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高房價造成的少子化 炒房到底是興邦還是誤國呢

看了這麼多回文...

似乎大家真的是把房子當成投資的工具了.
所以應該要再說一次,投資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

大家也都買車,怎麼沒人把車當投資工具?
房價也是這10年來突然漲上來的,為何大家還一直
卯起勁來買房?套在最高點.現在跌了..對照10多年前
不管蛋黃蛋白,還是蛋殼,有跌破10多年前的價嗎?

房價其實也是因為QE後大量印鈔,多餘的閒錢轉進房市
的原因. 說到因為打房搞的百業蕭條,那前幾年房市
大好的時後,賺到錢的相關行業怎麼不做風險管理,好好
處理賺的錢?

這跟種高麗菜是一樣的.高麗菜一顆100塊的時後,大家卯起來種..
等收成時,沒這行情了,一顆剩20塊,這是要怪誰?

高房價:

1.人民不敢消費,百業蕭條
2.人民不敢生小孩,少子化
3.人民不敢再教育花太多資源,人才稅減

只有一個好處
1. 建商、房仲 賺飽飽 笑呵呵 開超跑

月幻星空 wrote:
目前106年大學學測...(恕刪)


簡單說我們的傳統思想無法讓我們成為先進國家
所以才會搞一大堆有的沒有的
什麼東西都有繁瑣的過程,但卻沒什麼效率

我覺得炒得起來,跟我們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很深
然後又不重視年輕人的權益,生活那麼困難了
少子化也是必然的趨勢
竟然十幾年前都知道的結果
有拿出對策來嗎?沒有

因為我們觀念中沒有規劃這樣項目
到時反正就誰接到誰衰
在罵那個人能力不好
不需要去解決問題只需要解決人

錢都放在房子上,放在少數人身上
不丟入市場是要如何推動經濟

多給有錢人一千萬,他又不會因這樣而多花一千萬
但給一千人一萬塊,很快一萬塊就使用了
投入市場,經濟就會流動

這又要說到儲蓄的觀念,到底儲蓄好不好
我覺得要是社會福利好就不用儲蓄了
炒軌道建設也是一樣道理
目標30年後一個車廂10個人

再過10年當家族資產都集中在少子話出生的小朋友
伯父叔叔姑姑...沒嫁娶有資產的長輩,
最後都給自己的兄弟姊妹的子女,也不願意給國家
一個人起碼一出生就分配到2棟房子
房價就....嘿嘿嘿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recyko wrote:


以30年前新莊中...(恕刪)

房價是購買力比賽的結果,最底層購買力變的更差,是世界驅勢,使用腦力的一直比用體力的收入較高。


yu0556 wrote:
台灣偏鄉面積遠大於人口密集區。
只要不集中,有分散於各偏鄉,怎會撐不住。
更何況,人口成長後,該地區這些設施,自然會改善,不改善怕你不投票給他。


所以首都要像直轄市,到處都成立?

首都遷到台中,高雄偏鄉房價價格就會拉上來?人就會遷到高雄的偏鄉?

原高雄的偏鄉還是偏鄉.

肯定是興邦!
要知道
房價漲一倍 財富增一倍
房價漲十倍 大家不就發了嗎!
賣了房子就有
享受不完的榮華富貴了
誰還跟你辛苦應徵工作
每天累得像條狗一樣
去台積電一輩子也賺不了這麼多
去公務人員那才區區幾萬塊
連塞牙縫都不夠



sgleepapa wrote:
房價是購買力比賽的結果,最底層購買力變的更差,是世界驅勢,使用腦力的一直比用體力的收入較高。


當絞盡腦汁

房價還是走空

當絞盡腦汁

房子還是無法成交

自認使用腦力的炒房族越來越難賺

甚至沒頭路

自認使用腦力的炒房族還會比用體力的收入高?

坐吃山空的購買力會驟減吧!
月幻星空 wrote:
目前106年大學學...(恕刪)

到現在還不想生第二個,就是計劃要買房,但房子買了更不會生第二個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