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浮雲 wrote:
月薪七萬多不買房子,(
月薪七萬多不買房子,你不覺的你的邏輯很奇怪嗎? 台灣又不是沒有便宜的房子,而是沒那個屁股想要住蛋黃區或蛋白區,雞不生蛋區還是一堆房子沒人買啊?
而且現在年輕人也許就是想要租房子過日子,你又何必為他們操心?恕刪)
房蟲多多已經從
酸沒錢不要住蛋黃區
進階到蛋白區了
這些靠著政府助漲政策
賺輕鬆錢
對社會經濟毫無貢獻的房蟲
如果像大陸一樣發生恆大事件
那些哭喊的人就換成房蟲多多了
siva01 wrote:
台北。你回去40多年(恕刪)
1986-1997 我爸是電鍍工人,底薪1萬不到,但每個月獎金累計起來至少4-5萬起,甚至加班下去7萬都有,這還不含年終獎金。我媽是衣服修剪的,一件衣服我記得是1元還是幾元吧?三個小孩加我媽一個每天都在剪線頭~一個月也有快三萬,後續改食品加工,一個是0.7元。但拚一點也是有三四萬以上。
所以在 1997年 我爸買了一間房子。大概400萬出吧,我記得利息11%,含公設約20多,說貴當時真的不便宜.....,而且要是在1982年時,當時聽我爸說一棟房子也不過50萬,而當時他有能力買起....只是這50萬拿去娶老婆-.-
那時新莊土地一坪500、三重一棟50萬...
現在?
我是認同努力付出努力是必須的,但努力並不等於必然收穫,只能說提高收穫的機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