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灣房市最後的榮景

剛看完樓主的文,細看下發現
民國100年後,台灣每年失去的總人口數超過25萬
100年和去年總人口數比,却是增加15萬
但110和109年比,總人口數又是在下降的
要論房市的前景
都市及鄉村的新屋及舊屋
不可一概而論
不動產行情的預測除了看人口趨勢外
更要看各地的區域條件及發展前景等
全部混在一起談只會更混亂
以上個人看法
DIY LOVE wrote:
  沒錯,東亞少子化(恕刪)

上次縮表,美國沒有通貨膨脹的問題。有炒房川普在,房價才沒合理下跌。次帶風暴讓房價下跌,直到QE印鈔救房市。你知道炒房資金印了多少錢嗎?台灣30年的總預算!那次縮表是軟著陸。這次嚴重通膨,FED會硬著陸

川普人家是2017年才上任,縮表、升息2014、2015就開始了,別忘了我之前說過,美國房價還是2015年就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這跟川普又有個毛關係? 你要說2017之後的房價的話,你如果說財政政策川普或許有影響力,貨幣政策…就免了吧。Fed的貨幣政策職權獨立於中央政府,完全不受美國總統控制。

小弟就是研究總經的,你覺得我會不知道Fed印了多少錢嗎? (對了,怕你不知道,是"Fed",不是"FED")。再來,MBS並不是REITs,拜偷~ MBS是市場上先有房貸,再把房貸拿來證券化當成商品出售,而REITs才會先向投資人募集資金後,拿來投資不動產。因此…並不會有你在二樓所說 "5月開始縮表,MBS炒房熱錢每年會減少4.6兆台幣",因為不論有沒有成為MBS,這些錢本來就是會以房貸的形式存在了,而這些錢在成為MBS前,早就投入房市了,差別只是這些房貸有沒有被證券化(securitised)而已好嗎? 所以 MBS並不是炒房的熱錢, OK? (你如果要說REITs是的話,我不反對,但很抱歉,Fed沒有持有這種東西,有買REITs的是日本央行)

關於通膨,我之前已經提過了,房價(或者你要說房租)本身就是影響通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信麻煩看這裡,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Fed是不是硬著陸也不是你說了算。
台灣、美國近50年,我找不到升息時期房價下跌的例子,只能祝福你說對了。



日本.中國.南韓甚至炒房老祖宗香港,房價為何反轉向下?

你確定知道自已在說什麼嗎?麻煩要說這些國家前,先去看一下你說各國家的房價好嗎? 如果不知道要去哪找,我幫你找一下,不用謝我了。只是你哪隻眼精看到日韓港房價在跌了?這兩年南韓房價根本大噴發,南韓政府愈打愈漲,一般的新聞就有報了好嗎?不必是金融專業的也都知道。沒知識也要多看電視吧…
日本房價
南韓房價
香港房價

我不否認中國房價在低檔,人家是政府重心打炒房,管制金融機構所造成的結果…你把共產(或者你要說社會)主義經濟體拿來套在自由經濟體,好像不是太合適吧…
另外,你知道這波台灣房地產的熱錢,有一部分也是因為中國在打房,以及美國要打壓中國製品,台商回來買房、買土地蓋廠房生產產品(看看台積電、竹南、南科、楠梓)造成的嗎?你覺得等俄烏問題完了後,美國打中國會手軟嗎?你確定本來在中國的資金不會再溢到台灣來嗎? 你覺得香港對人民還有自由的控制會縮手嗎?不會有更多的香港人再來台灣買房嗎?台灣房價跟香港比有多便宜,我也就不多說了

看到你的川普、日韓港房價、MBS的相關言論,可以想見,很多事都是你自已憑空猜想,胡編亂套所得到的結論,要論證麻煩先確認自已所說的時間因果還有是不是真的有這一回事好嗎?

