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啊......並非日本房屋比台灣貴 (實際上還比台灣便宜很多)而是....他們土地比台灣大,常常跑來跑去的多,然後他們的房屋不像台灣一樣,放了四十年還有人會想買...所以一般只會買新屋居多,舊房子沒人要,但可以租就這樣.順便一提,台灣拜央行的貨幣政策所致,所以房市才會變成金融衍伸物這在很多國家的眼裡看來都是匪夷所思的
歐洲人既然這麼喜歡租屋,那也得有人要出租吧?換句話說有房可租的屋主高達70%有些人把市區的房租給別人再去買郊區的房或是把郊區的房賣了去租市區的房他們願意付更高的租金去住熱門地段,但還是買不起地段好的房因他們認為方便才是有價值的,這是觀念上的差異所以台灣的租金相對歐洲較低,根本就不是甚麼居住正義的問題
所以如果台灣的自有房率偏高是錯的,就是跟歐洲一樣偏低才是對的那又為何房價比別人高原因就是台灣人天生不愛租房子租屋者最終都希望去買一間自有的房子,變成房價高租金低而歐洲人的觀念是為何要買房子抱定終生不買房的人比率很高,所以房價低租金高book037031 wrote:有什麼好爭的呢?http...(恕刪)
早期台灣房子低價的時候 只要有雙薪收入的幾乎是可以買得起房子所以自有率那麼高 幾乎是當時奠定下來的..那時的觀念 三代同堂 很正常 現在的思維 就是子女長大就搬出去住 所以才會造成出生率降低 但是購屋需求強度還是強勁還有高房價真的僅雙北地區 南部的房價跟雙北比還真的差一大截..高雄的房價真的是落後補漲 目前平均房價僅15~18萬.以目前2%不到的利率而言 30年貸款 每月都還在2萬以內的房貸..
aquarise02 wrote:早期台灣房子低價的時...(恕刪) 房屋自有率87%?數據從何而來,一定不真實如果大家都有房子那幹嘛一堆人唉買不起房還蓋社會宅,那以後註定是政府養蚊子用,錯誤的政策比貪汙可怕
稅,一切都是稅造成的法律讓人遵循和在法律邊緣走漏洞舉例來說,聽說有一個國家是用窗戶數量來扣稅,因次人們蓋房子都會減少窗戶數量聽說有一個地方是用房屋完工與否來課稅,因此到處都看到未完工的房屋卻有人居住。臺灣,聽說流行二次施工
為何要拿不同涵意的數字來比較?東京有60%租房,但是這些人可能在他們原來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房子了。結果日本的房屋自有率其實高達97%?!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可能性?你還是去找到日本的房屋自有率之後,再來跟台灣比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