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轉)從新房住到舊,9年屋脫手賺7000萬

simplelife1224 wrote:
酸宅看換屋族也覺得是...(恕刪)


這樣的邏輯是有盲點的~
明明都是卡西歐,只是9年後卡西歐的市場金額已經高過勞力士9年前的市場金額!
價值不變,但是售價因為通膨、再加上市場哄抬。
9年前買這卡西歐,金額比較低,相同的現在也不能用9年前的價格買勞力士。
相同的問題,如果出現在5年前,5000萬一棟,在漲勢既成的狀況下,這個問題會存在嗎?
說不定當下就會認為這5000萬是『夜市手錶』的價格。

基本上其實大家心中都認定某一個價格,但是在真正買房子的時候,又受不了誘惑,把價格拉告更會帶動漲勢,而且也認為漲幅會繼續,才導致價格無限制上漲。
價格上漲,房市利多,所以建商、開發商狂蓋,銀行看大家買房,怕大家沒錢又不敢借錢,就把貸款還款時間拉長,吸引民眾狂借,當時房價1年可以漲5%~30%,遠高過銀行利息2%。
投資客見有利可圖,也借一堆買房,反正利息低,等到真正要繳本金的時候賣出去,買空賣空,1年至少淨賺10%以上建商看了,房子有人買,就越蓋越多,銀行也有人借錢,就越借越多,投資客越借越多。
大家開始不事生產,只要擠出第一桶金,付了頭款,為來就是數倍的獲利。
其實,這槓桿比現在的股票市場都還要來的大,8成的貸款,100萬買500萬的房子,將來賣700萬,付出100就淨賺200。
這樣的獲利條件誰不願意,有交易,有稅收,由於市場活絡,政府也把房市交易量當作政績。
上漲是市場機制沒錯,所以,民眾又不希望政府太過於干預,居住正義的口號,在政府眼中跟屁一樣。
但是遇到下跌趨勢,投資客斷頭,卻沒有想過當時賺的錢在哪裡?
doublelovelaura wrote:
我是沒看影片啦!但是我想問的是,賣了賺七千萬以後,事主要繼續買房還是有另一棟房子可以住?如果是後者,當然多了九千多萬的銀子可以花,但如果是前者,事主要繼續加碼買房還是轉租屋呢?這個才令人玩味!(恕刪)

好多人問這問題,我想應該是退休,鄉下養老去了
難怪高雄,台中,宜蘭,台南房子狂飆漲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看來又是一個辛苦的房仲上來發文叫大家趕快買房...
趕快轉行吧,房地產正在不斷走下坡,不要再自欺欺人啦


看各網路平台的酸民
好像全世界都虧欠他們
我是賠售
人家還覺得我是賺
抒發一下情緒(小弟心裡苦阿)
各位大大別介意

小股9 wrote:
(轉)從新房住到舊,9年屋脫手賺7000萬


運氣
不可能

頂多翻三倍,一般來說,如果是在民國100年左右買的

到民國106年漲到最高時趁機賣出是有可能達到三倍

一般都是翻兩倍,不過現在現在市場是有行無市

大家也都在等待何時是最低點,所以不肯買


我就是在100年買間小兩房,現在的價格是當初的兩倍

不過我的是新房,屋齡還沒超過十年,也是不知道賣不賣的出去


結果又跑到附近買了間新屋,交手的結果是

廣告公司今年殺很大,我出的價格還自動幫我刪了快一百萬

大概建商也很缺錢


但是好房不能等阿,我太愛我這間新房了!!風景好,設備佳,無可挑剔阿
小股9 wrote:
好多人問這問題,我想因該是退(恕刪)


應該
Rico_wen wrote:
應該...(恕刪)

謝謝國文小老師糾正,小弟立馬改
你知道高雄房子漲也是看地區的、又不是全漲?
小港區在30年前房價很多都是現在的一倍?(我家那排透天)
現在中古透天400萬成交很多(實價登錄有)
機場對面而已。
五、六年前,公寓成交價均比現在高很多,這樣算賺還賠?
本來想逛逛車市版,看到這穩賺不賠的標題,不點進來看真對不起自己,
我出50%,其它開放認購,大家集資來買好不好,有錢賺大家為何不賺呢?

啊~~~對了,我想起來了,台灣有個十二兆資金是從房市抽回的,
這十二兆要等著市況好再度入市,我們這種小蝦米怎搶的過大鯨魚呢!?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