我想我怎麼說你也不會信的,這樣說吧,我對我說的有信心,所以我買了好幾間房,前年也有人說房價在高檔了,房價要跌了,我叫他房子全賣了,他不敢(還好他沒賣)。如果你對你說的有信心,你可以快把你家所有的房子賣了(如果有的話),等跌了再逢低買回來囉,相信你可以此生大富大貴的。加油!
看著看著就矇了

奇怪 DIY LOVE的留言怎麼不見了,他今早還有留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在我信箱,才想吐槽他,就找不到了…

2022-04-01 9:55
STE25

他黑你,因為你跟他看法不同

2022-04-01 15:23
owenhng0622 wrote:
上次縮表,美國沒有通(恕刪)

每次看各位前輩與空空對話的內容都覺得很精彩,受用無窮
01的空空真的沒一個能戰的
Z3300

現實生活買房輸人的空空,網路上你覺得會贏嗎XDDD

2022-03-31 12:53
arrem5104

的確一堆空空輸不起還會給人黑名單,來證明他的懦弱,腦子簡單,毫無論點可言,缺商少智

2022-04-01 9:03
好幼稚的少子化思維....
政府有規定房地產只能臺灣出生的國民購買嗎?自以為出生臺灣很了不起,非賣你不可?
考慮移民,有幾大條件
1.語言
2.政治穩定
3.工資與社會福利
在東南亞華人,沒個7000萬人也有5000萬
我東南亞工作時請一個會三國語言台大電機畢業的華人薪水18000台幣....他想不想來臺灣呢?答案非常想但臺灣法規限制了他
所以少子化根本就是假議題
以臺灣的生活環境,要改善少子化危機不難
畢竟世界上9成的生活環境都不如臺灣
光語言相通這點一旦開放就被華人擠爆了,更不用談什麼外勞其他國家
反倒是臺灣的魯蛇天天喊出走拿少子化玩翹,又有幾個能有勇氣拿起行囊說走就走的呢?喔忘了他們連存一百萬的勇氣都沒有,倒很熱衷房地產,真的很好笑的一群
Trillionaire2020

溫套都說少子化是假議題啊。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2022-03-31 16:03
arrem5104

你爸也是溫套?

2022-03-31 17:06
規定很繁瑣,若鬆綁一下,房地產肯定再噴!!

外國人買房規定
arrem5104 wrote:
政府有規定房地產只能臺灣出生的國民購買嗎?自以為出生臺灣很了不起,非賣你不可?
(恕刪)
房子供需會隨時間變化,樓主的供需觀點沒深入細節

1. 房子也有壽命
台灣現代化房子不足,建商再努力蓋20年還是不足。
以我家為例,過去50年共擁有過8間房子,其中4間已破敗不堪無法居住。
你們家的老破危,代代相傳當傳家寶嗎?

2. 台灣沒必要鎖國
全世界人口持續增加,台灣出生人口下降,不在台灣出生不能買台灣房子嗎?
Trillionaire2020

蠻有道理的。溫套多買幾間等增值。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2022-03-31 16:04
cscgbakery

便宜賣給我,就當為房價下跌做出貢獻[偷笑][偷笑][偷笑]

2022-04-01 22:44
owenhng0622 wrote:
日韓港房價


  1990年的日本房價,我懶得講了。慣性作用,升息縮表後房價不會馬上暴跌。你有你的堅持,現在的數據還不夠明顯 , 年底或明年就會不一樣 。你認為縮表不會讓mbs炒房資金減少?尊重你的個人意見,但我不見得會一直看下去。

2021年10月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五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
整個北部都會區發展完成後總住宅數目將達905000至926000套(是1997年董建華社會住宅的10倍),一共可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2022/01/11
去年底政府公佈北部都會區嘅未來藍圖,除咗立即已引發炒賣潮



香港樓價在1997年10月19日的最高峰後的一年間下跌了一半,其後在1999年反彈兩成,但隨著八萬五時期所興建的樓宇陸續落成,加上種種因素,樓價在其後3年多再下跌超過40%,在2003年8月24日跌至谷底。在這5年10個月,香港樓價下跌70%。

因應2022年3月總統選舉,南韓去年開始連續升息打房,11月次升息,南韓房價就開始崩盤了。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arrem5104 wrote:
好幼稚的少子化思維....
政府有規定房地產只能臺灣出生的國民購買嗎?自以為出生臺灣很了不起,非賣你不可?

對, 所以20年後若不想跟外勞住在一起
就不要買市中心靠近捷運站的房子
到時候車站, 捷運站, 生活環境都會比郊區還差
買郊區的大房子才是王道
買房平均年齡從10年前35歲提升到現在40歲
未來10~15年相信還會繼續提升到40~45歲
現在買房的主力族群大約落在1975~1990出生的人
這一代人口還是非常多, 所以我們現在看不到房價跌

但是再過15年, 到2037年時, 假設當時買房平均年齡是45歲, 也就是1990~2000出生的人
到時潛在購屋者將比現在減少1/3
以供需角度來說, 房價將在那個時候才會感到停滯
到了2050年, 房屋需求將減少到現在的一半, 房價成長完全停滯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