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公設比會被取消嗎?


deapblue wrote:
很簡單

現在有人虛坪制買房60坪,一坪30萬總價1800萬

以後實坪制有新房40坪,一坪40萬總價1600萬

你要這間原價1800萬的舊房怎麼去跟1600萬的新房子競爭?...(恕刪)


經過你這個解釋突然秒懂,
之前就一直覺得有些人明明不是建商,幹嘛跟著一起反對實坪計價,
被你這麼一說,才發現實坪制還真的會檔人財路阿,難怪一直反對...
而且反對的理由還很牽強....

反正總價不變,差別只是單坪的價格被拉高而已,以總利得而言對賣家根本沒差,
而買家也更容易知道他房子的實際單價。
公設做的多做的好的建案,單坪價格拉高也很正常,
就直接告訴消費者比隔壁建案貴,是因為多了哪些東西,所以建造成本更高,
消費者也更能判斷這比人貴的價格是不是花的值得。

這個,有很難嗎?

公設這東西,我想是一定會有的,但多少公設叫合理?

20%? 30%? 50%? (真的有公設50%的房子!!)

重點! 你怎麼知道公設的計算是正確的? 公設的價值怎算? (留一片空地也是公設,造景花幾千萬也是公設)

買40坪的房子,公設30%,實際住到的空間不到28坪,12坪公設一坪算30萬,就花了360萬。

那些公設值得花360萬嗎? 要怎麼知道那些公設都是你用的到的呢? 公設會不會灌水呢?
mengreed wrote:
就算實坪計價不代表賣方不必提供虛坪部分,因為那是大樓和你所屬建物
的一部分..
這樣可以讓建商儘量把室內實際居住坪數蓋到最大,不必花錢買一堆虛坪


請問現在哪個建商不是這樣做?

一塊土地,法規規定最大實際居住坪數可以蓋1000坪,
哪個建商會只蓋800坪的?

室內實際居住坪數不是建商想怎麼蓋,就怎麼蓋,
關鍵是"容積率"。
gkkcast2 wrote:
每次談到實坪制
總有人會邊強調說總價不會因此改變,然後邊極力反對
感覺很像在怕什麼東西


怕自己投資的物件變的比較沒競爭力,
就這樣而已。

公設部份的營造成本多少?
建商賣你多少?

THE666 wrote:
請問現在哪個建商不...(恕刪)


有啊~在土地比較便宜的地方,建商就不會蓋滿啊!

100%容積只蓋80%,讓建物棟距加大,賣相更好,空地一樣用公設賣你。
alankith wrote:
重點! 你怎麼知道公設的計算是正確的? 公設的價值怎算? (留一片空地也是公設,造景花幾千萬也是公設)


那你知道嗎....
不管是留一片空地,還是造景花幾千萬,
都不算在公設坪數裡面。

你權狀裡面寫的公設20坪,這20坪中,並不包含這些部分。

---------------------

房地產小知識:

有屋頂的公設,才會算進你權狀裡面的公設,
例如:一樓大廳、樓梯間、健身房、室內游泳池。

沒屋頂的公設,不會算進你權狀裡面的公設,
例如:中庭花園、天台、露天游泳池。
THE666 wrote:
那你知道嗎.......(恕刪)


感謝大大說明!

那公設有辦法灌水嗎? (就像之前的露台、雨遮、陽台)

沒屋頂的不算公設,那是算在土地持分裏嗎?

alankith wrote:
感謝大大說明!
那公設有辦法灌水嗎?


你可以先定義一下,甚麼叫做灌水嗎?

THE666 wrote:
那你知道嗎....
不管是留一片空地,還是造景花幾千萬,
都不算在公設坪數裡面。

你權狀裡面寫的公設20坪,這20坪中,並不包含這些部分。
.......(恕刪)


那反過來問:
如果建商將公設的建置成本加到單坪的售價中,
這樣有很困難嗎?或者對他們的獲利有影響嗎?

我想困難度絕對比讓消費者自己去判斷30%-40%的公設比究竟合不合理來的低吧?

建商在蓋房子時難道會分公設的建造成本多少、室內坪數的建造成本多少?
基本上就是建造總成本+利潤平均分給室內坪數=室內每坪單價,
這樣的計算方式不就簡單又明瞭?

沒有人要求建商公設不能算錢,也不可能有建商真的「送」公設,
只是要他們將公設的價格含在單坪價格,
出售時再直接用事內實坪*含公設的單坪價格而已。

另外造景幾千萬的社區花園難道就因為不算公設就「免費」嗎?
還不是一樣被加到每坪單價裡。

THE666 wrote:
你可以先定義一下,...(恕刪)


您好,意思是,多弄了很多買方用不到的空間,把公設變多,你付了錢買卻用不到。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