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為什麼大家都這麼想買房呢? (4/15更新)

我說的是真的
也會有人說是唬爛的
以下聽聽笑笑就好

我買房是因為錢太多了
存銀行的利息太少
所以每存到一定的程度
就去看房子
然後全部用現金
買一間房子下來
房子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通用的貨幣
貨幣也許會貶值或升值
但是房子會隨著當時的景況而有其一定的相對應的價值存在
存錢存在銀行裡沒有甚麼成就感
看到的只是數字而已
存房子
看到一間又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爽度絕對比看到銀行的數字來得高
至於甚麼管理費或是房屋稅或是地價稅
這些不在考慮
錢放在銀行裡還怕貶值的人
不會在乎這種小錢



房子[房地產]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更保值的貨幣啦

小弟只賣過一幢房子
雖然賺了一倍
後來還是很後悔賣掉[賣掉後更貴]
所以以後都傻傻的
只進不出
一直買
一直存房子
房子有沒有租人?
都沒有租人
因為嫌麻煩
放在那裏養蚊子
租人萬一租到爛咖
就麻煩了
新新的房子
自己看了清爽



以上笑笑就好
你可以說是唬爛



我租房子3年
月租9000
存到了頭期款
買房之後6年還清房貸
目前住的地方租金行情15000


我覺得我每個月都比租房子的同事多賺15000
對於很多人宣稱買房讓生活品質下降 我無法理解

我薪水都是實拿
免付孝親費(因為不跟長輩住)
也不用付租金

等於我薪水比租屋的同事多很多
我跟我老婆兩個人每年薪水的結餘加起來都破百萬

如果『因果』沒搞清楚,那這議題永遠吵不完。

除非靠父母、住父母,不然誰一出社會就有能力買房子的,不都是租的。如果租房會窮一輩子,那以後又如何可以買房?
沒錢,本來就要租能力所及的房子。這樣才能存錢,以後才能買房子。

不是租房子會窮一輩子,也不是買了房子就可富一輩子。
重點就四個字,叫做『量入為出』。永遠不要讓支出大於收入。
買房後收入不敷支出,那該租就租;買房後收入還能輕鬆應付支出,那能買就買。
支出少於收入一輩子富。支出大於收入就一輩子窮。

有人買房大富大貴,也有人買房淪落法拍(最近就常在留意這類房子)。
以小犬來說,年收入有兩百多。

之前在七張站附近也有自己的房子,離婚後就把房子賣了。
一個人住空蕩蕩的房子,可能滋味不好吧。
現在和同事共3人合租一間3房的大樓,每人每月14000(包含費用)。

3個人年收都很高,但目前都單身,也沒買房,可能是一起住比較熱鬧吧。
每星期都有很多朋友去打牌。有時候自己還排不上,就去另外的同事家玩樸克或是去南港站看早場電影。
他也常自己一個人出國玩,這個冬季也去日本滑了兩次雪。下次冬季也預定了兩次。多方的去嘗試各種新的生活。

或許未來有女友或再婚後,就會結束這種單身生活吧。我也沒逼他就是了。


補充一件趣事,8個月前其中一位說要買房結婚,就搬出去。空缺馬上被另一位同事填補了。後來婚沒結成,又搬不回來,自個住在新裝潢好的屋子,懊惱得要命。
房子住自己的 比較有踏實感阿~~~還是努力賺錢存錢吧....

你需要買的不是房..
直接買地就好了

SPRINGPOWER wrote:

cobrawu wrote:
樓主啊,搬出去住,...(恕刪)


超認同
如果換個立場,由樓主自己租房子帶著父母
每每要搬家時,看著年紀愈來愈大的父母跟著自己搬遷
那又會是怎樣的感覺⋯⋯
很好奇還會不會是原來的想法
我單身,最近剛買了第二間房子,買第二間是因為第一間房租收益好,買第二間因為是新房,土木結構,水電管路我都了解,住起來比較不用擔心,再者套現也容易,有需要跟銀行週轉個5,6百萬是有的,
其他,如果小孩上學,家父搬來養老,親戚朋友來聚,有個定點其實也比較不會流失,為什麼要買房?因為終究是個家是個避風港,租的是金屋銀屋不如自己買的狗窩來的自在
為什麼想買房?我唸小學的兒子一天到晚吵著要買電視廣告裡的零食,就算他不知道好不好吃,這就是廣告的力量。
而建商或房仲的廣告可不止是廣告時段的廣告,還包括找一堆名人素人分享買房有多好,尤其是台北的房子只會漲不會跌等等。在潛移默化之下,大家漸漸就認同了。
然後就有一群相信買房可以翻轉人生的人,願意頃其所有,把買房當人生目標了。
而錢太多,不知道要放哪裡只好買房的人,有,但是很少。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