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 wrote:樓主算啥。那個叫大摩...(恕刪) 炒房缺德之人危害我們的下一代,你不知道嗎?林口套牢賠售一堆你不知道嗎?淡水有跌破社區新低的案例你不知道嗎?出生人口越來越少了,你不知道嗎?很多人60歲了還沒當阿公你知道嗎?
少子化 wrote:炒房缺德之人危害我...(恕刪) 但現實是,目前年輕一輩,他們的長輩,也就是台灣錢淹腳目時代的獲益者,有守住的話,能幫小孩買房的人很多,所以「仍有許多人有能力出手支撐房市」,但這些受到父母支持買房的,不願生的還是居多。收入也很現實,縱使得到贊助有房,但收入也沒高到不怕育兒生活品質下降,這年頭也不可能像舊時代那樣窮養,很多開銷是比早年多的去了。如果上一代沒守住,這代要靠自己買的話,消費會受到更大的排擠,生兒育女更是需要考慮再考慮。高房價只是消費緊縮的其中一個因,要講高房價害人不生,不能說是絕對,只論生育的話,還有更多層面存在問題。好比隨便舉例幼兒園放學時間,是哪個正常上班族能對得上的?要養育幾乎是雙薪,家裡沒長輩幫忙的話,配套有沒有完善?再回到樓主標題,前面回答過了,先略過環境、政策問題,單論長輩想要孫子,給予子女足夠實質的協助,生育意願就會提高了,不要光會催生,沒有作為,有的生完一個,還一直鼓催再生一個,養一個已經很不容易了,沒贊助只會在那喊生,子女聽了也只會當耳邊風而已。
不曉得為什麼60歲要當阿公~ 在身邊多的是不婚不生~絕對不是因為負擔不起,在我看來是享樂主義,生小孩就會花到自己的錢至於高房價,我真的覺得還好~ 就住遠一點吧。台灣小小的,人少少的,通勤不會占太多時間。
MICHAELCUB81 wrote:認真來說1.結婚就是(恕刪) 結婚只是為了兩個人相愛照顧彼此陪半一輩子~沒有人說應該要生小孩或一定要生小孩生小孩也不等於有沒有錢因為我只知道沒錢的人生越多而已~很可憐~隨便養隨便大在養兒防老真正來說就是能對小孩付起一切責任才該生,每個月一敗還是不要生小孩啃老最重要還是不得不說房價如果沒有這麼離譜~相信很多在猶豫或不生小孩的人會更想生小孩!這是絕對的
救世主說公道話 wrote:結婚只是為了兩個人相(恕刪) 在古今中外,所有的婚姻制度,其原本精神就是:男女雙方,締結婚約,共組家庭,生兒育女,養兒育女。而這婚姻,獲得國家、社會承認,給於保障,諸如,法定代理人,繼承權等。國家社會由各個家庭組成,家庭扮演了養育新生命的角色。人是最高等脯乳類動物,雖聰明,但脆弱,從出生到成長,所需要受到的照顧遠比其它脯乳類動物更多更久。總之,這是婚姻最原始,最基本的精神,時至今日,個人主義盛行,以台灣而言,連同性婚姻都可以獲得承認。婚姻的意義,自然有新的演譯及擴大。諸如,少年婚姻老來伴。在今日,只要不違背法令,誰都管不了誰,結婚是否要生小孩,當然別人沒有置喙的餘地。說出一些看法,也是僅供參考,或許等大家走完人生,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體會。
我換個角度說下,也是真實的事情,來自我的日本朋友,他一點都不在意 絕子絕孫 這件事,他也沒有炒房,確因為國情的高房價歷史性成因問題,他認為有沒有小孩,不想給后代,有跟他們一樣的壓力,交了一輩子房貸,比現在持有的房價價格多二倍,何必呢? 用租的就好!!所以夫妻倆,只想好好的過完這輩子,維持好的生活品質,想吃啥或去那裡去玩,自由自在,今年他快六十了,也快退休了。活的踏實最重要,不偷不搶不拐不騙,知足即可。像這種案例,在他們國家是常態,是不是比東哥講的更想得開呢?少子化 wrote:有些年輕人連頭期款都(恕刪)
夢與理想的實現者 wrote:但現實是,目前年輕一(恕刪) 產業現況:1.努力爬上科技公司高階經理人,薪水還是不如大地主。2.投資房地產這麼好賺,還有誰想去創業?3.產業依然代工,當中國、韓國崛起後代工沒這麼好賺了,想轉型又沒這麼簡單。4.金融業過度發展,對整個產業並沒有幫助。結論: 產業空洞化,企業獲利不夠幫員工加薪。物價指數:20年前物價比今日少16%。社會福利:育兒福利做得並不好尤其是市區托嬰價格20K領基本薪資的人根本可以辭職顧小孩了政府廣設公托很難?房價指數:台北市房地產總價從2000年至今漲了幾乎是3倍,新北2.5倍。台北市房價所得比2002至今從8漲到16年(高房價多拚8年付貸款,都夠你小孩出國唸完博士回國貢獻了)。政治方面:不管藍、綠都只是短視近利、被利益綁架的執政者,對於台灣科技、經濟發展毫無貢獻。P.S. 為何說綁架? 看看徐旭東跟政府的關係、看看建商、財團總是左右政策、法案。總結: 台灣整個大環境向下沉淪中,我們的下一代可預期房價、物價會更高,平均所得會更低,年輕人能去國外闖盡量去。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