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的房子, 註定將一文不值?

george306 wrote:
現在寫文章, 發現自己好像被那些壞壞的媒體, 新聞給影響了~ 對, 就是像標題黨一樣, 標題不聳動, 就沒辦法吸引看官們的眼球~

但跟以往小弟所發表的長篇文一樣, 主要是為了良性思考, 希望大家集思廣益, 認真的來面對我所提到的每條議題, 大家可以認真面對每個嚴峻的問題, 並且能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去解決, 不然船沉了, 大家也都注定出事 (覆巢底下無完卵)。

小弟上一篇文, 明確的寫出了我認為台灣的房子, 我目前還是會選擇租比買好的原因; 很遺憾的, 寫了沒多久, 就發生了花蓮 0403 的大地震, 也再次不幸的造成百姓生命, 財產的重大損失。

有關注過小弟我寫過的文的網友, 應該還有印象我之前 1/3 的人生在台灣, 1/3 的人生在南非, 1/3 的人生在中國, 也去過 20 多個國家, 所以我相信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 是被這個世界給訓練出來的, 對, 就是那種 think outside the box 的觀念. 所以如果您是迷茫的年輕人, 剛好對我寫的議題有一樣的困惑, 真的可以來看看我看問題的角度, 希望可以幫到您。

1. 老了, 真的年輕時沒買房就沒地方住了?

一直以來很多房蟲, 仲介最常用的 "恐嚇" 的話, 不過就是這一句了。 我也真的認真思考過, 真的是這樣嗎? 結果越想越不對~

1.1 人老了住哪裡? 其實嚴格來說, 有 3 個重點; 一是自己有沒有錢, 二是自己健不健康, 三是自己有沒有孝順的兒孫或可以相依為命的老伴; 而這又可以細分,

1.2 一是自己老了很有錢, 中等有錢, 錢不多或是完全沒錢; 二是自己很健康, 壽終正寢, 或自己不算健康但可以照顧自己到老死, 再來就是需要看護 (行動力受限), 再來就是躺著等死 (老人痴呆, 中風), 三是有孝順的兒女願意把自己接到身邊, 前提是在不影響到他自己家庭的情況下照顧你到葛屁, 或是只給你一個角落躺著, 等到你自己葛屁的時間到~

1.3 所以從上面第二點來看, 其實以現代人來說, 當人老了, 除非你是有錢又健康, 不受病痛折磨, 有一天就突然回去跟老天爺喝咖啡了, 不然只要你屬於沒錢, 沒健康, 沒人照顧, 請問你還能自己 "獨居" 嗎? 所以說白了, 當你沒條件可以獨居生活到老死, 你真的會住在你的房子到老死的那天?

1.4 你先掛掉還是房子先老到無法住? 以台灣政府至今都還完全沒有在積極推動改革各種都更法案的前提下, 我相信以台灣人來說, 我們真的不難看到 75, 80, 85 歲的老人家住在 60, 70, 80 年的危老房子內! 而如果你老了, 房子比你老的更快又危險到無法住人, 那請問你還不是要另外透過政府的幫助另尋住處?

1.5 說個最近發生的事, 前幾天我遇到了認識幾十年 (當年一起移民到南非住) 的一對長輩, 這對長輩是成功的生意人, 在年紀已經邁入 70 歲的時候, 果斷的決定把住了將近一輩子的房子給賣了, 改租在附近新蓋的大樓。 他們說, 他們決定要越活越單純, 越住越單純。 這對長輩有兩個兒子, 年紀都比我小一些, 一個已經移住越南多年 (在當地娶妻生子經營事業), 一個則是移民去了美國。 這對長輩跟我說, 孩子們都大了, 有自己的生活了, 自己也不願留下任何麻煩給他們 (言下之意就是屬於他們的房子, 財產, 個人物品等等, 都不會需要麻煩他們的兒子來善後), 我當下就在想, 台灣有多少長輩有著跟他們一樣的觀念?

