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為何房價沒辦法崩跌?學者:有僵固性

tom7089 wrote:
一個國家的房價如果崩跌
那這個國家的經濟大概也完蛋了
房價的影響力超乎你我的想像


倒因為果。

房市崩盤向來都是實體經濟衰退,導致房市脫離基本盤。
才會崩掉的。

從來沒有房市崩盤導致實體經濟垮掉的。
你自己想看看就知道了,你能夠跟外國人換錢的商品是科技產品或服務,還是房子?

Shawn732 wrote:
從來沒有房市崩盤導致實體經濟垮掉的。...(恕刪)


2007-8 雷曼 AIG

basketballjoe wrote:
2007-8 雷曼 AIG


美國現在做的就是振興高科技製造業。

出問題的是金融業跟房地產? 還是實體經濟?
次貸風暴的根本問題在於"過度擴張信用"。

這就是為什麼最後還是要依靠能夠有實際產出的製造業。

Shawn732 wrote:
美國現在做的就是振...(恕刪)


房地產之所以漲價就是因為有信用擴張導致的通貨膨脹喔

題外話,這幾年房地產沒人買,銀行放款業績不佳所以才會用力賣TRF之類的產品喔,因為錢沒地方保值,才會把辛苦存下來的積蓄去買東買西

所以有健康穩定成長的房地產市場讓大家的積蓄不要貶值對經濟是有幫助的

basketballjoe wrote:
房地產之所以漲價就是因為有信用擴張導致的通貨膨脹喔
題外話,這幾年房地產沒人買,銀行放款業績不佳所以才會用力賣TRF之類的產品喔,因為錢沒地方保值,才會把辛苦存下來的積蓄去買東買西
所以有健康穩定成長的房地產市場讓大家的積蓄不要貶值對經濟是有幫助的


本來一個人能負擔的信用就是那樣,而信用"過度"擴張,負面風險就會一直不斷上升。
過度是什麼意思?
要一直不停把錢借給別人,
然後再把債權層層包裝成商品賣掉,好像槓桿還不夠大一樣。

任何東西借了都是要還的,銀行害怕沒人借錢,拼命想把錢借出去。
手裡有錢的錢沒有辦法有效利用,丟在會"保值"的東西。
連超高槓桿跟很複雜的商品都去買,
與其買TRF這種東西還不如去投資研發跟實體經濟,有未來的事情。

例如: ARRC前瞻火箭:HTTP-3前進宇宙募資計畫

房地產漲價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跟實際需求的話就很容易變成災難。
屢試不爽~
是啊…依照空方觀點 因為少子化 所以房價得崩跌至一折
那物價應該也會崩跌吧?購買民生必需品的人也少了不是?
牛肉麵應該也得打一折?珍珠奶茶也打一折…真期待
HIE520 wrote:
那物價應該也會崩跌吧?購買民生必需品的人也少了不是?
牛肉麵應該也得打一折?珍珠奶茶也打一折…真期待


呵呵 菜價因該跟屋子一樣從7折開始殺起喔

為什麼只有東西越來越貴?蔬菜也開始課持有稅看看會不會變比較便宜唷! 呵呵
錯誤觀點,由於一般民眾望屋興嘆,因此會轉向滿足小確幸。沒看到景氣不好的時候還是一堆人吃好穿好買娛樂出國嗎?如果這些人覺得自己買得起就會節省一點來存錢。如果連珍珠奶茶都做不下去了,那叫做蕭條,房價就算崩一折這些人也不會去買
basketballjoe wrote:
呵呵 菜價因該跟屋子一樣從7折開始殺起喔
為什麼只有東西越來越貴?蔬菜也開始課持有稅看看會不會變比較便宜唷! 呵呵


拿民生必需品來比就是刻意誤導。

基本上,台灣一直都維持在非常溫和的通貨膨脹率內。
你們可以查看看每年的通貨膨脹走勢。
每年1~2%的升幅其實是非常穩定的。

但房價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基本上跟通貨膨脹已經脫鉤了。
這樣刻意誤導,把房價上升跟通膨扯在一起,真的也沒什麼必要。


是誰和你說沒跌的?
還是你自己想的??

房地產交易總額:
2013年房地產交易總額:4.7~4.8兆(高峰)
2014年房地產交易總額:3.85兆
2015年房地產交易總額:2.9兆
2016年房地產交易總額:很可能僅2兆(用目前量縮比例預估)

歷年房屋交易量:
2013年371892
2014年320598
2015年294250
2016年260000(仲介預估)
2013年至今全台房價平均(總交易額/總交易量):
2013平均房價12906973
2014平均房價12008808.5(年跌6.95%)
2015平均房價9855565(年跌17%)
2016平均房價8000000(預估年跌16%)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