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母親很早就知道錢會變薄.....所以有積蓄就買地 買房......現金再賺就有.......家裡是畜牧業(養豬)就算民國86年口蹄疫虧掉千萬......休息兩年完全沒收入 (我87年上大學)跟銀行貸款千萬 東山再起 (不動產都沒賣)現在早已還完貸款......資產都還在 但不動產增值早已不是數倍......也代表新台幣變薄了........
lycer wrote:自住選200萬的11%因為努力工作就能還完 繼續作春秋大夢好了,房價是利率決定 ? 你個人的價碼與薪資也是跟利率成反比好了,變成 1/5,你幹不幹 ?大升利率,保證你老闆會押你去上吊。
esthetica wrote:前幾天 翻到舊報紙民...(恕刪) 美國聯邦資金利率40年歷史回顧,5階段大幅升、降息原因總整理你把這個文章看一下,台灣利率是要跟著美國走的。利率是貨幣的價格,利率越高,貨幣越有價值。利率跟市場貨品的價格成反向,利率越高,價格越低。利率越低,價格越高。經過幾次美國的QE,市場貨品價格高漲是必然的。
那年代我應該是國中小學生而已沒啥本錢不過那時候算蠻會考試,靠學校跟家裡長輩發的獎學金過生活就是把錢存進郵局看到利息就很爽我的樂趣就是看那個數字變化現在看來是小錢,但對當時零用錢至多10-20塊的我真的很有感沒有手機,沒有提款機一年幾次,拿獎學金去存錢每次都充滿儀式與成就感記得本金一萬到一萬五吧,但是利息好像有500-1000?這數字當時的學生看來真的好大啊!不過以前利息高,但是物價房價相對穩定所以只要彎的下腰肯做事,即使是做工,肯做就餓不死你夫妻養家買房子天經地義而已難度不會高到現在這麼離譜
barry0302 wrote:反正我只知道現在買房...(恕刪) 最少還會再漲3年,越晚買的年輕人,更難買到房,存款永遠追不上房價的速度。股市沒腰斬,房市連跌一元都不可能,股市漲,房市絕對大漲,連動的關係,普通人薪水低薪才是買不起的主因,追不上通膨及炒股房漲的速度。
韓詠貞 wrote:重點是薪資有跟房價、...(恕刪) 我在民國1995年於五股水碓重劃區買了人生第一間當時月薪50000元利率好像9.75% 月繳27000左右權狀25坪挑高4.4米 375萬買下2013年竊笑賣了560萬沒想到現在快30年屋齡成交價早已經750萬以上了我記得2005年想虧錢賣350萬還賣不掉真的蠻慶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