、建商的公會等,因此造價偏高到不行,遠高於12%。還有,建商沒有自有資金情形下,
拿住戶的值錢的土地去建築、土地融資,利息呢?列入建造總成本,
還有什麼權利變換費用,管銷費用,拆遷、安置、人事等等一大堆,灌水到不行,而且每一項都有都更法的規定,
住戶怎麼異議都沒有用,所謂的共同負擔費用,一切合法。

最後呢,大家就應該知道這樣簡單的算數,住戶分得屋價就少的可憐了,因此建商的都市更新成本利潤通常由 35%至440%
,難怪許多建商趨之若鶩這樣的暴利了。其實大家可以問一下建築師事務所,都市更新案的利潤是多少,
再加上這幾年新屋售價一直漲,但是建商還是以多年前估的偏低價格計算,因此都更的「漲價歸建商」。
各位可以知道這就是為什麼都市更新推動為什麼那麼難,因為《都更法》完全是對建商一面倒的偏袒。

一切都是估價制度在搞鬼,台北市釘子戶,或都市更新訴訟事件,90%是估價制度不公平造成的,
市政府都更顧問小組、監察院都提出了這個問題。


------------------------------------------------------------------


建商獲利降低

地主原地無價值

另外更是破壞都市美觀

這位大哥說的好!就是會這樣
先不講建商及都市的損失及規劃
地主這小塊基地將來除了自地自建,幾乎沒別的出路了
應該是虧大了......還好他自己做生意,但是下一代不做生意的話 那要當住家?或者出租?
bar0402 wrote:
坦白說, 有意義嗎?...(恕刪)

你從頭到尾都是"你合理懷疑",被你懷疑就要證明自己清白,檢察官都沒有你偉大。

hsua wrote:
你從頭到尾都是"你合...(恕刪)


奇怪, 這年頭連懷疑人都不行了?
我懷疑政府貪污都不行, 我懷疑建商圖利自己都不行..
又不是要跑去告官求償, 請問我有必要去提出什麼確切證據嗎?
我只要提出我懷疑的理由就可以了, 我想我有提出來!

這邊一票人都在懷疑王家怎樣怎樣, 你怎不出面幫忙"正視聽"一翻?

可見問題還是在立場身上, 不是事實...

----------------------------------------------------------------------------
因為都更受害者及社會運動人士努力, 政府及相關單位已經開始重視都更不合理地方..
進行某種程度改進, 甚至消極不再執行慘無人道的多數決.. 這是一大勝利..
不過在都更法尚未真正完備前, 大家還是要努力監督政府, 與貪婪無恥的建商派
(包含建商, 炒地家, 精華區居民..)
對抗到底...
-------------------------------------------------------------------------

bar0402 wrote:
奇怪, 這年頭連懷疑...(恕刪)

依你的邏輯根本不必給立委言論免責權,反正只要不是要告人都可以隨意合理懷疑,政府、官員可受公評,不知道建商有沒有在可受公評之列。
你的懷疑都是有道理的,法官的判決都是沒道理的?
這裡的人說王家如何如何,至少人家拿出證據,你呢?自己去google?要其他人如何幫王家說話,要如何”正視聽”。
這棟樓裡只問立場不問事實恐怕只有跳針派的。

hsua wrote:
依你的邏輯根本不必給...(恕刪)


坦白說, 這就是言論自由!
我是否有惡意批評之意, 或是屬於合理的懷疑?
不是你說就算...

當事人可以告啊! 但你看看我會不會沒事?

太多例子了, 你是看太少了..

-----------------------------------------------------------------------------
台灣都市更新, 沒有合理的權利變換機制, 由建商來主導進行, 而建商是理所當然既得利益者..
然而都更法越玩, 就製造越來越多都更受害者....永無止境
----------------------------------------------------------------------------
哇!!!!這篇文章也在比長命百歲喔

其實不得不說句內心話

都更要是無利可圖的話,不要說私辦都更啦,連公辦都更照樣胎死腹中的

只是要如何取得平衡,有賴於周全的政策

可惜啊,人都是貪的,不管建商還是住戶

因此......無解,再討論也是抵不過人性

所以老舊的建物就........自求多福了

保重
  • 9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