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42 wrote:
重點對台灣有沒有效益嗎?對台灣有幫助嗎?請大聲說出來吧!那怕只有總投資的30%也是很可觀的。
內需有工人、裝潢、家俱、家電、設計、水電,磁磚、木頭、石頭、鋼鐵、電子產品、機械..........太多行業受惠了說不完,你想不承認都不行。
您舉的例子我就是其中之一 這幾年真的被這些炒手搞死...
每次都要被這些房地產大亨出一張嘴綁架
投資客買來獲利的早就不裝潢了...都空屋買賣
漲來漲去...自住客壓到只剩一口氣 裝潢預算越來越低...到底是誰受惠?
AppleDesign wrote: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與思維轉換就是英業達葉國一的『房地產可以讓人「白天也賺錢、晚上也賺錢」, 相較起來,電子業是「茅山道士」(毛利率僅3%到4%),真的頗辛苦。』之說。
那時候的情境是金融風暴,PC, 網通、面板、半導體成長趨緩產能閒置,價格喋喋不休。搞RD開發產品,跟大陸人拼勞力密集,跟韓國人拼技術密集資本密集都看不到春天。玩房地產卡簡單。...(恕刪)
標題是倒因為果, 不是錢放在房地產造成生產力直直落, 而是實體投資沒有利潤, 讓錢往其他地方去, 當然會包含房地產, 錢是會逐利而居的, 如果房地產真那麼好, 讓錢追逐之, 那現在還會量縮, 銀行還會滿手爛頭寸嗎?? 現在台灣內部的錢跟本沒地方去, 實體投資環境不佳, 看過去多少投資案老是因環坪抗議而中止就知道, 連台積電這種優等生要蓋個廠都有波折就知道, 這時錢還能去哪?
另外舉韓國為例完全是不恰當的, 因為如果台灣有任何政府敢像韓國一樣把國家資源投注在某公司, 還沒有成果就先被抓去關起來了, 舉中國更是不當, 展訊說過一句話, 我們賣IC可以不賺錢, 你聯發科行嗎??? 中國政府大把大把的把錢灑向這些公司, 你台灣敢這樣做嗎? 光圖利罪就是不知幾年的牢飯
而當韓國, 中國大手筆的做著台灣認為"圖利"的違法政策時, 台灣民粹正在搞分紅費用化, 喊著公平正義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