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房價到底會漲還是會跌? 請各位前輩指點迷津 胡偉良表示,少子化並不會是壓垮房價的稻草...

雙北蛋白區域房地產都是保值的,適合長期持有,那些學術派觀點都只是理論,完全沒把政府政策討論進去、非常不正確!房市要看政府政策,利率才是推動房地產市場背後的那隻手。連彭總裁和金管會顧立雄都掛保證台灣房市已經「軟著陸」了,仍然還有這麼多人爭相打臉,寧願相信那個自稱房市專家的Sway,我實在不知道Sway有什麼學經歷可以比得上3A總裁。新聞光看標題就知道是不是胡說八道,多與空要看區域,而且老公寓、新建案與電梯大樓要分開研判。十月份買賣移轉棟數出爐了,事實上十月反應的是八月、甚至是七月的買氣,並不是九月,這是常識。七八月正好是農曆七月,所以買氣自然差。購屋者斡旋、簽約、驗屋、辦貸款都要時間,代書要辦理用印、完稅、塗銷、遷出、過戶,銀行、仲介兩邊都要趕時程,時程都寫在契約裡,我不知道這些所謂專家如何叫人九月簽約、十月就交屋!買房要考慮的其實銀行貸款成數和利率,房價倒是其次。眼光精準一點,就不用擔心未來房價會跌。買在103年的高點其實也並非一定套牢,因為不適用房地合一稅,地價稅負擔相對減輕許多,記住眼光精準一點,用心看房、大膽出價,隨時都是進場時間點!相信彭總裁的話吧,他比較專業,而且他有調控房市能力,他不會騙人的啦。
空空每次拿少子化出來說

就是因為認為少子化讓需求減少

但我的想法和此篇新聞類似

現在人的想法和從前已截然不同

從前大家喜歡公設低實坪大的公寓

尤其喜歡公寓頂樓可以偷頂樓空間

甚至租幾間小套房賺租金

但現在違建抓得緊

改套房也要申請

眼紅的鄰居更是照三餐檢舉你

老實說

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會考慮四樓以上的公寓樓層

要每天爬四樓五樓 根本要人命

夏天還得了

沒有管理員幫你收包裹

要搬家施工

工人一看到公寓五樓臉先綠一半

頂樓漏水只能自認倒楣花錢

其他住戶根本不鳥你

一樓有蟑螂老鼠又容易爆水管

頂多頂多可以考慮二樓或最多三樓

也就是說一棟五樓公寓

幾乎可以說三樓以上的房型

年輕人不想住 老年人爬不動

台灣這麼多的公寓

很可能就要多出6成的換屋需求

那麼年輕人 老年人想住哪呢

當然是電梯大樓囉

不論是租是買

剛性需求還是在那裏

就算要租房子

也得有人先買來給你租阿

更不用說

以現在台灣女生的強勢程度

未來大概結了婚 老婆就會逼男生搬出去

這時候老人死守著一個爬不動又空防好幾間的老房幹嘛

還不如換個電梯小兩房

出入輕鬆少出意外

打掃整理起來也不費力

光是這樣算起來的需求就有多少

再來算現在家庭大部分就生一個小孩頂多兩個

長大後父母一定把畢生累積財富轉移給小孩

讓小孩少吃點苦

你認為小孩拿到了錢

會想死守在一間問題多多的老屋

還是去買間新穎漂亮的電梯大樓

之前租的一間東區老房

有老鼠白蟻就算了

下大雨的時候天花板還會漏水

處理了也沒用

整個房子因為老化

可能隨著地震外牆龜裂

水沿著裂縫就進來了

就算補了 也是晃兩下又裂開

這樣的房子就算在蛋黃區又怎樣呢

我也照樣住不下去

所以新房大樓的剛性需求會一直都在

即使少子化的問題持續發酵

而沒人要的老房要嘛看看有沒有人要租

要嘛就是賣掉轉小房或是都更

少子化對重劃區來說

只是把蛋白變的更白

但即使仍有這樣的自住剛性需求

短期內房價應該仍難往上

除非台灣經濟能轉型成功

大家都是看著新聞買股票買房子

新聞天天報台灣經濟差

你哪可能傻傻的出高價去買房

少子化這問題是全面性的

所以也不必專拿來打房市

到時候沒有年輕人去消費

百貨公司也掰 餐廳也掰 什麼都掰

沒人消費 許多內需公司也開不下去收一收

這時候你敢買房? 還有閒情逸致笑房價一折?









我去年賣過台北市中心的一個電梯大樓,那時房價已經開始緩跌,我來告訴大家為什麼蛋黃區房價會跌。那是因為現在大品牌房仲公司為避免引起賣賣糾紛,會幫賣房做氯離子、輻射屋和房屋結構檢測,台北市蛋黃區老公寓和電梯大樓眾多,屋主以為市中心1坪可以開80萬,結果檢測結果驗出來1坪掉到60都沒人要。況且巷弄狹窄、離捷運太遠、屋頂還有違章建築,賣相都不好。1坪80萬是跟新建案平均的價格,新建案賣110,老公寓就算都通過檢測成交就只有5、60,就算是天龍國又怎樣?三樣檢測其中一樣沒過買方照樣說掰。這並不是屋主有讓利了,而是他這間房子不值這個價。蛋黃區老公寓已經不吃香了,我要買房看到20年以上的電梯大樓通常都跳過去,更何況是40年以上的老公寓
爬樓梯的老公寓,從都更議題破局後就宣告沒啥買盤了...

房價消風不講,以後換屋連轉手都有問題

兩房華廈跟電梯大樓才是主流...
10年前也不知道二房電梯華廈是主流,或許10年後都更政策成熟,公寓又變成熱門商品,誰知道呢?
誰知道會漲會跌? 也許你買了就跌賣了又漲. 我只知道大多數(尤其是最需要房子卻沒房的人)無法或很難負擔現在的房價

sunnight123 wrote:
10年前也不知道二...(恕刪)


我想自住剛需來講 是沒有辦法等十年的!

買房都是這樣......遠換近 小換大 舊換新...

家有長輩或新生兒 電梯是必備的,如果就一筆資金

一次出手機會,我建議不用賭,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但為了以後換屋,電梯一定要列入。

預測個大方向

北跌
中漲
南持平

至於會跌多少 能漲多少 就不好說了

bike speed wrote:
我想自住剛需來講 ...(恕刪)

目前是想要大換小
因為小的比較好整理
長輩都老了牙
他們負責弄亂 我負責整理XDDD
電梯真的很重要
最怕是老人家走樓梯跌倒碰傷
我自己爬樓梯就當作是運動
是希望可以買低一點點
剩下的預算當作裝潢
畢竟喜新是正常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