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少子化可怕?117年大專生人數估少4成 銳減10萬剩15.6萬人


Dean120 wrote:
少子化恐不恐怖看影...(恕刪)


對個人當然沒影響,
但對整個國家來說就有了,你自己想看看就知道了,
那是很恐怖的事情。
HermesParis wrote:
安啦!我國政府相關部...(恕刪)

這樣好了,你收到這個後願不願意再生一個呢?一個就好😂
少子化影響現在才剛要開始
房市是落後指標
要大跌估計10年後
要落底等20年吧
相信在這之前還會再漲一次
如果14A說的「已經」軟著陸是真的
投資客此時應該相繼進場力捧14A才對
若是只有剛性需求買單
那就是還沒著陸
所以投資客不願進場
反正大專生也買不起房,故房市交易跟他們無關。
都是有資金的大人和老人在玩。
預估都更政策10年內修正完畢,到時又是另外的高齡市場。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以全台房價最高台北市為例,首購族平均年齡為40.9歲,其中30~40歲的購屋者占37.5%、40至50歲占25.7%。胡偉良指出,假設40歲年齡層購屋者在20~30年前就已購屋,當時購買的公寓多是沒有電梯的住宅,經過20~30年居住後,隨著購屋者年齡的增長至現在的60~70歲,也顯示老人住老屋的「雙老危機」恐怕更為嚴重。

另一方面,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止,全台30年以上老屋為384萬戶,預估10年後全台30年以上房屋將進一步攀升至597萬戶、20年後則有739.7萬戶。

未來高齡需求將成為新成屋市場的主流。
少子化惡化,炒地影響經濟發展,
養好身體,活下去驗證這些言論!才是贏家!
私校退場供預警 教育部12月公告註冊率
發稿時間:2017/11/23 13:12
(中央社記者顧荃台北23日電)教育部次長姚立德今天表示,因應學生跟家長擔憂所就讀大學是否為將退場的專案輔導學校,教育部12月下旬將首度公告全國公私立大專院校的註冊率及辦學資訊,作為預警機制。

行政院會上午通過「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對於辦學績效不佳的私立大專校院,加強監督管控機制,避免學校財團法人藉由轉型或退場,將原有校產挪用或變賣,圖利少數私人或團體,後續將送立法院審議。

姚立德出席院會後記者會時表示,退場條例規定,私立大學若全校學生未超過3000人,以及全校連續兩年註冊率沒達到6成,會被列為將退場或轉型的專案輔導學校;目前教育部已成立專案輔導辦公室,並對有上述狀況的學校提供輔導,但實際輔導學校名單,仍要等法案完成立法後才能對外界公布。

姚立德說,在法案通過前,有學生或家長會擔心,目前所就讀或即將就讀的學校,會不會是將轉型或退場的專案輔導學校,教育部也必須用負責的態度,去說明各大專校院辦學資訊,因此規畫12月下旬將首度公告全國公私立大專院校的註冊率及辦學資訊,作為預警機制。

姚立德說,屆時將公告各校106學年度全校註冊率、學生數、教師人數,各系所招生狀況、學生數與教師人數,以及財務狀況等,未來每年12月將更新當年度數據,提供各界參考

---------------------------------------------------
少子化無解,該淘汰就淘汰

東哥cdy wrote:
私校退場供預警 教...(恕刪)



少子化嚴重 今年出生數恐跌破20萬


少子化嚴重 今年出生數恐跌破20萬到Facebook 分享少子化嚴重 今年出生數恐跌破20萬到Line 分享少子化嚴重 今年出生數恐跌破20萬到
2017-07-11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醫界、學界都示警!
前五月 月均僅一萬五千人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最近許多產科醫師反映,新生兒越來越少,他一查發現,今年一到五月出生人數超低,平均每月僅約一萬五千多人,是繼金融風暴後、近十年來,月平均出生人數倒數第二,昨天趕緊向衛福部示警,呼籲政府必須更嚴正面對人口警訊。

根據內政部統計,自二○一二年起,每年總出生人口幾乎都超過廿萬人,每月平均出生人數都有一萬七千多人左右;黃閔照憂心指出,今年前五個月的出生人數少到連產科醫師都驚覺,他擔心今年總出生數恐低於廿萬人。
出生數 恐創十年來第二少

今年一到五月份新生兒共七萬九千多人,僅是去年同期的九成左右,也較其它幾年同期出生人數少約一萬多人。過去僅二○○八、二○○九年受金融風暴影響,導致台灣在二○一○年新生兒出生數一度降到僅十六萬多人,平均每月僅一萬三千多名新生兒,是近十年數量最少的一年。

黃閔照說,雖然出生大月是每年十、十一月,但以這情形來看,年底恐也不會明顯增加,今年總出生數恐是近年新低。衛福部少子化辦公室昨也緊急針對此問題開會討論,並準備更大力向國發會爭取前瞻預算支持及多方徵策,務必更有效遏止少子女化的惡化趨勢。
醫界學界示警 籲政府關注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前政委薛承泰指出,在台灣社會中,生育數和結婚數是緊密正相關,非婚生子僅約四%,較國外低很多,他也發現,去年起、國人的結婚數一直降低,恐怕跟今年起生育率更節節下降有關。

薛承泰認為,除了經濟一直是導致國人不敢生小孩的最大影響外,今年生育率低可能和去年的結婚數少、外籍配偶生育數降低,以及政策不穩定都有關,他呼籲政府真的要積極關注少子化問題,不一定要花大錢彌補、但是要把這問題放在最重要的施政核心。
國安危機 應納入施政核心

前衛福部長、少子化辦公室召集人林奏延說,他有看到婦產科醫學會示警數據,顯示問題真的很嚴重,他強烈呼籲,少子化的國安問題一定要跨部會動起來,「它的長遠問題比年金改革、長照更重要」。政府應宣示改善決心及找出方法,不然少子化惡化會改變台灣人口結構,不管是年金、長照或其它社會資源都可能垮掉。

--------------------------------------

少子化情況持續惡化,再不解決,房市後市不樂觀
看了前面的回覆及文章,少子化這議題已經有很多人把它當作是一個新聞或許看看就好或許聽聽也罷~反應影響不到我~而我也無法作什麼
或許換個角度講:如果台灣是一個人,當再生的新鮮細胞減少,老細胞一直存在,這個人的免疫力會強嗎?跟其他人競爭會有力氣嗎?這個簡單的邏輯相信大家能懂,只是要怎麼面對或者是不想面對而已!個人認為:單就臺灣少子化狀況而言,這是民主制度下最悲哀的事件,講白說就是(選票);老人有選舉權所有要照顧,小孩又不能讓我當選!充其量爸爸+媽媽也才只有兩票,在台灣社會很多年青人還很聽父母的只要把老爸老媽服務好,也能吸票,所以惡性迴圈一直循環;再透過簡單的舉例:某年後一個年青人繳的健保費60%以上是要給老人使用;所得稅60%以上要給長照用,還剩多少政府能運用在投資跟建設?少子化更是帶來健保負擔加重以及後續中年退休後勞退議題,年青人的負擔加重以及往都市集中,資金往財團集中,慢慢的大家會發現,自己所信仰的民主不再是民主了(去看看美國推的稅改政策對富人有利還是弱勢有利就知道)!建議當務之急除了自己多充實自己加速累積個人的籌碼外,再來就是選則一位參政者就格外重要,已經沒多少時間再搞為反對而反對或者藍綠惡鬥了,大家多關心政府政策,多面向思考.面對未來的既定事實要如何作決定而不是(等)事實發生後再怨天尤人.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