1.6 再說個也是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事, 幾年前一位我南非的白人好朋友 (目前已經住在台灣多年), 她的媽媽在南非年紀大了, 就在自己生命快結束的前一兩年, 就非常細心的, 把屬於自己的財產, 物品都慢慢清掉; 能送人的送人, 能變現的變現 (如房子), 由於她的媽媽年輕時就是個護理人員, 很是知道怎麼處理這些細節, 聽說, 連自己身上最後的衣物都不用別人去煩惱,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 搬離好友的家, 帶著簡單的衣物安靜的在醫院跟大家道別。

所以, 人老了, 特別是台灣的房子也很老了, 你確定你可以在自己的房子內終老? 還是你到最後也還是只能拽著自己的錢, 住養老院, 住看護院, 或是醫院?

年輕時花一兩千萬元買的房子, 到你老了房子也老了, 還值多少錢? 萬一自己長期生病需要錢, 是否需要急售, 老房子急售又能賣多好的價錢?

2. 只要做到一點, 台灣房價必崩無疑!

2.1 先說答案, 就是當都更可以快速有效率的執行!

台灣人喜歡把房地產跟投資掛在一起相提並論, 那好, 來稍微聊一下金融經濟。 各位都是聰明人, 請問甚麼時候一種產品會變的貶值? 對, 就是當這產品太多太多的時候! 這包括貨幣本身; 鈔票多了就算自己是鈔票也就沒那個價值了!

2.2 記得有一次去東京, 去到我媽媽表姐的家 (照輩分我要叫她阿姨) 看看, 她家住在東京外圍, 搭電車也不會太遠, 蠻新的大樓, 坪數約 40 坪 (日本都是實坪), 台幣 1200 萬買的, 很新, 裝橫也很新, 因為空間, 採光, 通風都不錯, 覺得這阿姨買到一間超好的房子; 當下我就在想, 日本人薪水收入比我們高, 怎麼會房子相對那麼便宜?

2.3 後來最近在一個 YouTube 頻道 "Ben 桑日本漫談" 看到了答案。 在日本, 20 年就已經是非常老的房子; 而房地產的鑑價一定會隨著房子越老而折舊越多:



但是, 因為日本一直都有老舊房子在都更, 所以新房子會源源不斷的新生, 相對舊房子就更不可能賣的比新房子還要貴! 就算你地點再好也沒用!

2.3 所以台灣的房地產, 一樣, 只要能做到到處都有舊房子在都更, 先從心理學來說就好,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房子會在未來順利都更成新房子, 你還會想要買房子嗎? (自住為主)

2.4 今年剛蓋好的新房子, 我們就抓 5 年內好了, 如果沒有賣掉, 5 年後又多了更多的都更房, 請問你是建商會不會擔心越來越賣不掉? 就是回到那句話, 任何東西只要多了, 就算不貶值也一定會展現出它真實不泡沫的價值, 房子也是一樣!

2.5 也許, 台灣的建商太奸詐聰明了, 深知這一點道理, 所以才會背後挾持政客, 不准落實都更, 不準落實社會住宅! 你 TMD 社會住宅一多, 都更快速普及 (甚至百姓可以自己跟德國人一樣自主都更), 老子先前蓋好的餘屋賣給鬼喔?

喔, 對了, 不要再鬼扯甚麼原物料越來越貴, 房子只會越來越貴的這種鬼話, 肺炎疫情早過了, 多去看看現在的日本, 中國, 泰國曼谷, 新加坡, 馬來西亞, anyway around the world, 拿同樣性質的房子來比較, 再跟我說為何國外蓋房子, 那麼便宜?

3. 銀行雨天收傘之, 房子變危老房了!

3.1 在我上篇文中有寫到, 一個人買了一間房子, 結果跟大直基泰建案事故一樣, 自己的房子倒了, 請問你, 房貸還要不要繳? 當下要不要再自己花錢租房子住? 要注意, 大家再想想, 大直基泰建案是新建案開挖加上天氣多雨地基損壞; 但, 就算自己是買新房子, 有天變成鄰居舊房子要都更, 就算是新房子, 其地基可不可能受損?

