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究竟屋倒與保麗龍,沙拉油桶的關聯何在?

請幫幫忙鄭重用英文外媒(BBC and CNN)澄清,裝飾用樑柱用沙拉油筒是合法且安全的。

最好威脅他們不代為澄清的話,不排除提告

我不要在國外介紹我是台灣來的時候,外國人說:

歐,我知道,就是那個用沙拉油筒蓋大廈的那個地方


ar3a wrote:
先不論倒塌真因

版上許多專業人士都說混凝土裡有保力龍跟沙拉油桶是正常的

但我真的很好奇在專業的建築法規或是建築教科書裡

有沒有註明減重或是省料時可以使用哪種填充物?

沙拉油桶有沒有教學要用哪一牌的油桶比較好? 維力的?...(恕刪)



保麗龍跟沙拉油桶只是填充物 , 因為輕 !!

這些填充保麗龍跟沙拉油桶的地方 , 從建築圖上來看 , 都是空的 !!

對 !! 本來應該是要空心的地方 ,

各位鍵盤技師覺得空心好還是塞保麗龍好還是塞油桶好 ??



各位的留言讓我想到朝三暮四跟朝四暮三的故事 ,

如果本應是空的地方塞保麗龍跟沙拉油桶大家看了不喜歡 ,

那就用即將廢棄的模板來做 , 然後永久的留在裡面吧 !! 反正效果是一樣的 , for 減輕自重 , 還可以讓外行人不靠夭....


一般非專業的民眾喜歡 "假會" , 自以為自己的邏輯才對 ,

那麼身為專業人士 , 就應該用假會的人的觀感跟邏輯來"誘導" ,

讓外行人惦惦 ....


一般外行人以為越堅固的越抗震 , 灌越多水泥鋼筋越強壯所以越堅固越好 ,

會這樣想的就是外行人 ,

建築物要抗震 , 要有一定的"堅固" , 但是韌性更重要 , 就像颱風來時 , 大樹被吹斷 , 小草完全不受影響 ,

自重過重對抗震不是好事 , 所以保麗龍跟沙拉油桶就是要為建物減重 ,

一般人聽不懂是正常的 , 聽得懂也不會來瞎扯了 ,

反而是更重要的箍筋數量跟彎鉤角度 ,

因為外行人不懂所以完全講不出什麼東西 , 只能抓保麗龍跟沙拉油桶這種容易瞎掰的話題來發洩情緒 ...



我是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的
游騰宇,學號:H64523017
我到現在仍然記得教授(陳Arc GIS )講的一句話:
「按照結構技師及建築師的設計絕對沒問題,但施工時有人覺得就是沒問題才偷工減料。」
延續上一篇 ,

為何建築師要設計出空心的柱子或樑 ??

這就又跟台灣最美的風景有關 ,

一般民眾喜歡金碧輝煌 , 喜歡石材 , 喜歡虛華 ,

所以建築師為了迎合這些自以為是的民眾 ,

就不能設計一些方方正正看起來沒賣點的東西 ,

沒事一定要搞個穩固的基座 --> 石材跟假柱上身, "看起來"穩固 , 實則給主結構增加負擔 ,

沒辦法 , 這就是台灣人的"喜好" ....



但是明明就是個精實的結構 ,

非得打腫臉充胖子 , 那就只好穿填充棉花的胖胖衣來讓一般人覺得"穩重" ,

穿胖胖衣還好 , 至少輕 , 心血管還是健康的 ,

但是 , 硬要灌飽混凝土 ,

就好像精實的身體為了穩重感 , 硬是要吃成大胖子 ,

搞得心臟病高血壓還自以為健康 ,

這樣講還聽不懂就沒法了 ......
我只想問

311大地震怎麼日本沒半棟大樓被震出沙拉油桶???

cinnamon wrote:
發泡材料保麗龍當建...(恕刪)


這樣更貴,懂不?

大樓每層都要減少重量。每立方的混凝土約2噸重。

三年前一立方的混泥土約1800上下而已,保麗龍訂做+固定工錢或許更貴。

參考看看

啊不就是沙拉油桶與保麗龍這兩種東西, 是當別人沒見過是不是? 用這兩種東西是有多高科技啊需要把自己講得多專業別人都聽不懂似的. 一昧的講別人不懂不專業, 我就看不出來講這兩樣東西有多好多好的"專業人士"有多專業? 可以說說你們的背景資料讓我們膛目結舌一下吧? 是土木工程博士呢? 還是某某上市建商的首席建築師? 還是所謂的專業也不過就是做做網路鍵盤手比別人專業一點?

jokerbomb wrote:
我只想問

311大地震怎麼日本沒半棟大樓被震出沙拉油桶???...(恕刪)


日本人蓋房子的方式台灣人更不能認同 , 光是外牆刷漆不貼磚台灣一般民眾就打槍了 ,

日本很多木造房屋 , 外牆都是木板+隔熱材 , 很輕 , 但是拿根鐵槌一敲就破 , 台灣人不愛 (不堅固??!!),

日本很多模組化的房子 , 小偷鑽個洞就進來了 , 我朋友以前就推過日式建材 , 結果台灣市場無法接受 ...

日本的房子都很素雅 , 不會有太多贅飾 , 什麼羅馬柱之類的垃圾裝飾 ,

台灣人一坪幾十萬幾百萬的房子 , 不用石材不搞金碧輝煌的大廳不搞游泳池麻將間ktv室 , 消費者還看不上眼 ,

所以為了滿足社會大眾莫名其妙的需求 , 只好打腫臉充胖子 , 但是又不能帶給結構太多負擔 ,

只好弄些輕量填充物來填塞 , 不然呢 ??


沒事要多看全能住宅改造王 , 會對日本有比較多的認識 .....

imcrazy wrote:
因為感覺要造一個真正空氣柱應該比較麻煩些,不像填充油桶那樣一次直接灌水泥就好,可能必須裝模具,分次灌模拆模..灌模拆模...很費時間工夫耶

你想,一個二十公分的空隙,
如何把手伸進去釘模板呢?
當然是要用不用拿出來的東西,
最適合便是沙拉油桶或是保麗龍....
對建築物無害又可以達到"虛壯"的目的,
除非你叫立法委員立法規定,
建築物不准用假柱,
不准用保麗龍或沙拉油桶
當然,也就不能有中空樓板(因中空樓板內一定會有保麗龍)

還有汽車的保險桿也不能用保麗龍來吸震,
若有,便是偷工減料,
保險桿要全部用鋼柱來造,

這樣總可以吧!!!

jctjct wrote:
你想,一個二十公分..

還有汽車的保險桿也不能用保麗龍來吸震,
若有,便是偷工減料,
保險桿要全部用鋼柱來造,

這樣總可以吧!!!.(恕刪)


+1

保險桿要全部用鋼柱來造 , 出車禍死亡率會大增 (人被超堅固的保險桿戳死),

所以要用吸震的材料跟結構來做 ,

這就是科技的進步 ,

不是學力學跟材料的人是永遠搞不懂的 ....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