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a_Hsu wrote:其實前陣子房地產價太高,交易已經變少,政府怕流動性枯竭,特地推新青安讓不懂事年輕人接最後一棒。現在又吹噓台商接棒,但台商都是滾商場多年老奸巨猾,沒那麼好騙,應該像我老闆出價就砍七折。 請問上述兩個會泡沫化的資產,股票,房子,那裏可以出價砍七折成交的 ?我去砍。謝謝 !
Lisa_Hsu wrote:等到資金流動性枯竭,應該就像對岸,出啥政策都沒用。 是啊 !資金沒了,當然什麼都沒了。但這種“明天過後”的場景,跟兩岸爆發戰爭一樣,吃飽沒事幹時想想可以,但也不能怎樣,做什麼準備,隨他去吧。在台灣,一輩子遇幾次大地震機率比遇大蕭條資金枯竭機率還高。擔憂這個還比較實際。到那時,身無恆產的你,唯一要擔心的是工作保不保,下一餐在那裏。
Lisa_Hsu wrote:股市是泡沫,房地產也...(恕刪) 目前想不到泡沫的條件,頂多停滯型通膨,這個政策上都可以解。7折的國家已是國安問題,更何況1折,不要想很恐怖。極端想,2個富爸爸都想搶台灣,這樣的Location和知名度,即使統獨,都是加碼。話說回來30年過了,不只買房需求,想換房的更多,我自住就在看第三間,管它股市是漲是跌。
買房是資產配置罷了。是從貧窮致富的過程中,常見的配置。錢多了,買房是結果,不是因。只是剛好翻轉階級後大多手上有了房。要說因是經商或從政吧?但我們非王永慶或張忠謀之流,經商失敗占多數。(我爸貿易公司年收千萬,不敵大陸搶單,破產後做小吃月入百萬,但不敵大環境..最後做保全養活三個小孩,我是低收入戶子女/政府認證貧戶。高中打工,大學打工+投資股票,就業後不得打工就投資股票、外匯、黃金。等有了一定積蓄才買房。)一般人可以做的是在首都主要幹道買房,待捷運蓋上幾條,周邊設施上線,房價騰騰騰漲幾倍,那本身擁有的資產就增加了。比方,萬華地區房價二十年後會翻漲,現在買20坪透天二千萬上下。等貸款繳完房價已到四千萬。期間若有金錢需求,房子可增貸做利用,銀行還給你開VIP給優利定存,你房貸利息給銀行2%,銀行美元優利給你7%,不動產較為保守亦可以諸多變化運用,但你把房看成一間死物它就真的只是用來繳房屋稅。我十年前房貸最高峰達2500萬,照理說是超級窮人了吧?銀行還一直聯繫辦理財投資說明會云云,但我另有投資管道,只用VIP做美元定存。(我的VIP不是存了2500萬,而是-2500萬。)今年房貸繳清,股市豐收,美元獲利了結,閒暇時看房子、邊看邊罵貴,但罵一罵我最後還是會買。我家人口多,即使現在一家同住,預知將來有需求,提前用理財角度買房罷了。(用未來的錢,買現在的房子,房子到手可提前運用)很多人不買屋,只要理財得當,未來靠股利提早退休。我先生就是存股為主,台積電讓他一年快樂四次,他三十年前只買一間房也無不可。
通常都要個兩三代資產累積才能階級翻轉爽到的永遠是後代精實一點的競競業業接家產不求大賺也能衣食無虞很少人一代就階級翻轉不是每個人都能搞間台積電或輝達就算能一代翻轉致富,創辦人都幾歲了?每天想著更新迭代以免被對手超越終究還是後代獲利。
N!nja_Alan wrote:貸款買房的也能叫翻轉...(恕刪) 就我的理解是,貸款買房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為了讓家人有安身立命的處所,我覺得很值得。人生還很長,不要只看現在背負債務,我相信自己的還款能力,我相信自己可以守住台北市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