3.2 大家還有沒有想過一點, 但我在上篇文沒提到, 就是天坑事件。 台灣這幾年多個地方發生的天坑事件, 我是不知道大家怎麼想, 但我很確定也感到擔憂, 在我的有生之年, 我們一定可以看到在台灣發生突發的天坑事件導致房屋傾斜倒塌!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而是科學的去判斷; 一是現在是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的時代, 一兩天就把一整年的雨都下完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 大家表面上看的到的是淹水洪災, 我擔心的卻是地表下看不到的土石流動情況! 加上台灣多處地下水超抽, 如果本身又是土地液化區, 不就有可能產生天坑?

台灣人只想自己的都更利益沒想到可能突發的天災風險, 台灣就真的只有地震恐怖? 如果萬一不幸被我言中, 未來我們看到有大樓地基因為天坑而變成危樓, 怎麼處理?

3.3 大部分買房的人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 現在買房有強制地震險; 問題是大家知道地震險就算全倒 (最嚴重的災損), 也只賠 150 萬台幣, 而且銀行可以優先拿到其 6 成 (90 萬台幣) 的賠償, 自己則是頭期款沒了~ 屋子內所有用錢買的東西沒了~ 說實在的, 自己的財產除了銀行內的存款, 股票, 動產會慢一點消失外 (就看銀行要不要以債權來查封), 其它都沒了! 而且當下自己變成負債千萬元的人生! 還是有人天真的以為, 房子倒了也不用還貸款了?

3.4 因為 0403 花蓮大地震的事情, 黃單房屋, 紅單房屋的事情再次引發大家關注。 (可悲的是 25 年前 921 大地震就產生的全國高達 12,000 棟黃單房屋, 現在還可以正常買賣?) (聽說銀行也不是笨蛋, 銀行會先確定你想貸款買的房子是不是風險黃單屋~)

我非常好奇的是:

3.5 請問, 如果你買的房子, 不管是新房還是舊房, 萬一在接下來幾年內因為天災人禍而變成黃單屋紅單屋, 大家都知道銀行是最現實的, 會不會有新法條默默站在銀行這邊, 使銀行有權力提早要求屋主償還貸款, 或是強制變賣 (因為債權人最大所以可以決定如何處置其債權~) 或是銀行自己就是強制都更後第一順位權利者 (說白了就是要你再補一倍的錢進去啦)?

如果是這樣, 原本以為購買的資產瞬間變成超龐大債務, 你, 怎麼辦?

俗話說, "免錢的最貴", 這套在台灣的老舊房子上, 讓我更是搖搖頭! 台灣自稱是先進的民主國家, 竟然到現在民國 113 年了, 連完善的都更法都還不知道影子在哪.....(該死的政府跟政客還有那些高官!)

而百姓貪婪的人性, 自私的人性, 只肖想扒求自己的危老房會有哪個盤子建商來跟自己談都更, 對, 就只會想能住免費的, 甚至還期待能跟建商多坳點甚麼好處。 長久以來都沒解決的問題, 不會日積月累甚至演變成更難解的問題?

我也希望我們國人, 我們這一代跟下一代可以真正的住的好, 住上有真正相對價值的安全好房, 可惜, 至今我尚未看到這個可能性?

不管房子新舊, 因為天災人禍倒了, 損壞到不能住了, 請問你, 這是不是叫剩下, 一文不值?


敝人也非常厭惡房地產炒作,但,切勿因厭惡房地產炒作而希望房地產崩盤,房地產有可能會跌價,但要崩盤還不至於,因為房地產崩盤連帶銀行危機跟著出現,政府執政黨不會讓這種情形發生,否則他/她們也不必選了.
建議以租代買也可以啦,但租屋總是有非自家的感受,能擁有一套住起來舒適無慮又負擔的起的房產,敝人以為是相對最好的選擇.
台灣經歷921後的新建築都已經相對有更好的抗震能力與要求,不要把台灣的建築類比相對第三世界的國家看待吧.
台灣政府尤其是民進黨執政時,最喜歡搞鎖國,我們台灣就是要跟外國不一樣。所以外國快速升息,台灣龜速升息;國外油電價大漲,台灣乾脆不漲;外國房價開始下跌修正,台灣房價用力飆,內政部還當起推銷員,推坑40年,讓你貸代相傳….好笑的是,當外國物價開始走跌,大陸房價崩盤,台灣才開始漲電價,然後升息,這大概就是收網的的概念,以及把那些房貸一族再被抽一鞭的概念,真是無知只會搞政治的政黨。



隨著時代發展,全世界爛房子,將越來越不值錢,台灣也不例外。

從爛房價值來看,樓主預測完全正確。
幻月冰靈

只有三種地方可買市中心,科學園區,年輕人去的地方,結束

2024-04-18 16:49
george306 wrote:
台灣的房子, 註定將一文不值?


