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obling wrote:
所以!!
簡單歸納一句話
政府花大筆稅金幫忙住都市舊屋的人"免費"換新屋、豪宅??
這.....
FASONABUKI wrote:
大房子換小房子
透天換公寓
地價稅低換到高 都更後以新的價格計算
是你你要?
以價值來算, 原本公寓值2000萬, 新房子值4000萬, 為什麼不要
tdbigman wrote:
上面六頁都是文不對題。
你們講得都不是都更,而是改建。
都更重點是都市,是生活品質提升,是就業機會提高。
都更不是拆掉舊房子蓋新房子。
不討論都市,公民參與,都更永遠弄不起來。
要談都市,要談公民參與,要先談開發許可權的概念。
台灣根本沒有開發許可權的概念,
都更永遠不可能順利。
在台灣搞都更,就是看黑道臉色,還有執政當局跟黑道掛勾的程度。
您說的對, 但若那麼嚴格來定義都更, 目前的都更案大部份都只能叫改建.
您說的就像教科書寫的那麼的理想,實際上是很難推行的,因為百樣人,哪有那麼好搞定,對吧!
spocklee wrote:
擴散型都更 請參考一下
http://www.myav.com.tw/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20468968
[內容之一]
其實 都更 很簡單
精華區 先蓋好豪宅 周邊公寓遷入
逐步外環擴散
仁愛空總 就是很好的引爆點
不錯的資訊,感謝您的分享
wtwua wrote:
看到"汽車電梯"四個字, 我微微一笑.
維修費啊維修費!
我覺得還好耶!這跟停車塔沒啥兩樣啦!不要華而不實的公設,就像華廈一樣,不要有管理員,省下的管理費絶對夠維修用
Kevin0905 wrote:
現在建商手上庫存建案,庫存成屋,賣都賣不完,誰要跟你一起都更!
還指望建商出錢蓋,出錢給你租房,然後分幾戶現在很難賣的高總價房,繼續賣到天荒地老,你當建商都是吃素,做慈善的啊!
同一件事,有網友覺得太圖利建商,也有網友覺得建商沒肉可吃,所以這個論點,在下不評論。
Dennis520 wrote:
一坪換一坪對舊公寓住戶根本不划算
舊公寓值錢的是它的土地
本來擁有的公寓參與都更之後
權利被犧牲掉的程度
遠大於都更後得到的利益
有人說都更可以得到新房子耶~
拿出計算機仔細算吧!
蓋房子的成本根本沒那麼貴
價差都被建商賺走了(建商至少要賺重建後總值的1/3-1/2)
所以沒人想都更
以價值來算, 原本公寓值2000萬, 新房子值4000萬, 為什麼不要都更
傳統都更難推的原因,之前有討論過了,就不再重覆說了,請見諒
羿鏡 wrote:
其實只是先借用一塊地蓋而已啦! 等蓋好人搬進去, 同樣大小的舊公寓建地就會再空出來了..
想的太簡單
即便簡化法
周邊居民誰優先搬進去? 整棟公寓都同意搬進去,才准一起搬? 吵就吵翻天了
一樓不搬,整棟就不准搬,還不是一樣
再來現在物件不是單純一棟公寓立在那邊清空就好,前後左右都有相鄰物件,看要怎麼處理
羿鏡 wrote:
最近都市更新的議題...(恕刪)
一些數字迷思 :
1. 四層公寓 : 大路邊嗎? 不是的話,例如六米巷道,那就路寬加六除以三,還是只能蓋四層,類推下去,12層你得在三十米大道邊,明白沒?
2. 12層沒地下室你來建?最少得兩層,地下室建築成本是地面上的兩倍,所以總建築成本坪數=12x50+2x100=800,能賣的三戶算每戶4000萬,還得不打稅,總共一億兩千萬,一坪最多15萬.
3. 50坪要四千萬的話,一坪80萬是那個地點?這樣原住戶工期租屋恐怕一戶一個月得三四萬,兩年工期的給個三百萬.
4. 建商沒利潤幫你都更?白天作夢都別想,抓個三成,投入一億兩千萬,得有個三千六百萬,配上租屋津貼剛好四千萬,建屋剩八千萬,每坪只能用十萬去蓋,要12層鋼骨大樓?我不敢住喔......
羿鏡 wrote:
全部按照您說的來修正,舊公寓建蔽率約60%,若每戶30坪,每層2戶建坪60坪,地坪就是100坪
所以新毫宅的建築用地應修正為100坪,建蔽率50%,剛好可以蓋到50坪
結果還是一樣
不知算得對不對,有錯請指正。。。。
剛好可以蓋到50坪?是不是要含公設?那雙拼的公寓不是變成一層一戶?
以五樓公寓,你改蓋12樓,一樓門廳加管委會空間,就算擠出一戶,看有沒有20坪?
原住戶分回10戶,剩多少?一戶半?賣了營建成本都不夠貼.賣不賣的出去還是問題.
10個都更案8個談不成,1個是假都更,1個成的還得搞10年,你是建商願意幹,
搞個都更分回沒3成?我不如搞合建,還分的到4成,誰跟你幹!!
我不懂?你個外行人在這邊想方法幹麻?
方法一直都有,都比你的好,問題是執行!!
現在都更搞不定,不是沒方法,而是如何取得平衡的問題.
1.容積給多少.
2.比例多數決.
這兩個搞定了,就沒問題了.
不強拆,就別想搞好都更!!
JIN DER LAND OFFIC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