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請問都更為什麼要多付錢?

登卡普 wrote:
假如最後不能不參加的話,也可以選擇拿錢走人,所得的利益絕對會比原本多。

當建商是投資人、利益人,所得出來的估價,就絕對不會是公平的,比銀行還不會公平

銀行當主導者,好幾家銀行都做過了
cinnamon coffee wrote:
當建商是投資人、利益人,所得出來的估價,就絕對不會是公平的,比銀行還不會公平
銀行都主導者,華南、兆豐、北富銀都做過了

這當然不公平啊!一定會扣東扣西的,但還是會比原本多,有賺就要偷笑了還管啥公平?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都更案,權利變換後的價值都比原本多,公平過頭發起人想喝西北風嗎?
登卡普 wrote:
這當然不公平啊!一定會扣東扣西的,但還是會比原本多,有賺就要偷笑了還管啥公平?

小建商胡搞亂來,強拆、都更到一半繞跑的案例都不是沒有

讓資本足夠的銀行來擔任主導人,絕對比小建商好

登卡普 wrote:
到目前為止所有的都更案,權利變換後的價值都比原本多,公平過頭發起人想喝西北風嗎?

銀行賺利息、經建公司賺管理費、建商/營造賺營建利潤、原住戶賺到增加的全部容積,很公平啊!
cinnamon coffee wrote:
小建商胡搞亂來,強拆、都更到一半繞跑的案例都不是沒有
讓資本足夠的銀行來擔任主導人,絕對比小建商好
銀行賺利息、經建公司賺管理費、建商/營造賺營建利潤、原住戶賺到增加的全部容積,很公平啊!

小建商的商譽本來就不好,在這版也沒人稱讚過小建商,你只提到銀行、建經公司還不夠!

還要加上都更範圍內的土地財產信託,以及承接的營造廠續建機制這兩項。

但問題是銀行、建經公司要願意接,建案太小或太偏僻,而看不上眼不接也沒用。
登卡普 wrote:
還要加上都更範圍內的土地財產信託

這個銀行本身就有辦法做了

登卡普 wrote:
及承接的營造廠續建機制這兩項。

自家集團金控相關企業搞定(例如國泰建設、富邦建設)

登卡普 wrote:
問題是銀行、建經公司要願意接,建案太小或太偏僻,而看不上眼不接也沒用

多家銀行有共同投資經建公司,這不是問題(例如土銀與兆豐銀的中國建經)
cinnamon coffee wrote:
這個銀行本身就有辦法做了

信託是找銀行辦理沒錯,但要先給錢之後辦法才會有。

cinnamon coffee wrote:
自家集團金控相關企業搞定(例如國泰建設、富邦建設)

都更搞了這麼多年,原來有一大堆人都是傻瓜啊?國泰、富邦這麼容易叫的動居然不知道?

cinnamon coffee wrote:
多家銀行有共同投資經建公司,這不是問題(例如土銀與兆豐銀的中國經建)

我到今天才了解,跟銀行借貸是這麼方便?普通老百姓開口說要借,銀行就會給?

看完大大以上的回覆,當下讓我覺得台灣這個社會,充滿著愛心與關懷,太感動嚕!

PS:是建經公司才對,不是經建公司。
cinnamon coffee wrote:

這個銀行本身就有辦...(恕刪)



C大真的很天真呢!
這世界大家一定充滿愛心充滿愛!世界和平!

robmc wrote:
最近社區舉辦了都更...(恕刪)


你的房子全部打掉重蓋,舊屋變新屋,需不需要錢?

當然,原土地蓋更多戶
賣到的錢可以攤掉你的房屋更新的成本
但要完全免費,並不容易~
登卡普 wrote:

信託是找銀行辦理沒.
我到今天才了解,跟銀行借貸是這麼方便?普通老百姓開口說要借,銀行就會給
..(恕刪)


跟銀行借貸有很難嗎
現在銀行都求你去借錢吧
重點不是能不能借
是你以後有沒有能力還
建商在台灣做的就是槓桿操作跟金流控制
其中並沒有技術可言
所以我建議大家還是跳過建商
這個角色是沒有必要一定要存在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種中間者是哄抬價格跟不合理利潤的推手
laurent5680 wrote:
跟銀行借貸有很難嗎
現在銀行都求你去借錢吧
重點不是能不能借
是你以後有沒有能力還
建商在台灣做的就是槓桿操作跟金錢遊戲
其中並沒有技術可言
所以我建議大家還是跳過建商
這個角色是沒有必要一定要存在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種中間者是哄抬價格跟不合理利潤的推手

你要跳過建商自己全包自己蓋,這是自由選擇,用嘴巴講都很容易,麻煩你先蓋一間來開箱!

把完整的細節全都告訴網友該怎麼做,沒辦法自己全包蓋出來,就別說大話可以跳過誰跟誰。

還有那種銀行可以融資信貸幾十萬的別拿出來嘴,這裡講的是幾個億起跳的鉅額借貸案。

一個建案的總工程款都幾個億起跳,前面講的是普通老百姓,能借到億起跳就不是普通老百姓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