樓主用這麼誇長的標題,來吸引大家進來,但看內容,說實在說服力不足!

但台灣在台灣政府多年來施行的土地及房屋政策,已開始將台灣的出生嬰兒數大幅降低,未來總人口走向凋零,很多人、很多家庭將斷子絕孫,這點是正在發生且不會改變的趨勢沒錯!

這將大大紓解台灣住房壓力!
(但台灣政府正在推動另一個好聽的、新的、充滿另一個陰謀的計劃「國土計劃法」)

光從雞蛋一顆漲五元,一個家庭平均每月增100元電費,引發社會不滿情緒,都遠大於地震災害帶來的恐懼!

蛋黃區黃標、紅標的房子被看成是中彩劵,還有很多「房產專家」傳授選房發財的秘訣是選海砂屋或老舊危樓!

「台灣的房子, 註定將一文不值?」

當然不會如此,台灣人對錢財、對土地、對房子著迷的程度,已是一種「信仰」及「寄託」,是更甚於對自己生命的重視程度!
時間拉長,來看台灣的房子是不是會一文不值。

如果樓主生在民國初年,丟出這句話,那這一百年內,什麼戰亂,蕭條都發生過,台灣的房子可曾一文不值?答案應該是沒有吧。
老人分三種:上流老人、中流老人、下流老人。

為了不讓自己淪為下流老人肯定要炒房,高房價是大家追求的目標。

張教授已經很清楚的告訴大家買房的SOP,就是先囤三間小房,便可以換一間大房。

等大房入手後再向銀行【以房養老】貸款,便可讓自己成功升級為中流老人。

打不贏就加入!有錢的出錢炒房,沒錢的出力當仲介,有炒房的社會才能欣欣向榮。



有很多事都是註定的, 人註定要死, 和房子註定一文不值那個會先發生? 但我現在確定一文不值的就是樓主這篇文章.
1. 老了有錢不怕沒地方住:偽命題,真的有錢的人是考慮房子要買幾間跟買在哪,跟我說老了沒房但是有錢?反串嗎笑死,寫小說也不會用這種設定,太不切實際

2. 快速都更,台灣房價必崩:不知道你幾歲了,看你思考的程度,先當作你是未滿25的年輕人。阿姨建議你在思考任何現象時,事實和推論要分清楚,事實夠多夠準,推論才會堅實,分不清楚就會變成幻想。然後還有一點很重要,定義要明確,比如妳說“房價必崩”,什麼叫崩?多少崩到多少?哪些區域崩?哪種類型會崩?這些要定義清楚,不然就像你給駕駛人說:「這條快速道路有測速喔,不能開太快」請問多少叫快?你這樣是要人怎麼開車?駕駛說可是旁邊的車都刷我卡,我跟著他們開可以吧?你說不行,那些人都超速了,所以速限多少要講清楚啊?不要用幻想的!每一條路速限都不同,開哪條路就要用那一條路的速限,如果找不到速限,就觀察別人的開法,不要只會自己幻想,然後亂跟駕駛人提建議,跟群眾對做是有風險的!在這裡就是被卡車追撞,外拋到太空

3. 房子變危老,銀行收傘:不知道你是觀察到什麼事實才做出這樣推論,請你多收集事實,不要一直用幻想的。還有要學一下機率和期望值的概念。飛機失事就死定了,你還敢搭飛機?阿共可能會打過來,你還敢住台灣?不趕快搬去南非?怕飛機失事?那就坐船啊
鈔票倒可能一文不值,看以前老台幣換新台幣,辛苦存老台幣的錢真變不值錢。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